§§   文化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漢文」與「火星人」

發表:sofia 2011-04-05 11:10:43 閱覽數:21581 (IP:  ) T 3216_R 0 引 用
「漢文」與「火星人」
「又」《說文解字》「手也象形」,」甲骨文時代人類手「 」只有三根手指。
「止」甲骨文 「腳趾」也是「三根」,甲骨文時代不論手足,與當今的外星人一樣都是「三根」,是巧合嗎?
漢文廿八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廿八個甲骨文字保存著天文星宿圖像,當今天文學家亦難望項背,是巧合嗎?
優越的白種人不相信「封建腐朽的黃種人」擁有精密算術的天賦,所以英國人說漢文化之精髓《易經》是外星人文化。
也許外星文化與漢人史前文字《甲骨文》有著現代科技難以解釋的玄機。
Sofia(2011/03/02)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0:43 (IP:  ) T 3216_R 1 引 用
「舀水」與「戛水」
白話文「舀水」,台人曰「戛水」。
「戛」,白話文音「ㄐ|ㄚˊ」,漢文音「渴」,去干切,四聲入聲,長矛,擊也。
「舀」白話文音「一ㄠˇ」,漢文音「夭一ㄠˋ」,英嬌切,二聲,杼舀,舀水。
白話文「舀水」具其形,漢文「戛水」具其音義,然「戛」並不具備取水之功能,何以致此,有待追尋。
Sofia(2011/03/17)
【戛】ㄐ|ㄚˊ,釋義
(1)武器名。戟、長矛。《說文解字》:「戛,戟也。」
《文選張衡.東京賦》:「立戈迤戛,農輿輅木。」
(2)常禮、常法。《書經.康誥》:「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
(3)敲擊。《書經.益稷》:「戛擊鳴球。」
《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腰弓矢相摩戛。」
(4)踐踏。《唐.韓愈.送惠師詩》:「前年往羅浮,步戛南海漘。」
(5)形容鳥鳴聲。如:「戛然長鳴」。
《宋.蘇軾.犍為王氏書樓詩》:「山猿悲嘯谷泉響,野鳥嘐戛巖花春。」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1:06 (IP:  ) T 3216_R 2 引 用
老兵「遭辱」抑是「自辱」?
軍人之所以享有諸多福利,因其身分特殊,且有諸多法律約束,與一般庶民大不相同,舉婚姻一例,凡中華民國軍人結婚必經國防部批可始得生效,退伍榮民之軍眷享有一半薪餉,至死方休,此一條例在於養護榮民,讓軍人無後顧之憂,全心奉獻。
兩岸三通之後,情勢劇變,榮民長居大陸、迎娶大陸新娘之例劇增,榮民變相「資匪」,形同叛國,理應斬立決,台灣國防部不僅毫無對策,且放任發展,至今不可收拾。
TVBS等名嘴不僅不批判國防部,且反批蔡同榮羞辱榮民,媒體如此自殘,遺臭青史於不自知,尚且振振有詞。
如果「資匪」,「叛國」無罪,國防部解散可矣,台灣投降算了!
兩蔣在台四十一年「匪類」罄竹難書,外省人負此原罪,後代子孫註定輸,外省人第二代若欲斷此惡性循環,謙卑自省則小輸,文過飾非則大輸,此之所以,「慎始」、「善終」乃千古明訓。
兩蔣既不「慎始」,自然不得「善終」,必遭歷史鞭笞,然「二二八事件」乃歷史之必然,禍福一體,期待台人不分本省、外省齊心反思「二二八事件」之得失。
因為日本殖民,所以「皇民化」,所以「二二八事件」,所以「國語運動」,所以「本土化」,所以「羅馬拼音」,所以「復興漢文化」,回歸「漢文化」本位。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漢文化滅絕伍佰年,源頭在於明英宗更改「官話」為北京語,自斷根本,「漢文化」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漢人政權因此失落伍佰年,任由胡人千刀萬剮。
語言文字乃民族之「靈魂」,漢文、漢語三魂七魄飛了了,僅存之於台灣福建地區一億多人口。
歷史之詭譎難測有其必然,有其偶然,期待媒體反思「慎始」,始得「善終」,切忌殃及子孫!
Sofia(2011/03/22)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1:30 (IP:  ) T 3216_R 3 引 用
「煞戲」與「散戲」
白話文「戲完」,漢文「戲散」,台人曰「戲散」、「散戲」,淺人白丁誤為「戲煞」,「煞」、「散」音近混淆。
「煞戲」始自路寒袖《月鳳之歌》。
1949年生之作家洪醒夫著作《散戲》,還獲得民國76年聯合報小說獎。
1958年生路寒袖即出現「煞戲」。
1970年國語運動之後,1980年出現《鄉土文學論戰》,台灣語文出現許多扭曲文字,「煞戲」即此時代之產物。
由此可見《鄉土文學論戰》是精心設計的政治謀略,借台人之手撲殺台人文化,扭曲台灣語文的正是台籍菁英,路寒袖堪稱代表,歷史詭譎難測,總是出人意表!
茲糾正路寒袖《月鳳之歌》歌詞如下:
阮是野花欠「人」晟
若無蝴蝶「孰」知「也」
開花引蝶「不」求名
上驚秋天落葉聲
鑼鼓喧天為咱起
同台演出真甜蜜
「要」笑「要」哭全看汝
「不」過「茲」是一齣戲
戲若「散」了棚「得」拆
管伊廟口抑稻埕
阮「處」「不」是住「之」遐
包袱款款「從人」行
人生海海一齣戲
戲子親像流浪兒
「它」位請阮「它」位去
何必單守花一枝
sofia(2011/april/03)
附資料:
(一)煞戲 ─ 月鳳之歌
詞:路寒袖 曲:陳明章 演唱:李靜美
http://blog.xuite.net/twrenntw/bolg/10949794
阮是野花欠儂晟
若無蝴蝶啥知影
開花引蝶無求名
上驚秋天落葉聲
鑼鼓喧天為咱起
同台演出真甜蜜
卜笑卜哭全看汝
毋過這是一齣戲
戲若煞了棚落拆
管伊廟口抑稻埕
阮厝毋是住佇遐
包袱款款隨儂行
人生海海一齣戲
戲子親像流浪兒
佗位請阮佗位去
何必單守花一枝
【註】
煞戲:散戲。
晟:照顧、養育。
抑:或。
遐:那裡、那個地方。
款款:收拾整理。
(二)洪醒夫小說《散戲》曾獲得民國76年聯合報小說獎。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2:10 (IP:  ) T 3216_R 4 引 用
「水衫」與「美杉」
「水杉」釋義「中國特產珍貴樹種」。
「美」有二音,音同漢語「水」、「米」。
白話文「美麗的衣裳」,台人曰「美衫」,淺人白丁誤為「水衫」,「水」、「美」音同混淆。
記者學養不足,濫用詞彙,致使台灣漢文面目全非,該受歷史譴責。
陳水扁「請帖」嚇阻紅衫軍,施明德遭釘梅花座,此段歷史將精采非凡。
吳淑珍不讓夫婿專美於前,「美杉」嚇阻馬英九收押入監,全身而退。
所謂「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兩蔣父子反其道而行,將受歷史鞭笞,馬英九承兩蔣遺蔭,不究所以,蔣規馬隨,歷史亦將不能饒恕。
打從撞癱吳淑珍那一刻,扁珍長驅直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直取總統寶座。
打從收押陳水扁那一刻,扁案長驅直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直逼藍軍民調落至基本盤以下。
吳淑珍以風燭殘年之驅,嚇阻九五之尊,鬆動藍軍鐵票區,馬英九平添一段歷史笑話,吳淑珍戰力不下於夫婿陳水扁。
馬英九居然敢動這樣的人,台灣人說「目睛疵疵,便所看作hotel,目睛霧霧,菝兒看作蓮霧」,就是像茲款。
能人必能名垂青史,芳、臭之別而已,蘇菲亞剖析政局,正直對待每一位政治人物,祈求個人之歷史地位亙古永存,目的在反擊長官之不公不義。
蘇菲亞秉持忠貞純正之心,建言當局「放扁小輸,押扁大輸」,奈何譏諷者有之,封鎖id者有之,恫嚇者有之,屈辱者有之,無所不用其極,逼迫蘇菲亞閉嘴、封筆。
蘇菲亞閉嘴、封筆。有助於時局嗎?
時機稍縱即逝,如今扁案「死局」難解,馬英九總是就大輸,去小輸。
回顧過去,審視蘇菲亞所言,難道藍軍不覺汗顏,愧對蘇菲亞嗎?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果真是至理名言!
Sofia(2011/02/22)
附資料:
水杉(學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葉喬木,柏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2:35 (IP:  ) T 3216_R 5 引 用
「薪水」與「俸祿」
傳統戲文「食君俸祿五斗米,要解百姓千家愁」,白話文「薪水」,台人曰「月俸」,漢文「俸祿」。
「祿」漢文釋義「官員俸給」,典出《禮記》。
「俸」漢文釋義「官員俸給」,典出《漢書》。
「薪水」漢文釋義「柴薪與汲水」泛指炊爨之事,典出《晉書》。
白話文釋義「工作酬勞」,典出《儒林外史》。
「薪水」漢白釋義迥然有別,台人語文典出漢文,白話文另闢蹊徑,語焉不詳,其來有自。
異族蓄意扭曲,漢人曲意自殘承歡,淺人白丁將錯就錯,後人因循苟且,致使漢文漸行漸遠,面目全非,不知始終。
Sofia(2011/02/17)
附資料:
薪水:採薪和汲水。指炊爨之事。
《晉書˙卷四十一˙劉寔傳》:「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亦稱為「柴水」。
工作的酬勞。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這是家兄的俸銀一兩,送與長兄先生,權為數日薪水之資。」
《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學生技藝日進,教習一律優加薪水。」亦稱為「薪俸」、「薪給」、「薪金」、「薪餉」、「薪資」。
俸祿:
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財祿。
《後漢書˙卷六十一˙左雄傳》:「有志操者,加其俸祿。」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
奉祿:《漢書˙卷八˙宣帝紀》:「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毋侵漁百姓,難矣。」
不祿:古稱士死為「不祿」,意指不再享有俸祿。《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年少而死。《禮記˙曲禮下》:「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3:04 (IP:  ) T 3216_R 6 引 用
「爛田準路」與「 田准路」
「 」「地」之古字,釋義「溼地 田」,音「柳箴切ㄌㄧ ㄢㄇ」,典出《彙音寶鑑》。
「 田准路」釋義「誤認情勢」,把泥濘難走水田溼地,當作平坦大道。
淺人白丁知音不知文,誤為「爛田準路」。
「爛田準路」歌詞匡正如下:
田准路行到滋艱苦
反悔當初滋爾糊塗
分不清是熊是虎
酒也酒也酒也上好
鬱積來心齊慒
奈當放我一錯再錯
彼條一哭調兒囉
茲來唱蹉跎
Sofia(2011/02/11)
附資料:
一、
「爛田準路」作詞:蔡振南 作曲:蔡振南
一時糊塗全盤錯誤 爛田準路行甲這艱苦
反悔當初這呢糊塗 分袂清是熊是虎
酒呀酒呀酒呀尚好 鬱卒來心招糟
明天要如何 若走是若煩惱
若通放我一錯再錯 彼條的哭調仔囉 才來唱七逃
二、
《彙音寶鑑》「 」:溼地 田,「 」堀也。
堀白話文音「ㄎㄨ」,釋義 洞穴。同「窟」。
《說文解字》:「堀,突也。」
《段玉裁.注》:「突為犬從穴中暫出,因謂穴中可居曰突,亦曰堀,俗 字作窟。」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則士有伏死堀穴 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窟」之異體。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3:33 (IP:  ) T 3216_R 7 引 用
「沾醬油」與「吮豆油」
「沾醬油」與「吮豆油」
「吮」白話文「ㄕㄨㄣˇ」釋義「吸吮」。
「吮」《說文》、《彙音寶鑑》音「ㄨㄣˋ允」釋義「敕」,漢白音義迥然有別。
「吮豆油」與皇帝之「敕戒」有何關連,有待追查。
白話文「醬油」,台人曰「豆油」。
「豆油」典出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
「醬油」典出南宋《山家清供》、《吳氏中饋錄》。
漢文之「醬油」與「豆油」應屬兩種食物。
白話文之「醬油」與「豆油」亦屬兩種食物。
白話文之「醬油」與漢文之「豆油」屬同一食物。
漢白文字混淆不清,致使詞彙釋義糾纏,難以釐清,始自東漢末年、唐宋年間胡人入侵,佛教東傳,文字演繹。
漢文衰微沒落,導致元朝匈奴、清朝滿人二度殖民,四百年異族殖民,至民國初年白話文運動掀起殖民文化高潮,漢文非得自殘以示效忠,胡適堪稱代表。
一如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鄉土文學論戰掀起殖民文化高潮,台灣人非得自殘以示效忠,鄭弘儀堪稱代表。
四百年滿蒙殖民,白話文運動,胡適蔚然風雲,漢人自殘以示效忠。
三十年本土運動,鄉土文學論戰,黃春明號稱國寶,台人自殘以示匍匐。
八年台人總統,羅馬拼音推行,杜正勝巍為前鋒,漢文面目全非,官員自殘以示忠貞。
民主運動美麗島,名嘴推波,媒體助瀾,名為對立,實為伏兵,愚弄台人以示威降,鄭弘儀堪稱代表。
哀哀我民,淒淒龜山,何時月清?
何刻日明?
何日雲淡?
何月風清?
還我漢文?
Sofia(2011/02/07)
附資料:
豆油:
【性味】辛;甘;溫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驅蟲解毒。主腸蟲梗阻;大便
秘結;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燉溫,15-30g。外用:適量,塗搽;
調他藥敷。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塗瘡疥,解發ZHI。
2.《隨息居飲食譜》:潤燥,解毒,殺蟲。
醬油:
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製醬記載。
中國古代皇帝御用調味料由鮮肉醃製而成,曰「醢」。
動物血液醃製而成,曰「醓」。
魚肉醃製而成,曰「魚露」。
《詩經•大雅•行葺》:「醓醢以薦」。
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民間廣為流傳,隨著佛教僧侶之傳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
醬油之製造,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
黃興宗認為《齊民要術》內所指的「豆醬清」,可能是醬油的前身[2]。
醬油在宋代已被人們接受:醬油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兩本著作中:《山家清供》記載用醬油、芝麻油炒春荀、魚、蝦;《吳氏中饋錄》記載用酒、醬油、芝麻油清蒸螃蟹[3]。此後,醬油一詞還出現在1360年《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元《易牙遺意》,1591年《飲饌服食箋》,1680年《食憲鴻秘》,1698年《養小錄》,1750年《醒園錄》,1790年《隨園食單》,清《調鼎集》卷三、卷七[4]。
宋朝人將加工醬和豉得到的各種醬汁,稱為醬油,作為調味品開始在中國的飲食中流行。到清代,醬油的使用遠超過醬。在1790年《隨園食單》中醬油已經取得重要地位[5]。
日本文獻中最早使用醬油一詞的是1597年的《易林本節用集》,但醬油的生產法,可能在此之前已由中國傳入日本[6]。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4:11 (IP:  ) T 3216_R 8 引 用
「晾衣服」與「扌零衫」
白話文「晾衣服」,台人曰「扌零衫」,音「ㄋㄟˇ」。
「晾」釋義「曝曬」,典出元雜劇,由此推論為胡語。
「扌零」俗字「拎」,釋義「扌零衫於竹竿以晒日」。
「拎」《國語注音》「ㄌ一ㄥ」,釋義「提」。
「拎」「扌零」胡漢釋義迥然有別,台人語文淵遠流長,典出正朔,千古文化血脈一線牽,鐵證如山。
Sofia(2011/01/25)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4:50 (IP:  ) T 3216_R 9 引 用
「濕答答」與「漯糊糊」
白話文「濕答答」,台人曰「漯糊糊」,音「ㄉㄢㄇˇ」,淺人白丁誤為「澹」。
「漯」《說文》釋義「濕」。
「累」「显」之省略。
「漯」《國語注音》「ㄌㄟˇ」。
「漯」《電子辭典》「ㄊㄚˋ」。
「漯」《彙音寶鑑》「地甘切ㄉㄢㄇˋ」八聲,水名,濟漯。
「漯」《彙音寶鑑》「地甘切ㄌㄢˋ」四聲,水名。
「漯」各家注音不一,台人音「ㄉㄢㄇˇ」義「濕」與《說文》之音義不謀而合,台人語文淵遠流長,典出正朔,千古文化血脈一線牽,鐵證如山。
Sofia(2011/01/25)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5:17 (IP:  ) T 3216_R 10 引 用
「常常」與「迭迭」
白話文「常常」,漢文「迭迭」,淺人白丁誤為「定定」。
「時常」淺人白丁誤為「四常」,音近混淆。
「迭」典出《詩經》。
「迭」《彙音寶鑑》地堅切,入聲,音同「田」。
「定」、「迭」音近混淆。
「迭迭」大陸漢典網釋義「往来自得貌」,與台人釋義大異其趣。
臺海兩岸比較,漢典網脫離「迭」之字義,台人保存文獻記錄之原義,台人語文典出正朔,淵遠流長,又此一例。
Sofia(2011/01/23)
附資料:
ZDIC.NET 漢典網
迭迭:往来自得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儻儻而无覊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清 方以智 《通雅》卷十:“《关尹子》曰:心儻儻,物迭迭……盖言心自适,而物往来忽静忽动、忽疾忽迟之貌,皆听其自然也。”
迭:「ㄉ|ㄝˊ」
輪流、更替。如:「更迭」。
《詩經˙邶風˙柏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5:41 (IP:  ) T 3216_R 11 引 用
「悉當」、「悉使」與「悉曉」
「悉當」、「悉使」與「悉曉」
白話文「能夠」,台人曰「悉當」,音「ㄝˇ」、「ㄉㄤˋ」,典出《佛經迴向文》。
白話文「可以」,台人曰「悉使」,音「ㄝˇ」、「ㄙㄞˋ」,典出《資治通鑒•赤壁之戰》、《佛經大悲懺》。
「悉使」釋義「都可以」。
「悉當」釋義「都應當」。
「悉曉」釋義「都會」。
「悉」釋義「全部」,典出《書經》。
「悉當」、「悉使」與「悉曉」乃台人日常用語,台人語文淵遠流長,典出正朔,逮無疑慮。
Sofia(2011/01/20)
附資料:
(1)「悉」:全部。
《書經˙盤庚上》:「王命眾,悉至于庭。」
《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兩句之中,輕重悉異。」
(2)迴向文:凡作一切功德,悉當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3)《資治通鑒•赤壁之戰》悉使羸兵負草填之。
(4)《大悲懺》悉使消除。 三昧辯才。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6:25 (IP:  ) T 3216_R 12 引 用
「 」與「狹」
「 」:音同喝,ㄏㄢㄥˋ。
「曷」:音同喝,ㄏㄢㄥˋ。
「狹」:音同鞋,ㄝˋ,入聲。
白話文「空間狹小」,「狹音ㄒ一ㄚˊ」,台人曰「ㄝˋ」,文「狹」,漢白發音迥然有別。
黃敬安教授著作《閩南話考證》,【華語說「狹」或「窄」,閩南語通說「 」】,引述《說文》:「 ,曷聲。」
「曷」與音同喝「ㄏㄢㄥˋ」,並非「ㄝˋ」。
漢文形音義嚴謹,缺一不可,教授不該勉強用字,貽誤後人。Sofia(2011/01/15)
附資料:
《說文》:「 ,屋迫也。从广,曷聲。」。
「曷」《彙音寶鑑》:「喜干切,何也。音同喝,ㄏㄢㄥˋ」。
「狹」《彙音寶鑑》:「英嘉切,不廣也。音同鞋,ㄝˋ」。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6:52 (IP:  ) T 3216_R 13 引 用
「臭誕」與「臭段」
「誕」:《說文》釋義「詞誕」,同「大」,典出《書經》,音「ㄉㄢˋ」。
「段」漢文釋義「冶緞」从殳从耑(器物之尖端),人手拿尖銳之器,音「ㄉㄨㄢˋ」。
「誕」胡漢皆音「ㄉㄢˋ」,並非「ㄉㄨㄢˋ」,古有「放誕」、「荒誕」,並無「臭誕」。
「臭誕」一不符漢文形音義之原則,二無文獻記錄,學者勉強用字,殊不可取
台人曰「臭段」,個人推測為元朝北方胡人戲曲之「專有詞彙」,如「唱段」、「身段」、「焰段」、「段子」等,「臭段」未登文獻記錄,存之台人口語之中。
類似「趁錢」亦為「雜劇戲曲之詞彙」,台人存之口語之中,是否如此有待文獻強。
Sofia(2011/01/13)
附資料:
唱段:戲曲中一段完整的唱腔。
身段: 戲曲中舞蹈化的動作。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把這一百幾十班做旦腳的都叫了來,一個人做一齣戲,我和葦兄在旁邊看著,記清了他們身段、模樣,做個暗號,過幾日評他個高下。」
焰段: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中體制較簡短的戲。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五˙院本名目》:「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簡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滅也。」亦作「豔段」。
段子:北方許多曲種如各種大鼓、相聲、評書等可以一次表演完的節目稱為「段子」。或稱為「段兒話」。
誕:大大的。
《書經˙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7:21 (IP:  ) T 3216_R 14 引 用
「抈」與「軋」
「抈」:大徐本、段玉裁本《說文》「折也」(動詞),音「月」。
「抈」:《彙音寶鑑》「持去或懷抱」,門姑切,音「ㄇㄛˋ」入聲。
「軋」:《彙音寶鑑》「軋花器也」,英干切,音「ㄢˋ」入聲。
「用手攀折東西」,台人曰「ㄢˋ」此乃語音,漢文「軋」。如,軋花、軋甘蔗等。
「抈」《說文》音「月」,與「at」差距甚遠,學者不該勉強用字。
「抈」台人曰「ㄇㄛˋ」,釋義「懷抱」,與段玉裁本《說文》小篆之字形不謀而合,台人之形音義比較接近「抈」字形。
「抈」《說文》釋義「折也」顯然不符形音義之造字原則。
Sofia(2011/01/12)
附資料:
「抈」:《說文》:「抈,折也。从手月聲。」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7:57 (IP:  ) T 3216_R 15 引 用
「myway」與「Sofia」論辯「肥雋雋」
從《說文解字》考證閩南語用字
由 myway之眼 發表於 [ 文化新聞 ] 2011-01-1
最近看過黃敬安教授的《閩南話考證》,書中根據《說文解字》考證閩南語用字,不但有趣,而且頗值得參考,在此提出來,方便大家學習。
在談主題之前,先對黃敬安教授的序文略作討論。黃教授在序文中有段話說:「閩南語多古音古義,經典有些辭句,常人覺得怪奇,閩南人往往能順口說出。
《史記張釋之列傳》曾引述一段故事:某日漢文帝出巡,有人犯駕,廷尉張釋之祇判處罰金,文帝不滿,他說:『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這一段話是西漢語體文,如今閩南人士的說法仍然相近,尤其『賴』字的用法,普遍早已不用,閩南人士卻天天不離口,現在一般人只能說『何等』、『多』或『多麼』。」
這段話中,所謂「閩南語多古音古義,經典有些辭句,常人覺得怪奇,閩南人往往能順口說出」,黃教授的說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所舉的例子則頗有爭議。
黃教授認為「吾馬賴柔和」的「賴」,就是閩南語的guā ;不過,經過查證,「賴」字從古至今並無「何等」、「多」或「多麼」之義。「吾馬賴柔和」,其實是「賴吾馬柔和」的倒裝,意思是說:「靠(仗)著我的馬匹柔順平和」。
黃教授的小「出錯」,絲毫不影響《閩南話考證》一書的價值,以下略舉數例扼要說明,如欲進一歩探討,請查閱原著!
一、尐
《說文》尐,少也。从小乀聲。讀若輟。 《段註》:「方言曰:尐,杪,小也。孟子:『力不能勝一尐雛。』趙注:『尐爲小,與方言同。』…髟部曰:?,束髮尐小也。廣韵十六 曰:尐,小也。」
今華語說「多少」的「少」,閩南語講「尐」」;因此,「多少」一詞,閩南語就說「濟尐」(tsē-tsió/tsuē-tsió )。
「尐」,「子結切」。華語讀ㄐㄧㄝˊ ,但閩南語唸作tsió。黃教授書中根據聲韻學,著墨甚多,分析甚詳。
二、誕
《說文》誕,詞誕也。从言、延聲。
聽到有人「胡說八道」,我們用閩南話就說是「臭tuānn」;或者有人愛說大話、吹牛,我們就用「愛tuānn」來形容。現在一般人把這個「tuānn」寫為「彈」,但黃教授認為應該寫作「誕」。
除《說文》外,黃教授更舉出很多例證,例如,《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說苑》也提到:「口銳者,多誕而寡言」,《史記‧扁鵲傳》也說:「先生得無誕之乎」等,其中的「誕」,均有「離譜」、「誇大」之義。
三、雋
《說文》雋,肥肉也。
形容人肥胖,或很肥的肉,閩南話常說「肥雋雋」。《漢書荊通傳》:「號曰雋永。」顏注:「雋,肥肉也。」
雋,徂兗切 ,華語讀ㄐㄩㄣˋ ,閩南語唸作chut。
四、毌
《說文》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 段注:「各本?作貫。淺人所改也。今正。…古貫穿用此字。
今貫行而毌廢矣。毌之用廣。如?下云以物横毌鼎耳而舉之也,軸下云所以持輪也皆是。貫之用專。後有串字,有丳字皆毌之變也。毌不見於經傳。惟田完世家宣公取毌丘。索隱曰。毌音貫。 」
依段氏的說法,毌今作貫,但黃教授認為毌與貫不同,例如,閩南語說「毌籃仔假燒金」,就要用「毌」,「貫穿」則要用「貫」。
(按:事實上「毌」字如今已廢棄,不被使用,加上「貫」字已有固定的用法,因此,改用「摜」字(《廣韻》摜,帶也。 ),也是不錯的選擇。)
五、
《說文》:「,頰後也。」段玉裁.注:「,頰後,謂近耳,及耳下也。」
華語說「頸、脖子」,閩南語講「頷」,頰後部分。「古恨切」,華語讀ㄍㄣˇ ,閩南語唸作作kun2。
六、
《說文》:「,屋迫也。从广,曷聲。」屋迫,指房屋擁擠緊迫不寬闊。因為空間狹小,顯得擁擠,位子狹小。黃教授表示,華語說「狹」或「窄」,閩南語通說「」,於歇切,華語讀一ㄝˋ,閩南語唸作e̍h 。(按:「狹」閩南語白讀也可唸作e̍h 。)
七、磑
《說文》:「磑,磨也。从石豈聲。古者公輸班作磑。」
閩南語說「用石磨磨碾東西」為e或uei,漢字就是「磑」。例如,磑米、磑豆腐、磑石磨等。
八、洔
《說文》:「洔,水暫益且止,未減也。从水寺聲。 」
「東西滿而不溢出」,閩南語就說tīnn,漢字寫做「洔」。(按:教育部推薦用「滇」字)
九、抈
《說文》:「 抈,折也。从手月聲。 」
「用手攀折東西」,閩南語就說at,漢字寫為「抈」。例如,抈花、抈甘蔗等。
十、
《說文》:「,偏緩也。 」
「拖延時間」,閩南語說tshiân ,好像華語「淺」的字音,漢字寫作。例如,延、真濟時間。
十一、鏏
《說文》:「 鏏,鼎也。从金彗聲,讀若彗。 」段註:「《淮南說林訓》:『水火相憎,鏏在其閒,五味以和。』注曰:鏏,小鼎。又曰:鼎無耳爲鏏。」
閩南語說「小鍋子」為uei,漢字寫作「鏏」。例如,鐵鏏仔、銅鏏仔等。
sofia 評論於2011-01-12 19:38
「滋」形容物,「雋」形容人或文章、才華,漢文字義嚴謹,正解「肥滋滋」,淺人白丁誤為《「肥雋雋」,驚死人乎!
薩甫人千萬不當存一支嘴!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21:47
《說文》雋,肥肉也。
形容人肥胖,或很肥的肉,閩南話常說「肥雋雋」。《漢書荊通傳》:「號曰雋永。」
《顏注》:「雋,肥肉也。」
看到沒?
黃敬安教授有的是根據,你呢?唉!可悲啊!


sofia 評論於2011-01-13 10:03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顏住》脫離漢文形音義,貽誤後人,由此可知教授之判斷能力可資疑慮。

myway 評論於2011-01-13 12:32
是啊!"盡信書不如無書",但你自己又是如何?
面對那麼多的文獻資料,你都有勇氣說:"不可盡信";反觀,你自己毫無根據就蠻橫硬要別人接受,難道網友不應向你說不?
老s除了反省改造外,請勿再上網發言犯蠢!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8:32 (IP:  ) T 3216_R 16 引 用
「溜芝大吉」與「蠉」
白話文「溜之大吉」,台人曰「蠉」,音「ㄙㄨㄢ」,「時觀切」。
「蠉」:《說文解字》:「蟲行也。」
像蟲一樣蛇行溜走。
「溜」漢文釋義「屋簷滴水的地方」,典出《左傳》。
「溜」白話文釋義「開溜」,典出《紅樓夢》。
「溜」漢白釋義迥然有別,非僅此一例。
台人語文淵遠流長,典出正朔又此一例。
Sofia(2011/01/12)
「蠉」:蟲行動的樣子。
《說文解字》:「蠉,蟲行也。」
《淮南子˙原道》:「跂行喙息,蠉飛蠕動。」
《高誘˙注》:「蟲行動貌。」
一種井中小蟲。
《爾雅˙釋魚》:「蜎,蠉。」
《郭璞˙注》:「井中小蛣,赤蟲。」
溜肩膀:北平方言。指不負責任。
溜:
(1)屋簷滴水的地方。左傳˙宣公二年:「三進及溜,而後視之。」孔穎達˙正義:「溜謂簷下水溜之處。」
(2)水流。漢˙杜篤˙首陽山賦:「青羅落漠而上覆,穴溜滴瀝而下通。」唐˙白居易˙溪中早春詩:「西澗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3)急流。唐˙上官昭容˙遊長寧公主流杯池詩二十五首之二十:「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
(4)列。如:「這一溜有五棟房子。」
(5)流利、順暢、不結巴。如:「他的臺語說得很溜!」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皂頭巾裹著額顱,斑竹籃提在手,叫歌聲習演的腔兒溜。」
溜:
(1)私自離開或進入。如:「溜課」、「溜回家」。
紅樓夢˙第九十七回:「一面想著,已溜到裡間屋子門口,偷偷兒的瞧。」
(2)滑動、滑落。如:「溜冰」、「溜滑梯」。
(3)鑽迎、賣弄、討好。紅樓夢˙第七十一回:「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邊管家爺們跟前比我們還更會溜呢!」
(4)看、瞟。紅樓夢˙第二十六回:「那賈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紅玉一溜。」
(5)一種烹飪方法。用旺火沸油炒過或炸好食物,加糖或醋,勾芡後速炒成熟,汁液黏裹住食物。如:「醋溜白菜」。
(6)形容詞詞尾,表示程度深。如:「烏溜溜」、「酸溜溜」、「光溜溜」。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16:14 [回復]
還是老毛病!
華語"逃跑",台語講"suan",其字到底為何?老s認為是"蠉",無妨!
因為你根本不配談語言文字的問題,因此,沒有人無聊到跟你閒扯淡。
不過,不許你說:"台人曰「蠉」"!你自己愛怎麼扯,沒人鳥你,但請千萬不要無賴到把台灣人拖下水,你沒有這個權力,而且也沒有這個本事!

sofia 評論於2011-01-12 19:18 [回復]
請問myway有何權力不許sofia撰文「台人曰」?
紅色中國蘇威埃不許台灣人撰文「台人曰」,這是哪一條國際公約?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22:15 [回復]
老s怎麼不問自己有何權力及本事說這種話?
你自己瞎掰胡亂,反正不害臊,誰也拿你沒輒,不是嗎?但是,你要指稱"台灣人說…",則你可要拿出證據來,否則對不起,請閉上你的臭嘴!
不知告訴你多少次,不要再用"台人曰…"來表達你個人意見,可惜蠢貨偏偏就是不懂!

sofia 評論於2011-01-12 22:38 [回復]
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一條明文保障「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Myway不知道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嗎?
只要不侵犯他人權益,每個人都有權力說話,包含sofia在內。
Sofia撰文「台人曰」,侵犯誰的權益?
紅色中國蘇威埃不知「言論自由」為何物,擅自禁止Sofia撰文「台人曰」,侵犯Sofia言論自由,違反台灣憲法第十一條該當何罪?
紅色中國蘇威埃不知「侵犯他人權益」為何物,蓄意污辱Sofia「閉上你的臭嘴」、「蠢貨偏偏就是不懂」,秉一罪一罰原則,Myway侵犯Sofia權益,違反台灣刑法第310條,處一年以上徒刑,累犯加重二分之一,累計超過一百年,合計三個死刑。
紅色中國蘇威埃處處違逆漢文化優雅、高貴、精緻、細膩之品德涵養,Myway堪稱代表!
中國乃泱泱之大國,理應風度翩翩,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22:51 [回復]
侵犯誰的權益?虧你說得出口!
你有任何台灣人把suan寫成"蠉"的證據嗎?
沒有,對吧!
既然沒有,則你指稱"台人曰蠉"如何成立?
為啥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為啥要蠻橫無理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別人身上?"台灣人"真的那麼讓你瞧不起?
非得飽受你的歧視不可?
抗議!再抗議!

Sofia評論於2011-01-12 23:04
台人曰「ㄙㄨㄢ」,什麼時候出現文字?
Sofia撰文【台人曰「蠉」,音「ㄙㄨㄢ」,像蟲一樣蛇行溜走】乃第一遭,Sofia拔得頭籌,若果不然,省下無謂抗議,歡迎myway舉證拆台。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23:17 [回復]
既然沒有人說過,老s第一個說,這樣可以就說成"台人曰"?你一人可以代表全體台灣人嗎?你還真不要臉呢!
至於你的說法如何?說得對不對?我都沒意見,因為你早就沒資格談這些問題了!

Sofia評論於2011-01-13 09:54
「台人曰「ㄙㄨㄢ」乃語言,「蠉」乃文字,
每一位台灣人曰「ㄙㄨㄢ」,此乃語言。
「蠉」乃文字,白話文革命運動一百年來,漢文面目全非,淪為次殖民地,台灣命運是為漢人歷史悲劇之縮影。
蘇菲亞將台人語言、文字合體,連結歷史文獻,證明台人語文典出正朔,乃震古爍今之創舉,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本諸傳統文人溫柔敦厚之風,追隨者理應聲明蘇菲亞創舉之貢獻,然當今文人將蘇菲亞略而不談,且百般屈辱,如此粗鄙之德,將受歷史鞭笞,myway堪稱代表!
期待追隨者深思!

myway 評論於2011-01-13 12:14 [回復]
前面已詋過,老s大可認為suan的漢字寫作"蠉",隨你如何胡說八道,反正沒人在乎!但是,請切記!
不要再將一己之見,說成"台人曰…",否則便是自找沒趣,自找苦吃!
之於為何你不能說"台人曰"?如何才能說"台人曰"?其中道理何其簡單,不過不管如何教示開導,你依舊冥頑不靈,因此,你不要怨嘆來此飽受屈辱,反而要怪自己為何酷愛自取其辱!

Sofia評論於2011-01-13 13:39
切勿倒果為因!
蘇菲亞將「台人曰」之音,尋找正解之「文字」,連結歷代文獻,證明台人文化典出正朔。
蘇菲亞並未將一己之見強加諸「台人曰」之音,讀書不求甚解,myway堪稱代表!
一簞「頓」,一瓢「魯」,德粗鄙,士也不堪其憂,Myway也不改其樂,嗚呼哀哉,尚饗!myway遺臭青史,猶不自知,尚且沾沾自喜!
本諸善良心性,基於利益眾生,蘇菲亞願意諄諄教誨,不厭其煩,提醒myway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9:02 (IP:  ) T 3216_R 17 引 用
「脂肪」與「脂(骨良)」
「脂肪」與『脂(骨良)』
「脂」:《說文》載角者脂。
「膏」:《說文》無角者膏。
「肪」:《說文》脂在腰曰肪。
(骨良):《廣韻》股肉
白話文「脂肪」,台人曰『脂(骨良)』,(骨良)音「牛郎」之「郎」,音「ㄋㄥˊ」。
(骨良)《彙音寶鑑》「柳褌切」,肉(骨良)也。
漢文字義嚴謹,白話文如脫韁野馬,恣意妄為,漢文脫離原義,面目全非,始自胡人四度入侵中原,北方語有音無字,採用漢文同音字,雖然如此,漢文始終主宰政局數千年不變。
民國之後,白話文運動風起雲湧,漢人自甘墮落,文化自殘,拱手稱臣,胡文趁勢崛起,白話文喧賓奪主不過一百年歷史而已。
鄭弘儀在節目中說『脂(骨良)』,這是道地的漢人官方語文,「番婆」自然不別漢語。
白話文運動乃漢人自殘運動,一如說著優雅高貴,漢人官方語文的鄭弘儀屈身為奴,效命胡營,漢人自殘乃歷史悲劇,鄭弘儀是為血淋淋之範例。
Sofia(2011/01/12)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16:27 [回復]
"「肪」:《說文》脂在腰曰肪。 "
老s這麼說是錯誤的,其實《說文》:"肪,肥也。从肉方聲。"所謂的" 脂在腰曰肪",依段注所言,是出自<通俗文>。
討論主題寥寥幾句,而且論證粗糙,根本敲無說服力;反觀,不相關的題外話胡扯一堆,實在不知所為何來?

sofia 評論於2011-01-12 19:27 [回復]
sofia引述段玉裁《說文》脂在腰曰肪,而不引用大徐本肪,肥也,因為脂與肥釋義相差甚遠,但是脂與肪乃同義疊詞,兩本《說文》比較,由釋義可知作者之學識與見解之高低,大徐本不如段本,不僅此處見解如此,其他多數亦然,段玉裁蔚然為有清大家非偶然。
myway否認sofia之引述段本,sofia無意見,本諸善良心性,基於利益眾生,sofia願意諄諄教誨,不厭其煩,提醒myway切勿徒留青史笑柄。

myway評論於2011-01-12 22:01 [回復]
真要命!老s完全搞錯了!其實,段玉裁是根據大徐本注解《說文》。一句話就夠了,不多說了!

sofia 評論於2011-01-12 22:14 [回復]
myway曰【段玉裁是根據大徐本注解《說文》。
"所謂的" 脂在腰曰肪",依段注所言,是出自<通俗文>。】
可見段玉裁旁徵博引,不拘泥哪一家,不是嗎?
不管引述孰家,重要的是內涵是否正確,不是嗎?此乃道德經所謂返樸歸真,諒解myway不諳此典!

myway 評論於2011-01-12 22:24 [回復]
那如何呢?你可以說"「肪」:《說文》脂在腰曰肪。 "嗎?這種說法對嗎?
你連這點皮毛都不懂,還妄想談論內涵,豈不犯蠢!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9:28 (IP:  ) T 3216_R 18 引 用
「總鋪師」與「刀祖師」
「總鋪師」與「刀阻師」
「總鋪」:釋義「防盜、防火之哨亭」,典出元雜劇。
「總鋪」:白話文釋義「廚師」,典出台語流行歌。
「總鋪」:台灣人釋義「大通舖」。
「刀俎師」:釋義「廚師」,「刀俎」典出《史記》。
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總鋪」詞彙釋義迥然有別。
台灣北部稱廚師曰「總鋪師」,台灣南部稱廚師曰「刀祖師」,台灣語文一國二制,南北逕渭分明。
隨者流行歌傳播之威力,「總鋪師」一辭通行各地,「刀祖師」存之台灣南部,口語相傳,一如「蟑螂」一辭通行全球,「甴曱」存之台灣南部,口語相傳,文字失落,不知始終。
台灣南部人語文典出正朔,卻如隱形人一般,怎樣的權勢,壓迫台灣南部人的語言文字,無聲無息,無味無色,無影無蹤,苟活於庶民口語之中?
Sofia(2010/12/27)
附資料:
總鋪:軍巡鋪,巡邏以防盜、防火的哨亭。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你去兀那羊市角頭,磚塔兒衚衕總鋪門前來尋我。」
《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你如今可到總鋪門口去,有覓人打梆子,早晚勤謹,可以度日。」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自己受制於人,處於任人擺弄的境況。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myway 評論於2010-12-28 10:38 [回復]
瞎掰!胡鬧!
公民網一再出現這種低劣發言,簡直毫無品質可言!

sofia 評論於2010-12-31 13:54 [回復]
薩甫人千萬不當存一支嘴!

myway 評論於2010-12-31 17:37 [回復]
喙是用來講道理的,跤是用來行正途的!
像你這款烏白講話,有喙何用?像你這款烏白撞,有跤何用?
你已經不夠資格佇遮發言,也不配網友來教示你;只不過"公民網"予人如此糟蹋,實在誠毋甘願!

sofia 評論於2010-12-31 23:22 [回復]
蘇菲亞願意不厭其煩糾舉閣下之錯別字如下:
白話文「嘴」台人音「此」
白話文「喙」台人音「誨」
白話文「嘴」台人音「此」非「誨」
白話文「足」台人音音「ㄎㄚ」
白話文「跤」台人音音「交」
白話文「腳」台人音「ㄎㄚ」非「交」
白話文「這」台人音「茲音ㄐ」
白話文「你」台人音「令」
白話文「佇遮」,台人音「值茲」
白話文真不甘願,台人音「真不甘願」
「誠毋甘願」乃錯別字!
淺人白丁知音不知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格物致知,因循苟且,將錯就錯,不知始終,致使台灣漢文面目全非,罪孽不淺。
既然嘴用來講道理,足用來行正途,只有myway的嘴才說得出道理,只有myway的足才走得出正途,所以「公民網一再出現這種低劣發言,簡直毫無品質可言!」?
紅色中國蘇威埃myway可真是泱泱大度,風度翩翩,令人驚嘆!

myway 評論於2011-01-01 00:31 [回復]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你早就沒資格發言,更不配談語言文字;但是,你會電腦打字,實在是網街最大的災難!

sofia評論於2011-01-01 15:54
蘇菲亞何以沒資格發言?
何以不配談語言文字?
難道只有myway有資格?
難道myway不會敲電腦?
滿招損謙受益,乃漢人古訓,想必myway嗤之以鼻,紅色中國蘇威埃之唯物論,處處違逆漢文化天道思想之唯心論,歎為觀止,myway堪稱代表!


回應:sofia 2011-04-05 11:29:53 (IP:  ) T 3216_R 19 引 用
「蜚螊」、「蟑螂」與「甴曱」
「蜚」:《說文解字》「臭蟲」。
「螊」:《廣韻》有二解「蜚蠊,蟲名。輕小能飛」、「蚌類」。
「蟑螂」:典出白話文。
「螌」:典出《說文解字》,如附圖,形似蟑螂,可入藥。
「螌蚤」:典出台灣語言,釋義「跳蚤」,淺人白丁誤為「目虱」。
「甴曱」:音「甲早」典出甲骨文,象形字,釋義「蟑螂」,淺人白丁誤為「膠蚻、蟉蠽、蛟蚤、狡蚤」。
白話文「蟑螂」,世界各地名稱不一,學名定於一尊乃近代之事,中國大江南北各地稱呼不一,湖北稱『灶馬子』,川渝兩地稱「偷油婆」,粵語稱「gaat6 zaat6」。
日本承襲川渝兩地名稱為「油蟲」。
港星周星馳戲稱蟑螂「小強」,「小強」取代「蟑螂」之名不脛而走。
「蟑螂」甲骨文「甴曱」,音同「甲」與「早」,與台灣人之語言不約而同,台灣人之語言遠溯及甲骨文時代,又一鐵證。
Sofia(2010/12/25)
附資料:
一、《蜚螊》就是俗稱的蟑螂,日本人稱牠是《油蟲》‧
二、在漢語各地方言蟑螂有其特殊稱呼。例如中國湖北叫它作『灶馬子』,川渝兩地稱「偷油婆」,粵語稱「gaat6 zaat6」(漢字原作甴曱,但因「曱」與「甲」在字形比較接近,而甲「gaat3」與「gaat6」發音也很相近,因此「曱甴」這個誤寫比較流行)、臺灣及中國閩南地區稱為「ka-cho-ah」(譯作虼蚱、虼蠽、膠蚻或蟉蠽)。兩地稱呼相音近,可能同承自古越語。香港亦稱之為「小強」。因周星馳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一幕訛稱蟑螂是自己的朋友「小強」;後來電視劇《男親女愛》(黃子華、鄭裕玲主演)的男主角亦稱自己的蟑螂寵物為「小強」,令此稱呼街知巷聞。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51706411


回應:sofia 2011-04-05 11:30:20 (IP:  ) T 3216_R 20 引 用
「大冤」、「台員」、「埋冤」與「台灣」
「冤」:《說文解字》「兔在门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大冤國」:典出漢朝,釋義「遭受極大冤屈之國」。
「台員」:典出明末周嬰著《遠遊編》,釋義「東番之訛音」。
「台灣」:典出明末萬曆顏思齊,釋義「命名」。
「埋冤」:典出民初連橫《台灣通史》,釋義「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
台灣名稱之來源遠自漢朝「大冤國」、歷經明末、民初之「台員」、「埋冤」與「台灣」,文字不一,音義有自而同,音近混淆之。
胡忠信主持之「三人行」來賓陳哲男之子陳其邁在節目中稱台灣「邦」,首次異於「台灣國」之名稱,與連戰之「邦聯」相呼應,「新潮流屬連戰人馬」不招自明,不言可喻。
由此可知,陳哲男父子屬連戰麾下,泰勞弊案牽扯陳菊等相關人員亦屬之,於今回顧扁政府之陳哲男弊案,歷史應有新觀點。
觀之連戰此人,想起《趙氏孤兒》劇中角色「屠岸賈」,青史之姦佞,自有公斷,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謂「視之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鄭玄˙注》:「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其他諸如:「友邦」﹑「鄰邦」﹑「聯邦」﹑「盟邦」﹑「多難興邦」。
漢文「邦、國」大約等於白話文的「省與縣」,白話文「邦、國」大約等於漢文的「皇天后土」,漢白釋義迥然有別,乾坤顛倒,大儒之後連橫之孫連戰漢白混淆不分,提出「邦聯」,若意指漢文「邦、國」,連戰出賣台灣昭昭在目,若意指白話文「邦、國」,連戰凌越君權位居九六,不言可喻,想來有點啼笑皆非。
不管如何,「邦聯」均屬下下之策,權傾一時,富可敵國,門下食客,人才濟濟,多如過江之鯽之連戰,何以麾下獨缺上駟之策?
莫非天命如此
不管如何,台灣「遭受極大冤屈,無所依歸」,數千年之命運始終如一,亙古不移,台灣一辭「命如其名」,出現「屠岸賈」之角色,台灣人怨氣沖天,真是「冤」矣!
(漢文「矣」,白話文「啊」)
Sofia(2010/12/23)
附資料:
一、(1600~1930 台灣史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武陵出版社 七十七年十一月初版 )
二、連橫《台灣通史》


回應:許益華 2011-06-17 00:49:44 (IP:  ) T 3216_R 21 引 用
冒昧請問有關漢文化中"客家"的定位為何?

另,敝人想拜您為師是否得從漢文開始學起?
(抱歉敝人門外漢,僅是長久以來認為台語應該有相對應的漢字才對。)

另,請教您對於,羅馬拼音的台語文的看法。

謝謝您。

回應:sofia 2011-06-22 10:35:41 (IP:  ) T 3216_R 22 引 用
http://blog.sina.com.tw/sofia/
歡迎光臨敝人網站
李喬是"客家人"
李喬自認是漢人
客家人應該自問如何自處於漢文化
而非他人如何認定
客家人願意融入漢文化
成為漢文化之主人乃是聰明之舉
若是像當今顯貴之客家人幫助教育部
以白話文摧毀漢文化將成歷史罪人
我不收學生
請勿拜我為師
本人極力反對羅馬拼音


返回文化分區 返回 sofi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漢文」與「火星人」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