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刊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

頁次: 1 2 
發表:aaa 2010-02-14 11:47:45 閱覽數:54147 (IP:  ) T 3000_R 0 引 用
懸論 金剛經,在中國佛教界,流行極為普遍。如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注疏。尤以唐宋來盛極一時的禪宗,與本經結有深厚的因緣。傳說:參禮黃梅的六祖慧能,就是聽了本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六祖以前,禪宗以楞伽印心,此後金剛經即代替了楞伽。宋代,出家人的考試,有金剛經一科,可見他的弘通之盛!本經的弘通,也有他的特殊因緣。中國佛教的特點,一重實行:如台、賢、禪、淨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於從定發慧的體悟。二好簡易,國人的習性好簡,卷帙浩繁的經論,是極難普遍流通的。本經既重般若的悟證,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別的盛行起來!

經的文義次第,是極為難解的。「修多羅次第所顯」,如不明全經的文義次第,即不能理解一經的宗趣。無著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世親說:「法門句義及次第,世間不解離明慧」。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所以,我國本經的注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 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關於這,我想多少提貢一點意見。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懸論是整部經的綱要。「懸」是懸而未定。 指印順導師自己的看法, 謙虛的說自己暫且這樣講, 其實印順導師對金剛經己經有體悟有定論了。

襌宗以前是用四卷愣伽經或愣嚴經印心, 到五祖時改用金剛經印心。 愣伽經或愣嚴經是「真常唯心」, 「如來藏」系統。 金剛經是「性空唯名」,「中觀」系統。 襌宗採用不同系統經典印心, 可見金剛經在唐宋已經非常普遍而且受到重視。 但以「真常唯心」系統來解釋金剛經往往失去了原意。

以前出家是要考試, 考佛遺教三經「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圓覺經」, 後來又加考「金剛經」, 考試通過才可以出家。金剛經在中國能盛行是因為重實行而且簡易。例如儒家重現實「民以食為天」, 中國常常戰亂, 餓怕了。像「唯識」重理論繁鎖, 就流通不長久。

「空宗」和「有宗」是因為地理環境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學問思想。印度西北方是畜牧區, 生活不易。講「空」無掛礙就餓死了, 不可能會有發展。以「有宗」為主。印度南方生活富裕, 以「空宗」為主。龍樹菩蕯學貫南北, 被稱為「八宗共主」。

佛教傳到中國, 中國南方長江流域, 物產豐富交通便利, 生活富足, 白天工作夜間休閒, 觀天象變化無常, 是為「月亮文化」(如月圓月缺的變化), 如老莊思想。適合「空宗」發展。中國北方黃河流域, 多山窮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單調固定不變, 是為「太陽文化」(如太陽的固定不變), 如儒家思想。適合「有宗」發展。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mLWMTagX4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PRRUJjVvQ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u0rOFHbCSQ


回應:aaa 2010-04-16 18:21:34 (IP:  ) T 3000_R 51 引 用
佛法作如是說,有其特殊意義。印度的一分學者,以為涅槃與生死,煩惱與菩提,是不相同的兩回事,離了生死才能證得涅槃,離了煩惱才能獲得菩提。生死和煩惱是世間雜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淨法,染淨不同,何得相即?這種見地,是從他們的宗教體驗而得來。宗教體驗,世間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們的體驗,如上帝、真宰、梵我等。若說他們都是騙人的,決不盡然,他們確是從某種體驗,適應環境文化而表現出來的。不過體驗的境地,有淺深、有真偽。佛法的目的,在使人淨除內心上的錯誤─煩惱,體驗真理,得到解脫─涅槃。一分學者依佛所說去持戒修定淨除煩惱,體驗得「超越」現象的,以此為涅槃。於是,以為世間和涅槃,是不同性質的。在修行的時候,對於世間法,也總是遠離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業。這種偏於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為沈空滯寂者。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萬有中,不離宇宙萬有而即是宇宙萬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即於世間利生事業中去體驗真理,淨化自己。古德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覺悟即在世間法而了達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雙運。有所得的小乘,體驗到偏於「超越」的,於是必然地走入厭離世間的道路。龍樹菩薩在智論裡,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即以中論生死涅槃無別去解說。大乘的體驗,不妨說是「內在」的。論到宗教的體驗,有人以為這是一種神秘經驗,既稱為神秘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因之,經驗的是否正確,也無從確論。現見世間一般宗教,他們依所經驗到而建立的神、本體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見不同,將何以定是非?依佛法,這是可判別的,一方面要能洗盡一切情見,不混入日常的計執;一方面要能貫徹現象而無所礙,真俗二諦無礙的中道,即保證了佛法的究竟無上。佛法是貫徹現象與本體,也是貫通宗教與哲學,甚至通得過科學的,所以有人說佛法是科學而哲學的宗教。

從理論上說,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於因緣條件而有的,就必歸於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實自性的,即不成其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實有,即應法法本來如是,不應再藉因緣而後生起;若必仗因緣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反之,果法從因緣有,果法的作用形態又不即是因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可知色與空,是一事的不同說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於此不了解,以為空是沒有,不能現起一切有。不知諸法若是不空,不空應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這樣,有應永遠是有,無應永遠是無。但諸法並不如此,有可以變而為無,無的也可由因緣而現為有,一切法的生滅與有無,都由於無自性畢竟空而得成立。性空─無不變性、無獨立性、無實在性,所以一切可現為有,故龍樹菩薩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本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說明此空色不相礙而相成的道理。經中接著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說:不但從色的現象說:色不異空,乃至空即是色,若從受的現象上說:也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想與行識,都應作如是說。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無不如此,即無不是緣起無自性的。能在一法達法性空,即能於一切法上通達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見不同,將何以定是非?依佛法,這是可判別的, 如何判別「神我論」是否是究竟涅槃。要先去除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喜好厭惡, 就可以看到真實。不要混入日常的猜測或執著。一方面要能貫徹現象而無所礙,真俗二諦無礙的中道,即保證了佛法的究竟無上。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W0d1Hn-JI&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4-17 10:28:36 (IP:  ) T 3000_R 52 引 用
己二 泯相證性觀──正證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上面講菩薩依般若通達五蘊─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空,現象與空寂,是相即不相離的。這從有空的相對性而觀察彼此相依相成,得二諦無礙的正見,也即是依緣起觀空,觀空不壞緣起的加行觀,為證入諸法空相的前方便。由此引發實相般若,即能達到『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的中道實證。上來說:一分學者不能得如實中正的體驗,於現象與空性,生死與涅槃相礙,成為厭離世間的沈空滯寂者。解除此項錯誤,必須了達空有相即─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成為入世度生的悲智雙運。但如滯留於此,不能親證空性,戲論於『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即偏於內在的,即每每會落入泛神、理神的窠臼,甚至圓融成執,弄到善惡不分,是非不辨。不知華嚴經說:『有相無相無差別,至於究竟終無相』;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無不從有空相即的相待,而到達畢竟空寂的絕待的。所以本經在說不異、即是以後,接著說「是諸法空相…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諸法,指一切法。空相作空性解。性與相,佛典裡沒有嚴格的分別,如實相、實性,譯者常是互用的。空相─空性,即一切法的本性、自性,一切法是以無自性為自性,自性即是無自性的。色、受、想、行、識,本為世俗常識的境界,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使從空有相即的相對觀中,超脫空有相待而親證無色、受、想、行、識的空性。此空性,本經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來表示他。中道實證的空性,不但不是與有相對差別的,也還不是相即一體的。是從相待假名的空有相即,冥契畢竟寂滅的絕待空性。這用世間任何名字來顯示,都是不恰當的,在畢竟清淨纖塵不立的意義上,空,還近似些,所以佛典裡都用空─無、非、不等字來顯示。然空性是意指即一切法而又超一切法的,用世間的名言來顯示,總不免被人誤解!語言和思想,都不過是世間事物的符號。世間的事物,語言思想都不能表現出他的自身,何況即一切法而超一切法的空性呢?空性亦不過假名而已。空性,不是言語思想所能及的,但不是不可知論者,倘能依性空緣起的正論來破除認識上的錯誤─我執法執,般若慧現前,即能親切體證,故佛法是以理論為形式而以實證為實質的。真能證得空性,是即一切而超一切的,所以本經結論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此空中無色等,從相即不離而證入,所以與一分學者的把生死涅槃打成兩橛者不同。佛法的中道實證,可說是內在的超越─證真,這當然即是超越的內在─達俗。中國的部分學者,不能體貼經義,落入圓融的情見,以為色不異空是空觀,空不異色是假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道觀。本經即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教了義。假定真是如此,那經文應結論說:是故即空即色,即色即空纔是。但經文反而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他們為了維持自己,於是割裂經文,以為前四句明圓教,而空中無色等,是結歸通教。當然,經義是可能多少異解的,但經義尤其是簡短的本經,應有一貫性,不是隨意割裂比配可以了事的。應該明白:菩薩修學般若時,觀察諸法從緣起,所以自性空,諸法自性空,所以從緣起,了知空有相依相成,實沒有諸法自性可得;入地才能如實證見一切法畢竟空性─即根本智證真如,幻相不現。所以本經首標五蘊皆空,次說五蘊皆空的理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此為觀察方法而後能得實證的結果:是諸法空相…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佛門中道實證的坦途,切莫照著自己的情見而妄說!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智慧真正通逹一切法空性, 所有的語言文字都不能安立, 一點點的思考和忘想都沒有。所以唯證能知『絕諸戲論』「如人飮水冷暖自知」。

如果滯留於「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此」,不能親證空性, 戲論於『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把空有和當成口頭襌, 講的很自在, 做起來樣樣都障礙。 最後弄到善惡不分,是非不辨。

「中道實證的空性,不但不是與有相對差別的,也還不是相即一體的。」相即是表示有二個, 一體是表示有差別。例如桌子是空無自性, 桌子上面的茶杯也是空無自性, 桌子上面的書本也是空無自性, 所以不用再強調相即。

這用世間任何名字來顯示,冥契畢竟寂滅的絕待空性,都是不恰當的。所以佛典裡都用空─無、非、不等字來顯示。用否定的方式, 不是這個, 非那個。如果一聼到不是這個, 而去執著另一個事物, 又不對了。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通不要執著。消極的空是沒有貪嗔癡慢疑等煩惱, 積極的空不但沒貪嗔,還要有喜捨的心, 慈悲的心。

世間的事物,語言思想都不能表現出他的自身,何況即一切法而超一切法的空性呢?例如茶可以止渴, 喝了馬上可以止渴, 喝完了就止渴了, 真正的止渴了嗎, 沒有。這只是語言文字的說明和描述, 無法表現出止渴的自身, 要親自的去喝茶才能體會。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Amq2nX5A0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GKb_8jm0UQ&NR=1


回應:aaa 2010-04-19 18:26:56 (IP:  ) T 3000_R 53 引 用
不生不滅等三句,是描寫空相的,空性既不是言思所能思議,這只有用離言思的方法去體證。如我們未能證得,不解佛說的意趣,那就是佛再說得多些,明白些,也只有增加我們的誤會。這如從來沒有見過白色的生盲,有人告訴他說:如白鶴那樣白,盲人用手捫摸白鶴,即以為白是動的。有人告訴他說:不是動的,白如白雪那樣白,有人又以為白是冷的。結果都不能得到白的本相,我們對於真理─空性,也是這樣。所以佛不能為我們直說,不能用表顯的方法,而用遮顯的,這如繪晝的烘雲托月法,從側面的否定去反顯他。本經所說的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六不、三對,即是對我們一切法的種種認識,予以否定,使我們從此否定悟入諸法的空性。這裡所應注意的:為什麼要舉生滅、染淨、增減,一對一對的法加以否定呢?這就是說明我們的言語思想,都是有限的、相對法,世間的一切存在也沒有不是相對的。即使說絕對的,絕對又是對相對而說的,稱為絕對,也還是不離相對。一切法沒有不是相對的,相對的即是緣起幻相,不能顯示即一切又超一切的空性。佛把這些相對的都否定了,從此否定的方式中顯示絕對的空性。龍樹說:『破二不著一』,所以這些相對的─二法否定了,我們不應執為一體,如還有所執,還是不對的。用否定來顯示法空性,不是把現象都推翻了,是使我們在即一切法上了知超越相對的空性;這超越相對的空性,是內在的超越,不單是內在的,或超越的。所以,即超越的內在,能成立那不礙空性的生滅、染淨、增減等等緣起法。至於本經只舉此六不三對來顯示空性,不多不少,這可以說有理由,也沒有理由。依世間所知的方面講,以六不三對來顯示,有他恰當的意義。生滅,是就事物的自體存在與不存在上說的:生是生起,是有,滅是滅卻,是無。垢淨,是就性質上說的:垢即是雜染,淨是清淨。增減,是就數量上說的:增即數量增多,減即減少。世間的一切事物,不外是體性的有無,性質的好壞,數量的多少。如一個團體,團體的存在與否,這是生滅方面的;團體健全、墮落,前進或反動,是垢淨方面的;團體的發展或縮小,是數量方面的。任何一法,都不出此體、質、量三者,所以本經特舉此三對。如專約菩薩的證入空相說,即通達諸法自性空,空非先有後無,或本無今有的,所以說不生不滅;空性離煩惱而顯,然在纏不染,離纏也並非新淨;空不因證而新得,不因不證而失去,所以也就沒有增減。此究竟真理─畢竟空,只是法爾如此。悟入畢竟空性,離一切相,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戊二 略觀處界等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下說處界緣起等空;先明十二處空。十二處,也是一切法的分類,但與五蘊不同。十二處是把宇宙間的一切現象,總分為能取所取:能取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所取是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認識論的分類法。我們所以有種種認識,是因為內有能取的六根為所依,外有所取的六塵為對象。眼等前五根,不是可見的眼、耳、鼻、舌、身,這不過扶護五根的,名為扶根塵。眼、耳等根,是一種極其微細的物質,類如生理學家所說的視神經等,佛法名此為淨色根,有質礙而不可見。意根,也有說為微細物質的,這如生理學家所說的腦神經,是一切神經系的總樞。據實說,此意根,和我們的肉體─前五根有密切的關係,他接受五根的取得,也能使五根起用;他與物質的根身不相離,但他不僅是物實的,他是精神活動的根源,不同一般唯物論者,說精神是物質派生的。此六根是能取方面的,眼根所取的是色境,即青、黃、赤、白─顯色,長、短、高、下、方、圓─形色等;耳根所取的是聲音;鼻根所取的是香臭;舌根所取的是味,即酸、甜、苦、辣等;身根所取的是觸,即冷、煖、細、滑、粗、澀、軟、硬等;意根所取的是法境,法即內心的對象,如在不見不聞時,內心所緣的種種境界,如受、想、行,叫做法塵。我們的認識活動,不離此能取所取,這兩大類總有十二種。十二種都名為處,處是生長義,即是說:這是一切精神活動所依而得生起的。佛說此十二處,主要的顯示空無自性。從根境和合而起識,根與境都是緣生無自性,無不皆空。常人於見色聞聲等作用,以為因我們內身有此見等的實體─我。這是不對的,如必有此見等實體,不從因緣,那應該常能見色等,不必因緣了。在不見境的時候,此見在內,應見自己,而實則不是這樣的。見色聞聲等作用,必要在能取的根與所取境和合而後起,可見執見聞覺知為我,極為錯誤,而應知眼等空無我了。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此十二處空。經文也應說:眼等不異空,空不異眼等;眼等即是空,空即是眼等…是故空中無眼耳等,這是簡略可知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龍樹說:『破二不著一』。有是一邊,空是一邊。離此二邊說明中道。不是立一個中道, 而執著有一個「非空非有」的中道, 還是執著。

「空性離煩惱而顯,然在纏不染,離纏也並非新淨」: 淨是空的別名。執著了就有煩惱,不執著了就沒有煩惱。空性不是一個東西, 不是一個東西怎麼會染污呢?如六祖慧能大師「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

悟入畢竟空性,離一切相,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證入空性是沒有男女相, 沒有高低相, 沒有色受想行識的差別, 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我」沒有了。又稱為「無相解脱」。

常人於見色聞聲等作用,以為因我們內身有此見等的實體「我」。我能見我能聽我能聞, 不必有因緣, 這是不對的。例如我能看, 不必有因緣, 不管大小不管遠近, 沒有光缐也可以看到。這是做不到的。其他的耳鼻舌身意也是一樣, 要有因緣才能有作用。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K-U9SK-zU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3SfJiWvQg


回應:aaa 2010-04-20 18:11:54 (IP:  ) T 3000_R 54 引 用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明十八界空。「乃至」是超越詞,當中包括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合經文所出的「眼界」「意識界」,總成十八界。十八界中的前十二界,即前十二處,由六根對六塵而生起的認識作用─從意根中現起,即六識界。為什麼六根、六塵、六識都叫做界呢?今取種類義。這十八類,雖是互相關係的,然在各各的作用分齊上,又是各各差別的,不相混淆的。如眼根能見此桌的黑色,身根能觸此桌的硬度。意根生意識,即是綜合的認識。十二處,從精神活動生起的依止處說,明見聞覺知的緣生無我。此十八界是從完成認識作用不同說:從認識的徑路說,有六;從構成認識的主要條件說,有三─根、境、識。這樣,共有能取的六根,所取六塵,及根塵和合所發六識,總成為十八界。也即因此而明無我─界分別觀。這種認識作用的分類,和唯物論者不同。唯物論者說:我們的認識活動,是外境於神經系作用摹寫,即但有根與境而沒有識的獨特地位。依佛法,依根緣塵起識,雖相依不離而成認識活動,但在幻現的假相上,有他不同的特性,依各別不同的特性,不能併歸於根或併歸於境,故佛法在根境外建立六識界。根、境、識並立,所以也不是唯心的。有情的活動,是有物理─色等,生理─眼等,心理─眼識等的三種現象的。以此十八界明無我,而十八界各各是眾緣所成的,求其實性不可得,故也是畢竟空寂。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觀十二緣起性空。十二緣起: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十二支,為何名為緣起呢?簡單說:緣起就是因此而有彼的意思。經上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緣起的法則,說明諸法是互相依待而有的。有此法的存在,才有彼法的存在,有此法的生起,才有彼法的生起。世間一切因果法的存在,都是這樣的。如推求為什麼而有老死?結果知道老死是由於有生。凡是有生的,就必然地要有老死,雖壽命長短不一,死的情形各殊,然死的結果一樣。我們現見事物的存在,不過因某些條件在保持均衡狀態罷了,條件若是變遷了,事物即不能存在。有生必有死,所以基督教所說的永生,道教的長生,都是反真理而永不兌現的誑話。生又是從何而有的呢?佛說:有緣生。有,即是已有當生果法的功能,如黃豆有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等功能,近於常人所說的潛能,有生起的潛能,即有果生,無即不生,故推求所以有生的結論,是有緣生。如此一層層的推求觀察,達到無始以來的無明。無明即沒有智慧,即障礙智慧通達真理的愚癡,執一切法有自性。這種晦昧的心識,是一切錯誤的根本,愛取等煩惱都可以包括在內。但這不是說推至無明,我們的生命就到盡頭。有生死身,所以有無明的活動,所以無始來的無明招感生死,依生死身而又起無明,如環的無端。此是流轉生死的十二過程,生死流轉,即是如此的。佛菩薩等解脫生死苦已,就在了知十二緣起的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把握其流轉的原因,於是控制他、轉變他。此流轉中的緣起法,其性本空,無實體性,故此經說:「無無明…無老死」。無明至老死,是可以消除的,於是佛又說緣起的還滅門,無明盡…老死盡。盡即滅的意思,此還滅的十二緣起,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等滅。事物的生起由於因緣,事物的消滅也是由於因緣,生起與消滅都是因果現象的,所以還滅門中的清淨法也是緣起的。佛說此還滅緣起,為「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既滅與無是緣起於生的否定,是不離緣起的,緣起性空,此無明滅到老死滅,當然也是空無自性了。所以本經說:「無無明盡…無老死盡」。此十二緣起與蘊、處、界法不同,蘊、處、界是一切法的分類,是具體的事實。此緣起法也可說是事實,如老死、生、有等都可是事實的現象,然緣起法重在說明諸法的彼此依存性,前後程序性,即重於因果的理性。這種理性,是一切法的必然法則,如生緣老死,生與老死之間,有一種不變不移的必然關係,佛在複雜的現象中把握它彼此與前後的必然法則,於是對流轉的雜染法與還滅的清淨法,能正確的悟解它,進而改善它。緣起的意義很深,所以佛對多聞第一的阿難說:『緣起甚深』。緣起是生死流轉,涅槃還滅法的道理,依緣而起的一切,不含有一點的實在性,所以菩薩修般若時見十二緣起畢竟空,沒有生起相,也沒有十二緣起的滅盡相。如大般若經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緣起如虛空不可盡』。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十八界各各是眾緣所成的,求其實性不可得,故也是畢竟空寂。」從我們認識的三個種類來分析它, 它是空無自性。對於貪戀生理來講, 眼睛鼻子多美麗, 輪廓多明…等等。如果去分析它, 眼睛有眼屎, 鼻子有鼻屎, 九孔流不盡。在不淨觀裏有詳細的說明各個生理的不淨。生理是緣起無自性, 心理和物理都一樣是緣起無自性, 有心要廣度眾生的菩薩, 對這三種的生理心理物理的解脫都要知道, 因為眾生對生理心理物理有種不同的執著。

生又是從何而有的呢?佛說:有緣生。生是因為有, 有業有潛能, 有生果的功能。所以有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如果造了欲界的因緣果報, 遇到因緣和合了才會生到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是一樣。

「無明招感生死,依生死身而又起無明,如環的無端。」因為無明引起身口意三業的行, 造了三界九地的業, 就會到欲界色界無色界去生「識」身。就是「無明緣行, 行緣識」。有「識」才會到處去投胎。投胎之後才會有名色。就是精神物質的和合, 受孕。之後慢慢形成六根, 具足之後和外界接觸產生可意不可意, 煩惱就跟著產生了。「愛取有, 生老死」不斷的輪迴。

在這裏作一個歸納。「無明緣行, 行緣識」那是過去, 已經發生而無法改變了。重要的是現在要怎麼修?根境識三和合時, 如實如理如分, 與明相應。清楚明白知道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境接觸時所產生的喜歡討厭都是緣起無自性, 這樣就可以轉執著貪著成為願力, 那你就解脫了。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92TWxCOQs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1hfNCDY7jk&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4-21 17:58:50 (IP:  ) T 3000_R 55 引 用
『無苦集滅道。』

此觀四諦空。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苦,雖有時少有所樂,然不究竟,終必是苦。人生是苦,諦實不虛,名苦諦。苦的原因,為無明、愛、見等煩惱,由此為因而引起苦果,名為集諦。從因生果,非不可滅,苦滅即得解脫,是滅諦。欲得苦滅,須依滅苦之道,道即道路方法,由此可以脫苦,如八正道、六波羅蜜多,是道諦。諦是真實不顛倒義,四諦即是四種真理,亦名四種真實。此也不但是苦等事實,在此等事實中,所含正見所見的苦等真理,也稱四聖諦,因為這惟有聖者能真實通達。此四聖諦與十二緣起同是諸法的理性,有不可變易的意義,如佛遺教經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苦集二諦明有漏的世間因果,滅與道諦明清淨的出世間因果。世出世間都有因有果,所以分為四諦。染淨因果法,一切從眾緣起,緣起無自性,故菩薩修般若時,觀此四諦畢竟空,即不礙四諦的一實諦。參看中論的觀四諦品。

『無智亦無得。』

此觀能證智與所證理空。奘法師在般若學觀品,譯智為現觀,此處隨順羅什三藏的舊譯。現觀,即是直覺的現前觀察,洞見真理。有能證的現觀,即有所證的真理。「智」是能觀,「得」為所觀;智為能得,得是所得。所證所得,約空有說,即空性;約生死涅槃說,即涅槃;約有為無為說,即無為。總之,對智為理,對行為果。此智與得,本經皆說為「無」者,此是菩薩般若的最高體驗。在用語言文字說來,好像有了能知所知、能得所得的差別;真正體證到的境界,是沒有能所差別的。說為般若證真理,不過是名言安立以表示它,而實理智是一如的,沒有智慧以外的真理,也沒有真理以外的智慧─切勿想像為一體。能所不可得,所以能證智與所證理,也畢竟空寂。前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空,此是就事象的分類說,屬於事;十二緣起、四諦,是從事象以顯理說,屬於理。又十二緣起、四諦是觀理,智得是證果。此事象與理性,觀行與智證,在菩薩般若的真實體證時,一切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一切是畢竟空寂,不可擬議的。

戊三 結顯空義 『以無所得故。』

這是對於照見一切皆空所提出的理由。一切法所以無不皆空。有以為空是外境空,內心的精神不空,這是境空心有論者。有以為空是除去內心的錯誤,外境不空,這是心空境有論者。這都是偏於一邊,不得法的實相。真空,要在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上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起、四諦、智、得,求自性本不可得,因為法法的自性不可得,所以是空。如蘊等是有自性的,今觀其不可得,反而是錯誤了。因諸法本性是不可得的,不過眾生未能徹悟而已;不可得的,還他個不可得,直顯一切法的本來,所以說:「以無所得故」。一切法本性不可得,眾生以無明而執為實有。如童孩見鬼神塑像,不由地害怕起來,這因為不知假名無實,執有實鬼。聞名執實,這是眾生不得解脫的唯一根源,即是無明,以有所得心求一切法。今菩薩般若以無所得慧照見五蘊等一切法空,由此離我法執而得解脫。從理論上說,以一切法本不可得,說明蘊等所以是空;從修證上說,即以無所得慧所以能達到一切法空性。這一句,總結以上五蘊等皆空的理由,可以遍五蘊等一切法說,即如:無色、無受、想、行、識,以無所得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以無所得故等。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我們對於苦集滅道不了解, 不如實知與無明相應, 當然是生滅流轉。如實知遠離執著無明, 與智相應與明相應, 那就處處解脫, 所以是解脫門還滅門。

「智與得,本經皆說為「無」者,此是菩薩般若的最高體驗。」所以是以無所得, 得無所障礙。什麼是「智慧」?證真理才叫「智慧」,理智一如。而不是有一個能證的智慧所證的道理。真實的證入真理了就沒有「能所」, 三輪體空才叫「智慧」。所以沒有智外理沒有理外智。

「聞名執實,這是眾生不得解脫的唯一根源。」畫一個美女畫一個羅刹,我們常常忘了它是畫, 看到美女的畫就喜歡執著, 看到羅刹的畫就恐怖。要知道畫是假的無實性, 就不會高興和恐怖, 就是「無所得」。以無所得故, 無有恐怖, 才能究竟涅槃。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IBqhOJsyLY


回應:aaa 2010-04-22 17:27:01 (IP:  ) T 3000_R 56 引 用
丁二 得般若果 戊一 涅槃果─三乘共果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觀空,不是知識的論辨,而是藉此以解脫眾苦的,所以接著明般若果。此明菩薩得涅槃果,即三乘共果。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觀一切法性空不可得,由此能「心無罣礙」,如游刃入於無間,所以論說:『以無所得,得無所礙』。無智凡夫,不了法空,處處執有,心中的煩惱,波興浪湧,所以觸處生礙,無邊荊棘。菩薩離煩惱執障,能心中清淨。「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為愚癡心所生起,心有罣礙,執有我法而患得患失,即無往而不恐怖。經中說五畏:惡名畏、惡道畏、不活畏、死畏、大眾威德畏。此中結歸究竟涅槃,恐怖可約生死說,『坦然不怖於生死』,即自然沒有一切恐怖了。菩薩了法性空,知一切法如幻,能不為我法所礙而有恐怖,即「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即是一切不合理的思想與行為,根本是執我執法,因此而起的無常計常,非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以及欲行苦行等惡行。夢想,即是妄想,即一切顛倒想。菩薩依智慧行─悟真空理,修中道行─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消除身心、自他、物我間的種種錯誤,即拔除了苦厄的根本,不怖於生死,能得「究竟涅槃」。涅槃是梵語,意譯寂滅,一切動亂紛擾到此全無,故稱究竟。菩薩依般若,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我們如能依此以行,解一切法空,不但處事待人,能因此減少許多苦痛,生死根本也可因此而解脫了。

戊二 菩提果─如來不共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但菩薩,諸佛也是依此般若而得成佛的。凡是證得圓滿覺悟的,都名為佛。所以經上說:這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四方、四維、上下的十方諸佛,從最初發心,中間修菩薩行,直到最後成佛,無不是依般若為先導的。所以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譯無上,三藐三菩提譯正等正覺,合稱為無上正等覺、或無上正遍覺。正覺,即對宇宙人生真理有根本的正確覺悟;聲聞緣覺也可證得,但不能普遍;菩薩雖能普遍,然如十三十四的月亮,還沒有圓滿,不是無上;唯佛所證,如十五夜月的圓滿,故名無上正遍覺。

般若與佛菩提,本非二事,般若是智慧,佛果菩提即無上正遍覺,又名一切智。在修行期中,覺未圓滿,名為般若;及證得究竟圓滿,即名為無上菩提。所以什公說:菩提是『老般若』。諸佛菩提,非僅是智慧,是以慧為中心,融攝佛果一切功德。諸佛因地修行時,不僅是修般若,也修施、戒、忍、進、禪等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故證果時,也證得無邊功德,如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無上正遍覺,即圓具此一切功德的。菩薩依般若證空性以攝導萬行,在實證邊,能證智與所證理,能攝智與所攝行,都是超越的。依此,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究竟的無上菩提,在實相慧的究竟證中,是即萬行而離眾相,超越不可思議。

菩薩修學般若,志在證得佛果菩提,為什麼此經說菩薩證究竟涅槃,不說證菩提呢?此因無上正等菩提,約究竟圓滿說。唯佛能證得。而究竟涅槃則不然,是三乘共果,聲聞阿羅漢,菩薩第七地─或說第八地,都能證得。不過聲聞者至此,即以為究竟,而菩薩雖了知無分別法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得有諸佛護持,及發心度脫一切眾生的本願,於是不入涅槃,進趨佛果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龍樹說:『無生是佛道門』。

丙二 喻讚般若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是引喻讚德。咒是一般印度人所信為有極大妙用的。印度教徒,以為誦持密咒,可以藉咒語裡的鬼神名字和祕密號令,解決人力所不可奈何的事。凡欲求福、息災、神通妙用,或利益人、或損惱人,都可從咒力中獲得。在無量的咒語中,有些效力大的,今即引為譬喻讚說般若的功德─大般若經意如此。所以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等。大神,喻讚般若有極大的力量;「大明」,喻讚般若的能破一切黑暗愚癡。「無上」,喻般若為一切法門中最,沒有更過其上的。涅槃為無等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槃,所以名為「無等等」。大般若經中尚有『是一切咒王』句,喻讚般若為一切法門之王。印度人誦咒,不外為了除苦得樂,今此般若依之可以離生死苦,得涅槃樂。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菩提薩埵以下,即總標度一切苦厄的解說。此下,大般若經中缺。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咒是一般印度人所信為有極大妙用的」:佛教為了傳教,也隨順一般印度人念咒的習慣而說「般若」是咒語裏最高的。換句話說你要同化別人,你也被別人同化了。你也承認別人咒有無上的力量。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qI2yZ01ko8


回應:aaa 2010-04-23 12:13:03 (IP:  ) T 3000_R 57 引 用
印順導師的「般若經講記」到這裏圓滿結束。

般若經講的是智慧,智慧是不可能單獨存在,
所以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什麼是「萬行」呢?
就是「眾生無量誓願度」的萬行。

佛是「福慧兩足尊」,
「福」是從布施大眾中來,從慈悲度眾生中來。
「慧」是表現在大眾之中,表現在慈悲度眾生之中。

「度眾生」是佛教用語,若是覺得太沈重,
印順導師用「關懷」,
傳道法師用「回饋」。

「般若」結合印順導師和傳道法師的思想,
以現代語言簡單的講就是
「從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而達到止惡行善清淨心。」
佛法修行從能知善惡開始,從知恩報恩回饋社會開始。

祝各位法喜充滿!


 返回副刊分區 返回 aa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頁次: 1 2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