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刊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阿含經故事選》

頁次: 1 2 
發表:aaa 2009-06-13 07:22:14 閱覽數:87613 (IP:  ) T 2833_R 0 引 用
第一篇 佛

001怎樣才是真正的讚歎佛陀?

  有一次,佛陀和追隨他的比丘弟子們,在印度當時的摩揭陀國境內遊化,打算從首都王舍城,前往北邊的那爛陀城。

  在佛陀與比丘們一行人的後面,有一對外道沙門師徒,正好也同路,為師的名叫「須卑」,徒弟名叫「梵達摩納」。一路上,那位老師一直不停地誹謗佛陀,也誹謗佛法與比丘們,而他的徒弟卻一直與他唱反調,不斷地稱讚佛陀、佛法與比丘們。

  這一天傍晚,大家都來到路途中的一個菴婆羅樹園內,準備在園內國王建的公共房舍過夜。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這對外道沙們師徒,還沒能停止他們謗佛、讚佛的爭論。這個情況,讓比丘們不禁對這兩位奇怪的師徒議論起來。大家都認為,相對於這位外道老師的不瞭解徒弟,佛陀的善知人們志趣,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

  佛陀知道比丘們在講堂聚集,就來詢問他們到底在議論什麼。於是,比丘們將他們議論的原委,告訴了佛陀。

  佛陀因而教導比丘們說:「比丘們!如果聽到別人誹謗如來、佛法和僧團,大家不要憂愁、傷心,也不要因此而憤怒,甚至懷恨在心而意圖報復,因為,這樣只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反之,聽了別人讚歎如來、佛法和僧團,也不要感到欣悅、愉快,因為,這也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

  接著,佛陀又說:「比丘們!一般凡夫,都只從一些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儉樸嚴謹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積財物等來讚歎如來而已,不能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這一方面來讚歎佛陀。只有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來讚歎,才是真正如實的讚歎如來。」

  什麼是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那個時代的沙門、婆羅門們,有著種種的邪知、邪見,總括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見,部分的常見,無因、無緣論,有邊、無邊論,不定詭辯論,有想論,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斷滅論,不正確的現法涅槃論等,共十類六十二種,稱為「六十二見」。

這六十二見的歸納,就像灑在小池塘中的大漁網,網住了世間所有的邪知、邪見。而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遠離了這六十二見,在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過程中,如實知認識與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發煩惱的根除方法:認識與感受,是如何地讓人們因貪愛而陷入味著,味著又如何在無常變化下轉為禍患,聖者又如何從中超越與出離。

由於能超越與出離,所以聖者切斷了推動流轉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斬斷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樹根,這棵樹就隨之枯萎,永遠不再生一樣,這就是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夠從這裡來讚歎佛陀,才是真正的讚歎。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譯本,下略)《長部第一梵網經》、《佛光大藏經》(佛光出版社,下略)《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

  二、依據故事中佛陀的教說,知道佛法的修學,不能只停留在戒行嚴謹上。真正佛法的優勢,是在正見,以及從正見發展出來離煩惱、我執,斷除生命流轉的正行上。這些精髓,經中所舉的代表,就是「六觸」與「受」的「集、滅、味、患、離」,也就是故事中所說認識與感受的「原因、根除、味著、禍患、超越與出離」。這是「四聖諦」的開演,也是從「緣起正見」開展出來的正行。

  三、經中所舉佛陀的清淨戒行,包括了不從事任何形式的占卜、護摩、算命、咒術、醫療等,值得我們注意。

  四、四種「常見」的原因,依經文說,有三種都從禪定所引生超常的經驗而來。修行者因禪定而獲得超常的宿命神通,能知道自己過去百千生,甚至長達四十劫成壞那麼久遠中,每一生詳細的種種,因此而讓他誤以為我及世間,都是這樣如如不變的從前生、此生到來生,而有常住不變的執見。禪定的經驗,是那麼明確真實,往往會因此而加深見解。所以,缺乏正見的禪定,其負面的影響,將更加深遠。禪定,就像一把銳利的刀:具正見的禪定,深化了正見而成慧,就像在手術台上能救人的刀。反之,具邪見的禪定,則像在惡鬥場上的利刃,可以傷人無數。一般所說的「定能生慧」,是在正見的基礎上,有正見引導才能成就的。

  五、再從本則故事進一步來反省:佛教的興衰,不能只從佛教信仰者的多少、佛教事業的規模,或者是佛教活動受歡迎的程度來看,而是得更在乎佛法珍貴的核心內涵,是不是真的被闡揚了;佛教的信仰者,是不是真的能理解並接受佛法核心思想了來看。

回應:aaa 2009-06-13 09:12:23 (IP:  ) T 2833_R 1 引 用
>>佛陀的清淨戒行,包括了不從事任何形式的占卜、護摩、算命、咒術、醫療等,值得我們注意。

人生起起落落『占卜、算命』在所難免.
是想『貪求更多』還是『大難臨頭』要分清楚.

『占卜、算命』想『貪求更多』,只會自討苦吃.

『占卜、算命』是因為『大難臨頭』,
若是甘願承受,
並發願『了解佛法,服務大衆』,
可能會有『險像還生』的機會.

回應:aaa 2009-06-13 16:08:07 (IP:  ) T 2833_R 2 引 用
五、再從本則故事進一步來反省:佛教的興衰,不能只從佛教信仰者的多少、佛教事業的規模,或者是佛教活動受歡迎的程度來看,而是得更在乎佛法珍貴的核心內涵,是不是真的被闡揚了;佛教的信仰者,是不是真的能理解並接受佛法核心思想了來看。


回應:小熊 2009-06-13 18:28:38 (IP:  ) T 2833_R 3 引 用
真修「解脫」者太少了,於是變相推出「方便法」以為進道階梯,可是方便法一出,解脫道卻因而匿蹤!時下諸多的表象興盛場景,其實跟佛法實義了無交涉,無非盡是無根的浮萍隨風飄移聚散罷了。

回應:aaa 2009-06-13 19:12:11 (IP:  ) T 2833_R 4 引 用
其實「方便法」對於佛法的教導與學習都非常重要,
一步一步的前進.
不急於馬上成就,
不急於馬上開悟,
但到後來各個門派成立,
誰也不成認自己所學所證的只是「方便法」.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智慧判別「解脫法」或「方便法」.
否則這裏就是「淨土」,不是「娑婆世界」.

就算偉大如佛陀,
他的弟子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跟著提婆達多.

印順導師:
渡衆生不用怕人少,
渡衆生不用怕辛苦,
渡衆生不用怕沒錢,
質比量更重要.

回應:aaa 2009-06-14 07:33:20 (IP:  ) T 2833_R 5 引 用
002.佛陀的修學歷程

一、出家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從前,在我還未出家時,過著極優渥與高雅的生活。我的父王為我建了春宮、夏宮、冬宮,那裡有著幽雅的環境,各種美食,各種高級服飾用品任我享用,還有詩人、藝妓相伴,讓我足不出戶也不會覺得孤單。

  縱然過著那樣富裕的生活,但還是時常讓我想起,從前到宮外出遊時所看到老、病、死的恐怖與噁心景象,想到自己也會老、病、死,不禁生起想要脫離之心。

  終於,有一天,我下了決心要解決人生老、病、死的大問題。在家人不捨的悲傷哭泣下,我剔除了鬚髮,穿上袈裟,離開王宮,開始了我的出家修道生活。那年,我二十九歲,正值充滿青春活力的年紀。」

二、修定

  「比丘們!出家後,我清淨地守護著自己的身、口、意,首先來到大家尊稱為『仙人』的阿羅羅迦摩羅處修學。阿羅羅告訴我,他已修得了超越『一切識處』的『無所有處』禪定境界。我心想,阿羅羅能,我也能。於是精進修行,過了不久,我也體證了『無所有處』的境界。阿羅羅知道了,對我極為恭敬,與我平起平坐,且邀請我與他一同領眾弘法。然而,我心知『無所有處』之境界,仍不離情愛,不得解脫涅槃。所以,帶著對這種修行法的不滿意與失望,我離開了。

  接著,我來到鬱陀羅摩羅子處修學。鬱陀羅告訴我,他已修得了超越『無所有處』的『非想非非想』禪定境界。我心想,鬱陀羅能,我也能。於是精進修行,過了不久,我也體證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鬱陀羅知道了,也對我極為恭敬,與我平起平坐,且邀請我與他一同領眾弘法。然而,我心知『非想非非想』之境界,仍不離情愛,不得解脫涅槃。所以,帶著對這種修行法的不滿意與失望,我再度離開了。」

三、各種苦行

  「我繼續在摩揭陀國境內尋尋覓覓,後來,來到靠近鬱卑羅地方的西那尼加碼村附近,發現了一處適合禪修的清淨林地,就留下來強練『閉氣禪』,想從中得到解脫涅槃。然而,縱然以我強大的毅力持續修練,但因極度強忍閉氣,造成身體強烈的頭痛、腹痛與灼熱感等,種種的身體痛苦與疲憊,使得身體過度負荷而得不到平靜。

  之後,我又嘗試了裸體、持守各種飲食禁忌、以樹皮羽毛等各種奇怪東西當衣服、常站不坐、常蹲不站、以棘刺與鐵釘為床、一晚三浴、倒立而行、將身體吊離地面、受烈日曝曬、冬天坐冰塊、泡水、禁語等,種種常人難忍的奇怪苦行;長年不洗澡,讓身上積滿污垢,甚至於長出青苔的污穢行;小心每一個步伐,在乎每一滴水,以免傷害小蟲的謹慎行;離群索居的孤獨行;吃牛的糞便,吃自己糞尿的不淨行;住令人毛骨悚然的棄屍墓地,撿拾屍體殘骸為床,任人在身上吐痰、小便;又經歷了日食一粒麻、一粒米、一棗果的少食,以致於瘦弱到皮包骨而兩眼深陷,頭皮皺縮,手一放到肚皮上,就能摸到脊椎,身上的毛一摸就掉下來了,連小個便都會因體力不支而倒栽蔥。這樣的修行,整整持續了六年。」

四、放棄苦行重返禪修

  「我心想,這六年來我所修的苦行,是沒有人能比的,但依然不能讓我超越常人,這不是聖者之道。那麼,要達成正覺,應該還有其它方法吧!

  於是,想起了從前我還是王子時,在樹下體驗到的初禪離欲、離不善法之喜與樂。既然都已離欲、離惡不善法,那應當是通往正覺之路,我為什麼要害怕,而避之唯恐不及地去修苦行呢?我不再害怕與排斥了。但以目前這樣虛弱的身體,實在不能再進入初禪,我應當先吃些食物,讓體力恢復過來才行。

  當我開始接受食物時,當初伴我出家修行的五比丘,認為我已經半途而廢,放棄修道而墮落了,所以對我感到厭惡與鄙視。

  恢復體力後,我看到一位名叫吉祥的人正在割草,於是,向他要了些草,到尼連禪河畔一棵菩提樹下鋪座禪修,並且下定決心,不得解脫涅槃,絕不離開。就這樣,我進入了一連七天的禪修。」

五、體證解脫的那一夜

  「在持續的禪修中,我進入了初禪,再繼續經第二禪、第三禪,進入第四禪。就在第七天的初夜,我以第四禪的定力,憶起了我長遠以來的過去生,每一生中的種種生活細節,而證得了宿命通的第一智。

  到了中夜,再以第四禪的定力,通達了天眼神通,而能知曉眾生的各種業力,看見眾生死後依怎樣的業力往生何處,證得了生死神通的第二智。

  到了後夜,想起未出家以來就存在心裡的問題,亦即這生、老、病、死的流轉,實在讓此世間陷入了極大的苦惱,怎樣才能脫離這老與死的苦難呢?於是,又以第四禪的定力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無間慧,了悟到老與死是因為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等層層因緣,在當下身心活動的觀察下,由識而返,亦即了悟到識也不離身心,識又緣於名色。

我在這樣的正思惟中,覺了其中環環相扣的『流轉』面,關鍵就在問題根源的『集』,這樣的體證,讓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覺,這是我前所未聞的無師自悟。

  接著,我又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無間慧,了悟到生滅了,老與死才能滅;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滅了,名色才能滅,這樣,全部的苦迫才息滅。我在這樣的正思惟中,覺了其中環環相扣的『還滅』面,讓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覺,這又是我前所未聞的無師自悟。

  這樣的正思惟觀察,讓我發現了歷來諸佛走到正覺的古道!古道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從『正見』到『正定』的『八正道』。追隨著這古道而修,就能如實知『老死……等』;知其『集』;『滅』;『滅之道跡』,亦即如實知眾生苦迫的流轉,苦迫流轉的原因何在,應當用什麼方法滅除,而能斬斷流轉生死的貪愛與無明,證得了滅盡煩惱的第三智,而成就了解脫生死的涅槃正覺。」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第一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一一七柔軟經》、《增支部第三集第三八經》,《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

  第二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

  第三段取材自《中部第一二師子吼大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

  第四段取材自《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雜阿含第三六九經》、《雜阿含第三七○經》。

  第五段取材自《中部第四怖駭經》、《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一經》,《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一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雜阿含第二八七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經》、《雜阿含第二八五經》,《雜阿含第二八六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四經》、《雜阿含第三六六經》,《雜阿含第三六九經》、《雜阿含第三七○經》,《長阿含第一遊行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

  二、本則故事是從好幾部經文中拼成的,這僅是佛陀從二十九歲出家,到三十五歲正覺解脫的片段與略記。至於涵蓋佛陀一生的完整傳記,在《阿含經》中還不曾發現。依印順法師的意見,完整佛陀傳記的編成,其時間並不會太早(《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三五七頁)。或許,佛陀時代或早期的佛弟子,對佛陀傳的需求,並不是那麼的強烈吧。

  三、佛陀的修學歷程,不論對佛法精髓與特色的認識,或是修行方法的抉擇,都會很有助益,是每一位學佛者都應該深入瞭解的。

  四、「非想非非想定」,是當時印度修定的最高層次,其次,依序為「無所有定」、「識無邊定」、「空無邊定」、「第四禪定」、「第三禪定」、「第二禪定」、「初禪定」等八種。這八種定力,要依序深入,無法跳越。

  五、《雜阿含經》中,多將「八正道」中「正定」的內容,解說為是從「初禪」到「第四禪」的「四禪」,可以說是特別重視這四種禪定的,這或許跟佛陀由「第四禪」開發神通,繼而觀緣起得解脫涅槃的修學經驗有關吧!

  六、得解脫涅槃,一定要有「第四禪」的定力嗎?反之,得「第四禪」定力的修行者,必能因此定力而得解脫涅槃嗎?後者,從最初佛陀的修定,以及他那兩位修定老師都沒有解脫的事實,很容易就能分辨了。前者,無師而自悟的佛陀,是依這個模式成就的,但佛陀後來的教導,從經典文獻來看,倒不一定如此,如《中阿含第二○五五下分結經》、《中部第五二八城經》、《增支部第九集第三三經》、《增支部第九集第三六經》都說,從「初禪」到「無所有」的定力,都有機會契入解脫慧,這就是後來論典中所說的「七依定」(參閱故事第八九〈須深盜法〉按語四)。這或許是「無師自悟」的佛陀,與「聽聞佛法」聲聞阿羅漢的差別之一吧!

  七、佛陀從老死苦迫開始作正思惟觀察,這即是緣起法的「此有故彼有」。但到底觀察的內容如何?經典的記載並不一致。如《雜阿含第二八五經》、《雜阿含第二八六經》、《雜阿含第三六六經》等三經,同為從「老死」經「生、有、取」,觀察到「愛」的五支。《雜阿含第二八七經》說「齊識而還」,但後半段又說到「無明」,前後有十支與十二支的矛盾,而與之相當的《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主要為從「老死」觀察到「識」的十支,但最後又說到「行」,也顯得突兀。《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經》、《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雜阿含第三七○經》都從「老死」說到「無明」,為十二支說。《長部第一四大本經》則說老死到識的十支。如果認為十二支中的「無明」與「行」,是指前世的部分,則以佛陀在當天的初夜與中夜,已由第四禪定力開發出宿命與天眼神通力,能觀完整的十二支,也說得通。如果從生死流轉的「集諦」──「愛」來看,五支的觀察已具備契入解脫的可能,如果從現實認識經驗與生理組成來看,「緣起的觀察,到達『識』,已不能再進一步,不妨到此為止。」「從無限生死來說,無明的覆蔽,愛的繫著,確是生死主因。解脫生死,也唯有從離無明與離愛去達到。我以為,十二緣起支,是受此說影響的。在緣起支中,愛已序列在受與取的中間,所以以行──身口意行(與愛俱的身語意行)來代替愛,成為十二支說。說到『此識身』以前,是三世因果說。以三世因果說緣起,應該是合於當時解脫生死的時代思想的。」(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三九至二四○頁)從以上的引述來看,或許「齊識而還」的十支說,有較高的可能性吧。

  八、經典中關於緣起內容的各種不同支數說明,印順法師在其《唯識學探源》〈緣起的解釋〉中,有詳細的引述與討論可以參考。其中,「詳細的並沒有增加,簡略的也並無欠缺」一句,應為該篇論述的精義。

  九、作「緣起的逆順觀察」所得到的重要證悟,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了,此點在《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五經》中有最清晰的描述。而《中部第四怖駭經》、《中部第三六薩遮迦大經》與《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甚且略去「緣起的逆順觀察」一段,只略說由「四聖諦」而得滅盡煩惱的第三智。



回應:aaa 2009-06-14 08:12:34 (IP:  ) T 2833_R 6 引 用
傳道法師:
只想自我解脫「四聖諦」「八正道」就夠了.
如果還想廣渡衆生,
了解「大乘經典」絕對會有幫助.

回應:aaa 2009-06-14 09:17:12 (IP:  ) T 2833_R 7 引 用
傳道法師電視弘法


法界衛星
週日:6:30PM ~ 7:30PM (台語)
內容以推廣人間佛教為主

週一:6:30AM ~ 7:30AM
11:00PM ~ 12:00PM (重播)
內容以佛教思想為主



回應:小熊 2009-06-14 09:37:13 (IP:  ) T 2833_R 8 引 用
  「渡眾生」就解脫的立場來說乃是「多心」的顯現,解脫就只是解脫,根本無須多心的渡眾生與否,渡眾生乃是解脫行持過程的一種「附帶效果」,倘本末倒置的反過來以為渡眾生強過解脫心行,這就南轅北轍了。

  沒有誰能渡化誰的,能渡化的是當事人的「自覺」,此自覺來自於解脫行者的「啟發」,無此啟發能力,一切的引導都只能算是「結善緣」。

  當今號稱弘法者眾,誰又能真正堪當「啟發者」?原因無他,真修實證者寥寥可數也。

  當今號稱修學者眾,誰又真能「自依自抉」?還不是一群感性的盲從信眾,一人走了便鳥獸散的再找大樹投靠。

  解脫不先確立其宗旨,只一味的美名悲心渡眾,到頭來無非一盲引眾盲罷了。

回應:aaa 2009-06-14 11:43:54 (IP:  ) T 2833_R 9 引 用
>>當今號稱弘法者眾,誰又能真正堪當「啟發者」?原因無他,真修實證者寥寥可數也。
當今號稱修學者眾,誰又真能「自依自抉」?還不是一群感性的盲從信眾,一人走了便鳥獸散的再找大樹投靠。


本欄是談阿含經,
阿含經常常談到一句話是『如理思惟,(得法眼淨...等)』,
思惟「四聖諦」「八正道」的道理.

誰誰誰沒開悟,
誰誰誰利用宗教騙財騙財,
這和思惟「四聖諦」「八正道」的道理有相關嗎?

白話的『阿含經』版本那麼多,
不去了解比較,
『只有開悟的人注解的阿含經可以看』,
你可以知道誰有開悟,誰沒開悟嗎?

就算寫白話『阿含經』的作者程度再差,
那道他會利用『阿含經』的內容教人去『殺人放火嗎?』,


『渡』過難關,
車子壞了,
到修車廠修好了,
可以正常運作了,
『得渡了』.
車主去修車保養,
讓修車廠能繼營業,
修車廠也『得渡了』.

電器壞了,
找技術人員修好了
可以正常運作了,
『得渡了』.
技術人員能發揮專長,
生活無憂慮.
技術人員『得渡了』.

非常煩惱,不知如何是好.
聽音樂,看電影.
短暫忘掉煩惱,
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用宗教使心情平靜,
這也是『得渡了』.

回應:小熊 2009-06-14 13:37:25 (IP:  ) T 2833_R 10 引 用
  阿含經就是談自依自抉,談到所謂悲心渡眾實在少之又少,真能渡眾者當先自己得渡,否則都只是空談。

  我是因為你提到傳道法師說:【只想自我解脫「四聖諦」「八正道」就夠了.如果還想廣渡衆生,了解「大乘經典」絕對會有幫助.】。所以才特指渡眾一事跟你交談。

  你說:【誰誰誰沒開悟,誰誰誰利用宗教騙財騙財,這和思惟「四聖諦」「八正道」的道理有相關嗎?】如果你真認為無關,可能你要好好思考何謂「正道」了!

  我只是不拐彎抹角的直言跟你交談,卻換來你如此口氣的對待,看來算了,你自己唱獨角戲去吧!

回應:aaa 2009-06-14 14:21:55 (IP:  ) T 2833_R 11 引 用
>>阿含經就是談自依自抉,談到所謂悲心渡眾實在少之又少,

《雜阿含第三一一經》尊者富樓那到了西部的輸盧那地方住下,除了自己專精修學外,還教化了許多當地人歸信佛法。到了隔年雨季來臨前,就接引了五百位在家佛弟子,並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可以容納五百人修行的地方。

阿難建意佛陀成立比丘尼僧團,
阿難也常為比丘尼說法.

《雜阿含第二五三經》有一次,尊者優陀夷在憍薩羅國遊化,來到名叫「拘磐荼」的村落,住在一個屬於毘紐迦旃延婆羅門家族的芒果園中。為一群跟隨著毘紐迦旃延女婆羅門學習的年輕人說法。

佛陀的弟子常常到處遊化,
弘掦佛法,
只是當時沒有「菩薩」,「渡眾生」的詞名.


回應:aaa 2009-06-14 14:29:14 (IP:  ) T 2833_R 12 引 用
開欄貼文只是交換意見,
各方意見不一定要一樣.

一來一往難免失了力道,
如有得罪還請見諒.



回應:小熊 2009-06-14 23:27:35 (IP:  ) T 2833_R 13 引 用
  論壇本來就是各自提出觀點,能有共識自是最好,沒有共識仍可增廣見聞,以期讓自己有提升視野的機會。何況開欄當家做主人,理應有更大的包容性,不然客人都被嚇跑了哪還有搞頭?你能有此自覺的低聲道不是,在此給你鼓掌。

  阿含經有無提到「菩薩道、渡眾」,這就人言言殊,主要差異在對於阿含經認可的範圍,有人只要是阿含經就全然接受,有人是單指「雜阿含」才認可。以我的見解來看,雜阿含所記載佛陀帶領僧團的點點滴滴才符合當時生活樣貌,其實佛世時的僧團修持方式是很單純的托缽→吃飯→經行→聽聞佛陀簡短開示→水邊林下各自打坐。以這樣的生活形態其實談不上類似今日所謂的「專職渡眾菩薩行」。

  托缽乃是為了維持色身需要不得不為之的方式,雖然兼帶有弘法利眾的可能,在我看來很大原因是要跟在家眾保持一定的關係,以為僧團長遠的外護著想,否則以專精禪修的立場來論,弘法也算是打閒岔的行為之一,不是說不該弘法,是說弘法當衡量一己的時節因緣,時機點不對,往往會造成自己禪修的干擾,自己都干擾而不利增上了,哪來實證體驗傳達他人與聞!

  所以在幾部阿含經裡,我是獨尊「雜阿含」,其餘阿含我是多所存疑的,尤其一些神變之類的敘述在我看來更離譜。縱然雜阿含裡頭有提到大型、專職弘法渡眾之事,我認為應該是之後的追加,或者如我上頭所說的為了與外護保持互動而做的善巧方便。

  「自渡→渡他」為先?或是「渡他→自渡」為先?這二說各有道理,自渡為先者自不待多說,渡他為先者其所持理由是:當一心利他之時,當下我見便漸次消融,此即不求自利而自利的大乘菩薩行。

  利他為先的理由在論點上來說似乎有理,但施行卻頗為不易,因為當自己禪觀自覺功夫都還脆弱不堪之時,卻硬要投入滔滔紅塵中,不要說想要利益眾生,連自己能否安身立命都有問題了。這也就是當今北傳佛教表面是滿興盛的,但真論及實證禪定者寥寥可數的原因所在。

  當然也不是一定非得證得多深的禪定、或是悟入多深的般若方能渡眾,重點是要渡眾之前起碼自己總要先能「立定腳跟」吧!好比見到有人落水,自己該不該跳下水救人,自己最清楚了。如果自己連狗爬式都不會就貿然下水救人,這真的是「找死」;雖然不一定要具有多高超的游泳技術,基礎的蛙式總該要有些實游經驗吧!縱然有此經驗,也要評估水勢、氣候、相對體型等因素做綜合評估,如此才有救出的相當把握。舉此例可能讓人有冷血的觀感,但卻很能對比「行者、渡眾」的相對關係。

  總結的說,要渡眾當然很好,但要在自己不被「拖下水」的前提下方能為之,否則菩薩道之說都只是「不甘寂寞、攀緣」的堂皇藉口罷了。

回應:aaa 2009-06-15 12:07:47 (IP:  ) T 2833_R 14 引 用
>>你能有此自覺的低聲道不是,在此給你鼓掌
非常感謝.
任何人想談論原始佛法我都歡迎.
不須要等我「低聲道不是」.

我在本網站開欄貼文是自己定的功課,
花五分鐘看完一篇文章,
寫一點心得,
算是學佛日記.
有沒有人看都隨緣.

印順導師:
佛經不是「越早越真,越晚越圓滿.」

越早越真:指全部都是佛說.
阿含經被寫成文字時,
佛陀滅渡快二百年了,
口耳相傳,內容難免有加加減減.

越晚越圓滿:指大乘佛教的發展,形成更多樣化的佛法.
佛法的發展難免會偏離原來的主題.
所以有人定出『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任何經論只要不合『三法印』,
都只是「方便法」(就算是阿含經也一樣).



>>以專精禪修的立場來論,弘法也算是打閒岔的行為之一.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都是一些不同教派的核心人物,
那些人平常就是在傳法,而且有很多信衆,只是還沒解脫.
在加入佛陀的僧團之後很多人很快的證得「阿羅漢」.
佛陀也希望那些人學成能幫忙弘法,分擔工作.
「阿羅漢」已經是無學,沒有所謂「打閒岔」.
以前弘法當然不像台灣現在,南北趕場辦法會.


回應:aaa 2009-06-15 12:33:06 (IP:  ) T 2833_R 15 引 用
003.佛陀的初轉法輪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當我在菩提樹下證知:我的解脫已穩固而不可動搖,這是我最後之生,此後我不會再有新的來生了。那時,我想,我所證知的緣起法與涅槃境界,深徹而難知難解,寧靜崇高而難證,而世人只欣樂『阿賴耶』,如果我教導他們這些真理,他們是不會瞭解的,只有徒增我的疲勞與困擾而已,我還是不說的好。

  比丘們!當大梵天王知道我這樣想時,他想:如來、正等正覺的心,已傾向於無所作為的不說法,這世界可就要亡滅了。

  於是,憂心的大梵天王以神通來到我面前,勸我說法。

  聽完大梵天王的勸進,我瞭解他對眾生的慈悲,遂以正覺者之眼,展望這個世間,看到各種不同根性與不同類型的眾生,就像池塘中的各種各色蓮花一樣,因此我答應了大梵天王,給那些願意張開耳朵的人,開啟一扇不死之門。

  於是,我開始考量,誰可以迅速體會這個法,選誰先說法好呢?第一位想到的是阿羅羅迦摩羅,但有位來自天界的眾生在空中告訴我,他七天前已經過世了。然後,我想到鬱陀羅摩羅子,但又有另一位天界的眾生告訴我,他也在前一天過世了。接著,想起了當初伴我出家,護持我苦修精進的五比丘。

  展開天眼,發現五比丘就在迦尸國波羅奈城郊的鹿野苑,於是,我就朝那兒走去。

  途中,遇見一位名叫優波迦的邪命派外道,他讚歎我容光煥發,並探詢我的師承與所修的法門。

  我告訴優波迦,我是超越所有眾生,無師自悟的解脫者。但這位優波迦外道,不相信地搖搖頭走開了。

  來到鹿野苑五位比丘處,他們遠遠地看我走來,相約不要對我熱情恭敬地迎接,因為他們認為我已經墮落不再精進修道了。然而,當我一走到他們面前,他們立刻忘了自己的約定,紛紛起身熱情恭敬地相迎,稱呼我為道友。

  我告訴他們,不要稱如來為道友,如來是正等正覺者,而我已經證得了不死之法,讓我來教他們這個法,透過實踐,他們也能自證解脫涅槃。

  五比丘質疑地問:『瞿曇!即使你勤修苦行,都還不能獲得超越常人的殊勝知見,更何況又回到以往多欲多求的生活,享受充分的飲食呢!』

  我告訴他們,縱情欲樂,是低下的凡夫行為,但無意義的苦行,也非聖道,兩者都是極端的二邊,修道者都不應當學。離開這兩個極端,有一趣向正覺解脫的中道,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正道』。

  接著,我詳細地教導他們,應當聽聞、思惟『苦、集、滅、道』等『四聖諦』:『苦聖諦』即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是不圓滿的,都是苦,總括為五取蘊之苦,這是世間苦迫不圓滿的真相;『苦集聖諦』即為貪愛,是苦迫不圓滿的形成原因;『苦滅聖諦』即是貪愛的止息,是苦迫不圓滿的滅除;『苦滅道跡聖諦』即是正見到正定的八正道,是滅除苦迫不圓滿的方法。

  聽聞、思惟此四聖諦,必導致開啟智慧之眼;得智慧;得清明;得覺了。
  又,我教導他們在聽聞、思惟四聖諦之後,當修、當證,當證、當成就。

  如果有人經『聞、修、證』三轉『四聖諦』,即共十二相的修證,還不能徹底得到正覺解脫,我就不會自稱是超越一切眾生的無上等正覺者了。」

  那時,當佛陀為五比丘說到這兒,五比丘中的拘鄰憍陳如,當下遠塵離垢,得法眼清淨,證入了初果。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雜阿含第三七九經》、《相應部第五六相應第一一經》,《增壹阿含第二四品第五經》。

  二、與「佛陀的修學歷程」一樣,佛陀的初轉法輪,為佛陀的首次教化,其內容對佛法的修學者,也應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值得特別注意。

  三、佛陀初轉法輪的內容,相信應該是包含了「八正道」與「四聖諦」兩者的,那也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體證的內容。若就修學佛法的理論與實踐兩大方向來看,「四聖諦」是緣起法理則的展現;「八正道」則是修行實踐的內容與次第。另就內容的含攝與開展來看,「八正道」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主要內容;而「四聖諦」又是八正道中「正見」的主要內容,兩者相依相攝,是佛法簡要而卻完整的內容。

  四、「世人只欣樂『阿賴耶』」一句,引義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菩提比丘之英譯本。其中,「阿賴耶」一詞,原英譯為worldliness,但譯者在其註解中,特別說明此字的巴利語原文為aalaya,英文中難有完全相當的字可譯。其實,不只英文如此,中文也不容易找到涵義完全相當的譯詞可用。以下引印順法師的一段解說,或稍可意解:「釋尊感到佛法太深,不想說法,問題在『眾生樂著三界窟宅』。在《相應部》中,作『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心]阿賴耶』(說一切有部加『愛阿賴耶』)(按:印順法師乃引《成唯識論》『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槱阿賴耶』而作此說,參照《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第三八頁,《大正大藏經》第三一冊第一五頁上)。阿賴耶aalaya,譯義為窟、宅、依處、藏;在《阿含經》裏,也是愛著的一類。聯想到四諦中集諦的內容,是:『(愛),後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愛、樂、欣、槱、貪、阿賴耶,以不同名字(約義多少不同)而表示同一內容,這就是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五頁)依此可知,此處「阿賴耶」一詞所指,與後來印度佛教後期「唯識思想體系」中的「第八阿賴耶識」,有所不同。

  五、邪命派外道,意為「謀生計的修行人」,亦即不以乞食為生,而以醫藥、觀星象、巧言、占卜為生,為佛陀時代六師外道之一派,末伽梨拘舍梨為其有名的長老。(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二六四二至二六四三頁)



回應:aaa 2009-06-15 17:43:19 (IP:  ) T 2833_R 16 引 用
佛陀初轉法輪的內容,相信應該是包含了「八正道」與「四聖諦」兩者。
還沒談到『緣起無我』。
『緣起性空』是到『中觀』才有。

回應:aaa 2009-06-16 06:45:15 (IP:  ) T 2833_R 17 引 用
004.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遊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果園中。

  這天,有一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來芒果園拜訪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建議佛陀說:「世尊!那爛陀是一個繁榮富裕的城市,人口眾多,世尊如果能要一位比丘,在大眾面前展現神通,那麼,我們那爛陀城的人,一定會更加地敬信世尊。」

  佛陀回答說:「堅固!我從來不教比丘們對任何在家人展現神通,我只教導他們遠離喧囂,寧靜地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過失,則當自我舉發,懺悔改過。」

  然而,這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還是再三地請求佛陀要比丘們為民眾展現神通,以爭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與佛弟子們在這人口眾多的城市弘揚佛法,利益更多的人。

  佛陀再三拒絕了,並且說明為何不願意以神通來宣揚佛法的理由。佛陀說:「堅固!我可以以三種自己的親身體證來作教化: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誡神通。

  什麼是神足神通?神足神通就是能變化出許多化身,能隱身、穿牆、入地、水上行走、空中飛行、身出煙火、直達梵天等等的超常能力。

  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歸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說:『太稀有神奇了!我見過比丘能現無量神足神通,他可以直達梵天,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是啊!確實有一種這樣的明咒,可以讓人有神通力。那位比丘就是依著這樣的明咒而現無量神通的。』

  像這樣,不但沒有達到宣揚正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為一種誹謗呢!所以,依我的觀察而深知展現神通變化的缺失,所以不喜歡、不重視,並且拒絕以這樣的目的展現神通。

  什麼是他心神通?那是不必別人告知,就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超常能力。

  同樣地,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歸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說:『太稀有神奇了!我見過比丘能展現他心神通,知道別人心中在想什麼,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是啊!確實有一種這樣的咒,可以讓人有他心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著這樣的咒,而知道別人心中在想什麼的。』
  這樣,是不是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成為一種誹謗呢!所以,依我的觀察而深知展現神通變化的缺失,因而不喜歡、不重視,並且拒絕以這樣的目的展現神通。

  以這樣的緣故,我不教比丘們現神通變化,只教他們寧靜地去思惟佛法;舉發自己的過失,而不現自己的成就,這就是我比丘弟子們的神足神通與他心神通。

  什麼是教誡神通?例如對比丘作這樣的教誡:『你應該這樣思惟,不要那樣思惟;意念應該這樣,不要那樣;應該捨離這些,而到那邊安住。』

  像這樣為他說法,內容純正,義理清淨,可以令人修行圓滿。這樣的教誡、說法,讓在家長者、居士們聽了以後,真正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引發他們對正法的信心,進而有意願出家修學,成就三明解脫,這就是我比丘們的教誡神通。」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阿含第二四堅固經》、《長部第一一堅固經》。另,有關世尊的「三種教化」,參考《雜阿含第一九七經》(作「三種示現教化」)、《長阿含第一大本經》(作「三事教化」)、《中阿含第一四三傷歌邏經》(作「三種示現」)、《增支部第三集第六○經》(作「三種神通」)。

  二、神通,是禪定修學成就後,開發出來的超常能力,最讓一般常人感到神奇而具吸引力了。然而,佛陀所要教導我們的,是煩惱的徹底止息與生命的解脫,這不是神通所能成辦的。如果依據《雜阿含第一二一二經》、《中阿含第一二一請請經》、《相應部第八相應第七經》的記載,一群五百位比丘的解脫者中,慧解脫阿羅漢的數目高達三百二十位,占百分之六十四之多。而慧解脫阿羅漢,依《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七○經》說,是沒有神通能力的解脫者,與之相當的《雜阿含第三四七經》則說,是沒有初禪以上禪定力的解脫者,不會初禪定,必然沒有神通。由此可知,神通與解脫沒有必然的關係了。

  三、利用神通或神蹟來拓展佛教,似乎是一個好點子,即使在今天,恐怕都還不免有人會這樣認為。其實,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曾經明確地拒絕了。當時的婆羅門教,非因計因,流行咒術咒語,講求神通神蹟,如果佛教的開拓,也隨一般人投其所好,搶搭這樣的列車,因地不正,如何能引入純正的佛法呢?佛陀評估這樣的方法是弊多於利,所以不願意以神通來宣揚佛法,也不要出家比丘們以神通來吸引人們。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一般人仍然對神通與神蹟趨之若鶩,基本上與佛陀時代相差不多,想要以展現神通來開拓佛教的版圖,恐怕仍然不得其要,反而模糊了純正佛法的訴求,終究會得不償失。

  四、教誡神通,與神足神通、他心神通是不一樣的,這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超自然、無礙自在、神秘不可思議的神通。依佛陀的解說,這是經由諄諄教誨,有次第地引導修學正法,然後通達徹底止息煩惱與解脫的,本來與神通無關,但就從其能引導一位凡夫成為解脫聖者的巨大變化,以及能以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萬……的輾轉傳授而改變、造福無數人來看(參考故事第五〈能成就無量福道的教誡教化〉),那麼,教誡也算得上是另類神通,所以被稱為「神通」就不奇怪了。



回應:aaa 2009-06-16 07:04:46 (IP:  ) T 2833_R 18 引 用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印順導師也指出今天的一些修行者也有同樣的通病.


印順導師說明了如何以兩種方法,來勘驗學者的言行是否符合佛法:
(一)所說與佛法的根本義理是否相合?
(二)行為表現是什麼樣子?

「若光談修行或勸人作善,一般宗教也會啊!如以神通來建立佛教,外道也有神通,那佛教就和外道一樣了!
現在的人,稍微有一些修行,就說前生後世、說神通,這不是真正的佛法。從佛陀證悟、說法的史實來看,佛世尊不是那樣的!雖然佛的身、語、意三業都可以教化,但是佛法的重點是教誡輪──用語言來引導你、啟發你,使你向上。」


回應:aaa 2009-06-16 21:51:38 (IP:  ) T 2833_R 19 引 用
005.能成就無量福道的教誡教化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一位名叫「傷歌邏摩納」的婆羅門來拜訪佛陀,對佛陀說:「瞿曇大師!我們婆羅門自己從事獻供祭祀,也教人家獻供祭祀,這樣,大家一起祭祀,一同得福。因為有無數的大眾,都能一起從祭祀中得福,所以,祭祀是一種得福無量的行為。然而,尊者瞿曇!不論原來是哪一種種族的人,一旦出了家成為沙門,就只是在調伏自己、安頓自己,讓自己一個人得到成就而已,所以,沙門出家只是為了個人之福的行為。」

  「婆羅門!你雖然這麼認為,但是,且讓我問你一件事:如來為人宣說證悟涅槃的修行方法,勸勉他人也同樣地來修學、同樣地證悟,這樣為他人說法,他人再為他人說法,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的輾轉傳播開來,讓許多人也能得以修學成就,婆羅門!你對這樣的事實怎麼說呢?你想想看,像這樣的出家修行,只是成就一己之福呢?還是造就許多人無量福道的行為呢?」

  「瞿曇大師!如果是這樣,那出家修行,應該也是造就無量之福的行為。」

  這時,在一旁執拂塵侍佛的尊者阿難,接下去問難傷歌邏婆羅門:「婆羅門!那獻供祭祀與出家修行這兩種行為,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呢?」

  被尊者阿難這麼直接一問,傷歌邏婆羅門一時之間,竟難以回答,只能答非所問的說,佛陀與尊者阿難都是他所推崇、所讚歎的人。

  尊者阿難當然不接受這樣的答案,就又繼續追問。
  但任憑尊者阿難再三的追問,傷歌邏婆羅門依然答非所問。

  最後,還是佛陀出面為他解圍,引導傷歌邏婆羅門一面思考、一面回答。佛陀問傷歌邏婆羅門說:「婆羅門!最近國王在王宮所召集的會議裡,大家都談些什麼呢?」

  「瞿曇大師!最近大家談到,以前比丘人數較少,沙門瞿曇制訂的戒律也不多,卻有許多能展現神通的比丘,現在比丘人數增多了,沙門瞿曇所制訂的戒律也增多了,反而能展現神通的比丘少了。瞿曇大師!這就是最近王宮集會中,大家的話題。」

  「婆羅門!神通有三種: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誡神通。……(原文對三種神通的解說內容,與〈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裡所摘錄的相近,此略)婆羅門!你認為這三種神通中,哪一種是最殊勝奧妙的呢?」

  「瞿曇大師!這三種神通中,神足神通、他心神通,都是修得的人自己受用,對我這種不會那些神通的人來說,感覺起來就和幻術的性質差不多,而教誡神通明確地教導人們應當這麼做,不應當那麼做,這是我所能理解與接受的,而且,教誡神通能輾轉傳授,造福許多人,所以,瞿曇大師!這是三種神通中,最殊勝奧妙的一種了。」

  講到這裡,傷歌邏婆羅門完全放下最初對佛陀與出家眾的輕蔑態度,以及無法面對尊者阿難問難的渾沌,轉而明確地肯認佛陀具有三種神通的能力,信受佛陀鼓勵人們「應當成就這三種神通」的教說,也就是說,間接地肯認了出家修行是優於祭祀的。

  於是,傷歌邏婆羅門誠心地讚歎佛陀對他這番善巧的引導與開示,進而恭敬地對佛陀說,從即日起,終生歸依佛、法、僧伽,為在家佛弟子。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三集第六○經》、《中阿含第一四三傷歌邏經》。

  二、祇樹給孤獨園,有時也簡稱為祇園,或祇園(洹)精舍。「給孤獨」為舍衛城長者須達哆的外號,那是因為他好善樂施,經常布施給孤獨可憐人的緣故。祇樹,是當時憍薩羅國祇陀太子所有的林園簡稱。相傳須達哆長者聽了佛陀的教說,十分感動,得知佛陀在舍衛城尚無安居處後,經徵詢佛陀的同意,找到了位於舍衛城南郊祇陀太子的一片林地,以重金購買,建造了頗具規模的大精舍,供佛陀及僧眾安住,此即祇樹給孤獨園。(參考《中阿含第二八教化病經》)

  三、傷歌邏婆羅門起初對出家眾只是「自了」的印象,恐怕從來都一直存在部分國人的觀感中。不過,台灣近年來在印順法師倡導「人間佛教」的影響下,這種對出家人的刻板印象,終於有了正面的改變。人們看得到出家眾的參與社會關懷,以及在各類關懷中,帶給社會大眾的正面影響。然而,如果真要達到本則故事所呈現的深徹內涵,亦即以「教誡神通」引導大眾進入佛法第一義的修學,以成就無量福道,恐怕還要有所努力吧。

  四、傷歌邏婆羅門一開始與佛陀的對話,隱約地讓我們感受到,印度社會當時的主流價值對出家眾的輕蔑態度。這種情況一如故事第一九〈耕一種不一樣的田〉中,耕田婆羅門邀佛陀一起下田耕作的譏諷態度。今天,社會的分工較細,「服務業」的需求比重增加,以直接從事生產為主流價值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這當然有助於改變人們對出家眾的負面態度。不過,如果有人把出家當成三百六十行以外的一行,以「服務業」視之,是否妥當呢?從本則故事來看,當然不妥!因為包含「自證」與「化他」的「教誡神通」,才是出家眾最可貴的無價之處。

  五、為什麼在三種神通中,「教誡神通」是最殊勝奧妙的呢?傷歌邏婆羅門所持的理由很特別,也很有道理。能夠穿壁飛天,能夠知道別人心裡想什麼,聽起來很稀奇,實際上也應當很稀奇,只不過對一般沒有這些神通能力與經驗的人來說,實在是無法理解的。在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對這類神通的觀感,其實還和看魔術表演差不多呢!正所謂「外行的看熱鬧」嘛!即使確實知道這是神通,那又如何?還不是遙不可及,不會的人照樣不會,沒有辦法分享。所以,這可以算是標準的「個人之福」了。只有透過教誡神通,有次第地為人解說,循循善誘,才能將別人教會,而造福眾人,成就無量福道。另外,為何教誡也能稱為神通?其實這裡說的神通,應該是重於教化的,如故事第四〈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中,按語一與按語四的比較說明。

  六、依本則故事,我們或許可以大膽地作這樣的解讀:佛陀對佛法的修學者,不論是出家、在家,都是以教誡神通,成就無量福道為期許的。這樣,成就無量福道的精神,豈非大乘菩薩利他的先驅?

  七、另,《增支部第四集第一六○經》中說到,能「傳阿含,持法、持律、持夷摩(本母,即法與律的實踐綱目)」的多聞比丘,如果只顧自己憶持而不為他人講說,那麼,這將是「令正法忘失、隱沒」的四種情況之一。反之,如果這樣的多聞比丘又願意為人教授、教誡,那麼就不會因為他的過世而斷絕了經的根本,正法也得以久住世間。



回應:aaa 2009-06-17 07:50:20 (IP:  ) T 2833_R 20 引 用
>>「瞿曇大師!我們婆羅門自己從事獻供祭祀,也教人家獻供祭祀,這樣,大家一起祭祀,一同得福。」

祭祀,火供都是婆羅門的儀式,
現在卻變成佛教儀式.

印順導師:
佛教吸收婆羅門教的糟粕(祭祀)演化成密教.
婆羅門教吸收佛教的精華(義理)演化成印度教.

佛教最後在印度消失.
印證了佛教的義理:無常.
無常不是無緣無故的消失或出現,
而是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

回應:aaa 2009-06-17 14:43:47 (IP:  ) T 2833_R 21 引 用
006.如何知道聖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比丘們!尚在修學而無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過觀察驗證,知道那已經全然正覺的如來呢?」

  「世尊!您的教導,是我們瞭解法的根源,請為我們說吧!我們當會記住不忘。」

  「比丘們!你們可以從眼睛看、耳朵聽兩方面來觀察驗證。因為,全然正覺者的言行,

  必然無任何污穢;
  必然不會時而明淨,時而雜染的間雜情形;
  必然是一向潔淨,而非暫時的潔淨;
  必然無自滿傲慢之類的過失顯露,不論是出了名之前或之後;
  必然是自然流露正行,而不是因為顧忌、害怕什麼才自制;
  必然因內心全然斷除欲貪而展現離五欲,不論是與僧團共住或獨住;
  必然不會鄙視嫌棄任何他所教導的學生,不論他修的好不好。

  除了眼見、耳聞的觀察驗證之外,還要再進一步當面詢問,以確認以上諸點。一位全然正覺的如來,面對以上諸點的當面詢問,必然會一一予以肯定的回答,因為這些都已經成為如來的風範與特質,雖然如來並不會特別地去展露它。

  比丘們!學生應親近能這樣說法的老師:
  對法以層層深入來教導;
  跟他學習的學生會越來越受人尊敬;
  能以善惡對比呈現的完整方式教導;
  使學生得以從明確的教導中,生起對正法的現證慧,達成證果,乃至於解脫──如來教導的目標。

  這樣,學生就能對全然正覺的如來,對如來善巧教導的正法,對僧伽修行的正道生起淨信。這樣的淨信,對別人有關佛、法、僧伽是否究竟的質疑,能很有自信地給予肯定的回答。

  比丘們!任何人只要能根據以上所講的各點來觀察驗證,就能堅固地建立對如來的淨信,不為其他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等任何人所動搖。

  比丘們!這就是根據法的觀察驗證,知道他已經是全然正覺的如來。」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部第四七思察經》、《中阿含第一八六求解經》。

  二、有人認為,只有解脫者才能辨別解脫者,只有佛陀才能知道佛陀。但從這個故事來看,並非是這樣的,反而要沒有他心神通的人,根據佛陀的風範與特質,透過眼睛與耳朵的觀察、驗證、辨別確認出來。

  三、透過跟隨佛陀學習,從親自體證法而證得果位(初果以上),為檢證佛陀是否究竟的條件之一。但對尚未能證得果位的一般人來說,依照故事中佛陀所舉各點的精神,並以經教中對初果以上聖者所描述的風範與特質來檢證,還是有機會分辨出聖者的。



回應:aaa 2009-06-17 18:44:56 (IP:  ) T 2833_R 22 引 用
八正道中以「正見」為首,
「正見」要以智慧做為選擇判别的依據.


「比丘們!你們可以從眼睛看、耳朵聽兩方面來觀察驗證。因為,全然正覺者的言行,
  必然無任何污穢;
  必然不會時而明淨,時而雜染的間雜情形;
  必然是一向潔淨,而非暫時的潔淨;
  必然無自滿傲慢之類的過失顯露,不論是出了名之前或之後;
  必然是自然流露正行,而不是因為顧忌、害怕什麼才自制;
  必然因內心全然斷除欲貪而展現離五欲,不論是與僧團共住或獨住;
  必然不會鄙視嫌棄任何他所教導的學生,不論他修的好不好。


>>R18
印順導師說明了如何以兩種方法,來勘驗學者的言行是否符合佛法:
(一)所說與佛法的根本義理是否相合?
(二)行為表現是什麼樣子?


《增支部第四集第一九三經》
佛陀:「跋提!
   不要只因為那是多數人的主流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古老口傳的吠陀,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有完整傳承者的教說,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經典,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推理,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理性思惟,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深思所成的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憑著教說者的權威與好口碑,就對他所說的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這位出家沙門是我的老師,就對他所說的信以為真。
   跋提!一件事只要做了以後,會有不善的、有罪過的、智慧者所譴責的結果,或者會有所執著,因而引發出無益之苦的,跋提!那就是應當捨離斷除的。」



回應:aaa 2009-06-18 08:40:29 (IP:  ) T 2833_R 23 引 用
007.聖者的恬靜淡泊性格

  佛陀晚年,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僧眾,跟隨著佛陀修學。

  有一次,大約有僧眾二千五百人跟隨著佛陀,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名醫耆婆的菴婆羅園中。

  一個月圓夜晚,摩揭陀國阿闍世王與宮女眷屬、將相群臣們,正在宮中聚會。阿闍世王一時興起,點名皇后、太子與群臣,要他們說說看,在這樣美好的月圓夜裡,應當做什麼好。

  皇后提議,來欣賞宮女們跳舞歡唱。
  太子優陀耶提議,應與將士們共謀如何討伐不順服的鄰國。

  接著有六位大臣,分別起來介紹當時有名的沙門六師,以及他們的思想,建議國王去聽他們說法。

  對這些提議,阿闍世王都沒反應。

  最後,名醫耆婆告訴國王,佛陀與二千五百位僧眾,正住在他的菴婆羅園裡,建議國王前往拜見。

  阿闍世王一聽到去見佛陀,心動了,接受了耆婆的建言。

  國王的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接近了耆婆的菴婆羅園。突然,阿闍世王驚恐萬分地停下來,環顧四周,質問耆婆道:「我忠誠的耆婆啊!莫非你要謀害我?莫非你敢欺騙我?我忠誠的耆婆啊!莫非這是你引我入敵營的圈套?否則,哪有一個二千五百人的僧眾住處,沒有任何聲響,連個打噴嚏、咳嗽的聲音都沒有,怎麼可能!」

  「大王!我不敢欺騙您,也沒有通敵設計陷害您,那是這些修行沙門的常態。他們常樂閑靜,所以沒有聲響,請國王放心前進,前面就到了。」

  國王來到了菴婆羅園外,下車步行入園內,洗腳,進入講堂,默默地環顧寂靜的四周,滿心歡喜,自言自語地說:「這麼多沙門寂然靜默,止觀具足!但願我太子優陀耶也能修到這樣的成就。」

  於是,阿闍世王向前禮敬了佛陀,然後提出他對沙門六師每一派思想中,有關於業報說法的疑惑。原來,阿闍世王對自己弒父奪取王位的行為,始終忐忑不安,不知道以後會有什麼業報。

  經過佛陀詳細的解說,阿闍世王清楚了,終於對他的惡行,再三地在佛前懺悔,也得到佛陀的安慰。此時,阿闍世王對佛陀完全信服了,放下一國之尊的身段,頂禮佛陀,然後安靜地坐在一旁,聽聞佛陀的教導。

  佛陀說法告一段落後,阿闍世王於佛前自說,即日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終生遵守五戒,成為一位在家佛弟子。

      ※        ※        ※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境內遊化。

  這一天,佛陀一行人來到一個叫伊奢能伽羅的婆羅門村落,當晚就在村外的樹園中過夜。

  隔天,村裡許多人知道了佛陀的住處,紛紛慕名前來。

  他們各自準備了許多食物,來到佛陀所住的樹園外,爭先恐後地搶著第一個供養佛陀和隨行的僧團。因為互不相讓而大聲爭執,使得樹園附近一片吵雜。

  聽到了這樣的吵雜聲,佛陀問侍者那提迦尊者「為什麼外面有那麼多人高聲喧嚷?好像漁夫爭相捕魚時的吆喝。」

  「世尊!外面來了許多村裏的王族與婆羅門長者,他們正吵著由誰先供養世尊。」尊者那提迦回答。

  「我不求名聞利養,不必給我名聞利養。那提迦!我已隨時充滿著出離、遠離、寂靜、正覺之樂,不必求就毫無困難地自然流露,我怎麼還會需要名聞利養之樂呢?你們還沒辦法做到這樣,天界眾神也沒辦法做到,才會好於名聞利養之樂的追求!」

  「世尊!且接受他們的供養吧,世尊!現在正是時候。世尊!您所到之處,不論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鄉下地方,都有人們為您而來。世尊!這就像天空的烏雲,隨著密集而下雨,雨水隨即流向低處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世尊有清淨戒德、無上智慧的緣故。」

  佛陀再次表示了不需要名聞利養,不需要這麼多人供養飲食,並且對那提迦尊者說:「那提迦!我看到此處有兩位比丘,因為有太多美食供養了,吃得腹滿氣喘,連走路都困難。那提迦!我還看到許多比丘有了美食供養後,四處遊蕩,著於聚會之樂。像這類的長老比丘,是不能自然湧現出離、遠離、寂靜、正覺之樂的。

  那提迦!污穢不淨的大小便,是從美好飲食來的;憂、悲、惱、苦、愁,是從對於飲食等種種的貪愛而來的;勤於大小便等不淨觀的修習,就會對飲食等所認為美妙的種種,生起厭離想;善於觀察愛染五蘊的生滅、六根認識境界的集滅,就可以生起厭離想;樂於修習遠離獨處,就可以厭離群聚之樂。因此,那提迦!應當學習於愛染五蘊,觀察其生滅無常;於六根認識境界時,觀察其因緣的聚散變化;應當樂於遠離,遠離人群勤於精進修學,應當這樣學!」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長阿含第二七沙門果經》、《長部第二沙門果經》、《增壹阿含第四三品第七經》,後段取材自《雜阿含第一二五○經》、《增支部第五集第三○經》、《增支部第六集第四二經》、《增支部第八集第八六經》。

  二、樂於寂靜,是佛法修學的一大特色,雖然這與禪定的修習關係密切,但也不只限於禪定修習的,平常對自己心念覺察與反省的鍛鍊,安靜的環境也較吵雜的環境有利。尤其在進行一些深入的思惟與理解,或細微處的覺察時,甚至連一般人覺得柔順平和的音樂,都還嫌吵雜多餘呢!

  三、時下一般慶典場合,總要營造一個熱鬧的環境,提供許多感官上的刺激才算,就連有些教內的活動,也不能免俗於排場與聲勢的熱鬧。本則故事告訴我們,佛陀與聖者們不是這樣的,反而是安於寂靜無聲的恬靜,由「出離、遠離、寂靜、正覺」而自然湧現沒有染著之樂。

  四、故事之末,佛陀教導尊者那提迦,當勤於在自己五蘊、六觸──六根認識境界時,觀察生滅、集散的無常,以生起厭離來對治貪愛染著,再次感受到在佛法的修學中,依於五蘊、六處而修的特點了。

  五、遠離,是鼓勵遠離人群的喧鬧、群聚取樂,以勤於道業的精進修學,這與離群索居,獨學而無善友不同,否則,也不用有二千五百人共住於菴婆羅園的僧團了。至於二千五百人,會不會只是個象徵性數目,不容易考證,不過,表示人數眾多,則應當是可以確定的。



回應:lz 2009-06-18 09:05:32 (IP:  ) T 2833_R 24 引 用
為何羅漢不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因為修行者只是越來越了解
回歸真實的自己而已
所以並不是得到什麼

也許這麼說也不太對
因為有染心的人可能另外又作別解

請各方善士多多指教了

回應:aaa 2009-06-18 09:15:08 (IP:  ) T 2833_R 25 引 用
>>『他們各自準備了許多食物,來到佛陀所住的樹園外,爭先恐後地搶著第一個供養佛陀和隨行的僧團。因為互不相讓而大聲爭執,使得樹園附近一片吵雜。』

為什麼他們要爭著第一個供養佛陀和隨行的僧團?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了。


《增壹阿含第二三品第一經》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這天,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盛裝前往禮見佛陀,請求佛陀及僧團能在舍衛城住上三個月,接受他的供養。佛陀默許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宮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講堂,並要求朝中的大臣們,也一起發歡喜心供養。

  在一次飲食供養後,波斯匿王對佛陀說:「世尊!我曾經聽世尊說:布施給畜生,可以得到以百計的福報,布施犯戒人為千,布施持戒人為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億,布施向須陀洹則難以計算,更何況是須陀洹以上的聖者了。我今天供養了世尊及眾比丘僧,因此,所獲得的福報與功德,應當是難以計算的。今天,我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了。」
..........

佛陀:「生死輪迴長遠得難以計算,以致在那麼長的時間中,再多的福報都會被耗盡,不留一絲一毫。所以,大王!不要說:今天我作福已經功德圓滿,你應當說: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為,都要趣向解脫,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報,但求能得到長遠無量的安樂。」



回應:aaa 2009-06-18 09:21:27 (IP:  ) T 2833_R 26 引 用
>>『回歸真實的自己而已』

沒有所謂的『真實的自己』.

開悟是破『我執』.
『緣起無我』.
證到『阿羅漢』怎麼還會有一個『回歸真實的自己』?

回應:aaa 2009-06-18 11:23:02 (IP:  ) T 2833_R 27 引 用
>>R5
002.『佛陀的修學歷程』有幾點要補充.

宇井伯壽的『佛教泛論』

釋迦族的國家,是在憍薩羅國的勢力範圍之內,然而世尊之出家,果 真是與政治態勢有關?或否?仍無法知曉。不過,由於是在勢力範圍之內,在文化方面受憍薩羅國文化的影響以及受它誘導,並不是不可能。憍薩羅之地即相當於奧義書時代的毗提訶(Videha)國之故地,毗提訶國中有遮那卡(Janaka) 王,其宮廷中有諸如耶吉惹瓦提雅(Yajnavalkya)等《奧義書》中的重要哲人出入,受王之護持;因此,繼承不少奧義書文化 的遺風,而釋迦族必也多少領受了幾分。被稱為古佛教經典的《阿含經》中,所以多多少少能看到佛教教理中有奧義書思想之痕跡,可能是緣於此 吧!然而就世尊之一生而觀,佛教中所說的,並不只是由這些文化發展出而已,而是出家後的世尊自覺自得的。

........

其後至鹿野苑,對苦行時的同伴五比丘 (bhikkhu) 初轉法輪,此為教說之最初宣講,這也是僧伽(samgha)成立之肇始。後世以此為「鹿苑阿含(agama)之說法」期,但實際上所謂阿含,應是指將佛 四十五年間的說法加以憶持、受持、傳承而整理的法。在鹿野苑的短期之間,度化弟子六十餘人,佛陀之名聲遂傳播開來,而佛陀又派遣此六十人至各地傳揚佛之教法。此乃正法之弘佈,同時也是僧伽擴大其包含性之具體化。



回應:aaa 2009-06-18 14:23:35 (IP:  ) T 2833_R 28 引 用
邱敏捷請教印順導師問題


第一是《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印老所說的:「『大乘佛法』說:『依 於勝義』,『依無住本立一切法』;或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 故涅槃』,含義雖可能不同,而以『真常』為依,卻是一致的。」這「真 常」是什麼?

印老說:大乘佛法其實還執著一個不虛妄的、不生不滅的、不來不去 的「真常」──「法執」。



第二個問題是《修定修心與唯心‧祕密乘》中所提「心性本淨」的問 題。

印老說:說一切有部的經典裡面沒有「心性本淨」四個字,但是別人 如此說,他也解釋「心性本淨是無記心,無記心不是善、不是不善」。對 愚癡眾生不便說「心性本淨」不是佛說,「心性本淨」是不了義。無記性 不是善,也不是惡的。


回應:aaa 2009-06-18 16:34:14 (IP:  ) T 2833_R 29 引 用
008.佛陀如何面對謾罵

  有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來了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因為不滿他的哥哥隨佛陀出家,所以就當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辭,十分氣憤地謾罵佛陀。

  佛陀靜靜地聽完這位年輕婆羅門的謾罵發洩,然後才反問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說:

  「婆羅門!你有沒有親朋好友來你家拜訪的經驗?」
  「有啊,瞿曇!那又怎樣?」
  「婆羅門!你曾經準備餐飲,來招待那些到訪的親朋好友了嗎?」
  「有啊,瞿曇!」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吃你準備的餐飲,那你所準備的餐飲,最後會歸誰?」
  「瞿曇!如果他們沒吃,那些飲食當然還是歸我啦。」
  「這就對了,婆羅門!你來我面前,對我粗言惡語,侮辱謾罵,我都沒接受,那你剛才那些粗惡謾罵,最後又歸誰了呢?」
  「瞿曇!雖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經給你了。」
  「婆羅門!沒有我的接受,何來你的給予?」
  「瞿曇!那你說說看,什麼是接受?什麼是給予?什麼不是接受?什麼不是給予?」

  「婆羅門!如果你罵我,我反過頭來回罵;你對我動怒,我也回過頭來對你動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鬥我,我反鬥回去,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給予。反之,如果不以謾罵回應謾罵;動怒回應動怒;拳頭回應拳頭;爭鬥回應爭鬥;這就沒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給予。」

  「瞿曇!我聽以前我們有德行的婆羅門長老說,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在面對別人的怒罵侮辱時,是不會生氣,也不會動怒的。而今,你生氣動怒了嗎?」

  這時,佛陀回答說:
  「瞋恚永斷的人,還有什麼事會讓他起瞋心的呢?
   你應當瞭解:
   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
   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
   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
   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
   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
   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
   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
   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
   如果有人認為這樣的人是傻瓜,
   那不過是個不懂正法的無知者。
   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
   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
   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
   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
   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
   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
   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御師,
   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一一五二經》、《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別譯雜阿含第七五經》。

  二、故事的發生地,《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作「王舍城竹林栗鼠養餌所」。但考量憍薩羅國為雅利安人為主的城邦,婆羅門勢力較大,對佛陀尊重度也許較差,發生婆羅門罵佛陀可能性較高,所以採用《雜阿含第一一五二經》與《別譯雜阿含第七五經》所記載的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主角年輕婆羅門的名字,《雜阿含第一一五二經》作年少賓耆迦;《別譯雜阿含第七五經》作摩納卑嶷(依《佛光大辭典》第六○七四頁,「摩納」有特別指青年婆羅門的意思),《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作婆羅墮婆闍婆羅門。雖然人物、地點記載有些分歧,但故事主要內容,三部經的記載是一致的。

  三、《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經文一開始,出現兩位名叫婆羅墮婆闍的婆羅門,讓人讀來不知所以。依其英譯本的註解說明,罵佛陀的是弟弟婆羅墮婆闍,跟隨佛陀出家的是哥哥婆羅墮婆闍,弟弟與哥哥都叫婆羅墮婆闍之故。

  四、關於婆羅墮婆闍婆羅門,《雜阿含第一一五四經》還記錄了另一個版本:經中說他不但對佛陀口出惡言,還動手抓起一把土,往佛陀身上撒去。但可能是他已經怒火攻心,頭腦不清楚了,也沒發覺自己是站在下風處,結果不但土沒撒到佛陀,逆風一吹,還撒了自己一身,成了動怒者現世報的最佳寫照,也與本則故事說的「反歸自己」一樣。

  五、人一旦動怒,就難以冷靜,往往因此而失去理智,把學來的佛法道理忘光光,結果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來。同時,一發起怒來,第一個身心受怒火煎迫的,必然是動怒者自己,真所謂「未得傷人先傷己」了。所以,動怒真的是一件划不來的傻事。

  六、怎樣才能不動怒呢?對我執、我見未斷的人,要不動怒是非常難的。故事中佛陀舉了「調伏」這個大原則。調伏的落實,就是對治錯誤心態與行為的實踐,亦即將「過」與「不及」處,調整回來。當然,在調伏與對治之前,應當先建立「動怒是不對的」、「動怒不是我的佛法修學目標」之類的堅定信念──正見,否則,調伏與對治是無從啟動的。



回應:aaa 2009-06-18 22:26:37 (IP:  ) T 2833_R 30 引 用
《雜阿含第一一五四經》還記錄了另一個版本:經中說他不但對佛陀口出惡言,還動手抓起一把土,往佛陀身上撒去。但可能是他已經怒火攻心,頭腦不清楚了,也沒發覺自己是站在下風處,結果不但土沒撒到佛陀,逆風一吹,還撒了自己一身。

口出惡言,撒一把泥土,
都還好.

對方拿棍子了,
最好趕快跑.


《南傳法句經》【惡品第(126 偈頌)】

給孤獨園附近有位證果的諦舍長老,十二年來一直都到一個珠寶商的 人家去托缽,珠寶商的太太照顧諦舍長老如自己的兒子一般。有一天,諦舍長老又到珠寶商的家裡去托缽,此時珠寶商正在切肉,適巧波斯匿王派人送來一顆大寶石要請珠寶商做修飾,珠寶商誠惶誠恐,趕忙放下手上的刀子,用沾滿腥肉味兒的雙手接過寶石放別盤子裡,方才進入裡面洗手,準備立刻工作。此時珠寶商家裡養了一隻漂亮的白鷺鷥,聞到肉的味道,就把那顆染著腥肉味的寶石當作肉,一口吞到肚子裡去了──諦舍長老一個人在店裡頭看得仔細。

  珠寶商洗完手出來不見了寶石,很著急,家裡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問過了,沒有人看見那顆寶石,也沒有人拿過那寶石;於是,珠寶商很生氣的告訴太太:「一定是長老偷了那顆寶石。」太太趕緊道:「你千萬不 要懷疑長老,他在我們家出入十二年,我從未發現他有任何缺點。」

  可是寶石還是遍尋不著,珠寶商情急之下,直截了當質問長老:「你有沒有拿我的寶石?」「居士:我沒有拿。」「這裡除了你,沒有人來過,你沒拿會是誰拿的呢?還給我吧!」 

  諦舍長老始終否認他拿了寶石,也不說出寶石的下落。珠寶商告訴太太:「店裡除了他沒有別人,一定是他拿的,我看不拷打他,他是不會承認的。」太太很著急地為長老辯白,她始終相信長老不會犯戒,也一再阻止丈夫對長老做出不恭敬甚至是逼迫性的行為。 

  但是國王的寶石丟了,如何對國王交待呢?想到國王一定會治他重罪──甚至是死罪,他就不寒而慄。珠寶商心亂如麻,急得喪失了理智,他一意認定除了長老,不會有人拿走寶石,因為當時只有他在。於是他將諦舍長老吊起,拿一根棍子打得長老身上遍體鱗傷,鮮血溢流。此時白鷺鷥 聞到鮮血的味道又趕過來要啄長老,珠寶商餘怒未消,一腳將白鷺鷥踢開,一時用力過猛,白鷺鷥跌跌撞撞地倒在一旁,拍了幾下翅膀就不動了。

  此時諦舍長老才說道:「居士:請將我鬆綁,看看白鷺鷥是否死了?」「你也會跟他一起死的。」「喔!居士,請息怒!寶石實際上是白鷺鷥吞下去的,我怕說了牠就沒命,所以一直忍著不說,現在他既然死了,我可以說實話了。」

  珠寶商切開鳥腹,果然找到了寶石,慚愧萬分地跪到長老面前懺悔,請求原諒。諦舍長老說道:「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我的錯,都是輪迴之錯;人們因為不能徹見緣起,而循著既有的思考模式行事,因此一錯再錯,不斷造業。如果你真需要我原諒,我當然可以原諒你。」「如果您真的原諒我的話,就請您明天以後照常到家裡來接受我的供養。」「喔!居士,從今以後我不會到任何一個人的家裡接受供養了,我因為進了你家裡而 發生這樣的事;所以,今後我只要站在每一戶人家的門口托缽,堅守一條頭陀行的戒律,我還有足夠的腳力,可以挨家挨戶的乞討。」 

  諦舍長老離開珠寶商家裡,因為流血過多,不久就涅槃了。而這隻死 去的白鷺鷥,也投胎到珠寶商太太的肚子裡,轉生做了他們的兒子,珠寶商因為毒打證果的阿羅漢,於福報享盡後下地獄受罪。珠寶商的太太一向禮敬三寶、照顧出家人,死後上升天界。比丘們為了證實這件事,於是去請示佛陀,佛陀開示道:「有些人投胎到人間:做壞事的下地獄受苦,為善的上升天界享福報,漏盡(註一)的阿羅漢證得涅槃。」佛陀為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有人生於(母)胎中:作惡者則(墮)地獄,正直之人昇天界,漏盡者證入涅槃。」 

  佛說偈已,很多比丘立即證得初果須陀洹。

  註一:漏盡:「漏」有住、流、泄等義,乃「煩惱」之別名。凡夫之 煩惱常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過患,又於生死中流轉三界,故稱此煩惱為漏 。漏盡即煩惱盡除,證得解脫自在。 



回應:aaa 2009-06-19 07:40:30 (IP:  ) T 2833_R 31 引 用
口出惡言,撒一把泥土,都還好.

對方拿棍子了,最好趕快跑.

對方拿武器,就要現神通了.


《雜阿含第一○七七經》

當佛陀越來越接近鴦掘利摩羅藏身的樹林時,沿路上撿柴的、背草的、耕田的、牧牛羊的民眾紛紛警告佛陀,要佛陀不要再向前走了,他們說前面的樹林中,就住著一位危險的殺人魔。佛陀沒在意他們的警告,仍然默默地朝樹林走去。

要殺滿一千人的鴦掘利摩羅遠遠地看到佛陀一個人獨自走來,心想:「太好了!即使是四、五十人成群結伴經過這裡,都還成為我的獵物,人們已經很久不曾像這位沙門一樣,敢獨自經過這裡了,我為何要錯失這個好機會呢?」

  於是,鴦掘利摩羅拿起他的武器,從佛陀的後面追殺過來。但佛陀現了神通力,鴦掘利摩羅追了一陣子後,發現他怎麼老是追不上,心想:「怪事!即使奔走中的象、馬、鹿,飛馳中的車乘,我都追得上,但眼前這位以普通步伐走路的沙門,我怎麼盡全力了還追不上。」

  因此,鴦掘利摩羅向佛陀喊道:「停下來!沙門!停下來!沙門!」
  「我早已停下來了,鴦掘利摩羅!是你自己停不下來的。」
  「你明明還在走,怎麼說已經停下來了呢!」
  「鴦掘利摩羅!我早已停下傷害一切眾生的惡行了,而你還停不下來,繼續在造殺害眾生的惡業!」

  這時,鴦掘利摩羅心想:「我是在做壞事嗎?為何我的老師告訴我,只要能殺滿一千人,將他們的手指頭串成飾鬘掛在身上,死後就能生天?眼前這位讓我怎樣追都追不上的人,一定是古書中所描述億劫難遇的如來解脫者了。」

  想到這裡,鴦掘利摩羅趕緊丟掉身上的武器,對佛陀說:「世尊!但願允許我跟隨您出家當沙門。」

  佛陀接受了,對他說:「來吧,比丘!」



回應:aaa 2009-06-19 09:27:25 (IP:  ) T 2833_R 32 引 用
009.久離恐怖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國遊化,住在摩鳩羅山。那時,佛陀身邊的侍者還不是尊者阿難,而是尊者那伽波羅。

  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飄著細雨,又有間歇的閃電,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經行。

  這時,三十三天的統領釋提桓因,知道佛陀在屋外經行,於是變化出一座毘琉璃寶塔,帶著去拜見佛陀,以表示對佛陀的崇敬。當他見過佛陀,向佛陀頂禮後,就跟隨在佛陀後面經行。

  佛陀為了提供天帝釋多一些經行的機會,所以經行的時間,比平常要久。尊者那伽波羅看不到佛陀後面的天帝釋,更不知道佛陀比平常經行的時間久,是為了天帝釋。而依據當時的慣例,侍者要等到所侍奉的老師結束禪修後,才能去睡覺,所以尊者那伽波羅一直沒辦法就寢。

  或許是因為感到太疲憊了,尊者那伽波羅開始想辦法要讓佛陀停止經行,以便自己可以趕快去睡覺。當時,摩揭陀國人有一個習俗:當小孩子夜間哭鬧不停時,大人們便說,住在摩鳩羅山的摩鳩羅鬼來了,小孩就會害怕而停止哭鬧。尊者那伽波羅竟然異想天開,想裝成摩鳩羅鬼來嚇佛陀,以為佛陀會害怕而停止經行。於是,尊者那伽波羅就將一件毛織物翻轉過來,披在身上,讓自己身上看起來像是長滿了長毛的摩鳩羅鬼,然後躲到佛陀經行小路的盡頭處,準備嚇佛陀。

  當佛陀走過來時,尊者那伽波羅就跳出來,對著佛陀大喊:「摩鳩羅鬼來了!摩鳩羅鬼來了!」來嚇佛陀。

  佛陀當然不會被嚇著,於是對尊者那伽波羅說:「那伽波羅,你這個愚癡人!想以摩鳩羅鬼的樣子來嚇如來嗎?那是連一根毛髮也撼動不了我的,我離恐怖已經很久了。」

  這時,跟隨在佛陀後面經行的天帝釋對佛陀說:「世尊!僧團裡也有這種人嗎?」

  佛陀回答說:「憍尸迦!僧團中廣納各類不同根性的人,他們在未來,都會成就清淨之法的。」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一三二○經》、《別譯雜阿含第三一九經》。

  二、出現在《阿含經》的佛陀侍者,計有尊者優波摩、尊者羅陀、尊者彌醯、尊者那伽波羅,以及尊者阿難等五位,其中,以尊者阿難侍佛時間最久,依《中阿含第三三侍者經》說共有二十五年,亦即在佛陀五十五歲到八十歲的這段期間。

  三、如果再依《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大藏經第二三冊第六二八頁上欄),佛陀成佛後的最初十二年間,沒有制定戒律,其原因是,在這段期間來跟隨佛陀修學的比丘,程度很好,沒有人曾犯有過失,所以尊者那伽波羅加為佛陀侍者的時間,也不太可能是在最初的十二年內。因此推斷本則故事發生的時間,以佛陀成佛後十二到二十年的八年間最有可能。

  四、尊者那伽波羅是怎樣的一位比丘呢?在《阿含經》中有關他的經文並不多,僅在《增壹阿含第四品第一○經》中說他是「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曉了星宿,預知吉凶」。這樣的描述,就佛法的律制標準來說,並不太光彩,因為那不是佛陀鼓勵比丘們應當學的。而在《增壹阿含第四一品第二經》中,則可以看出那時的尊者那伽波羅,已經是證入解脫的聖者了。該段經文描述了一段相當稀有的事件:有一位尊者那伽波羅小時候的好友來見他,向尊者述說他近來七天裡,死了七個有才華的兒子,近六日來死了十二個能幹的傭人,近五日來死了四個各有專長的兄弟,近四日來死了百歲年邁的雙親,近三日來死了兩位賢慧的太太,昨天,家中的財寶也被偷了,真是遭逢了人生最大的打擊,痛苦極了,然後羨慕尊者那伽波羅,讚歎是「快樂中最快樂的人」。尊者那伽波羅就為他的朋友說了解脫之法,引導他也證入解脫,成為阿羅漢。

  五、經行,是在一段距離適中的空地或小徑上,緩慢地往返步行,也有在室內進行的。通常是在飯後,或在禪坐中感到昏沈疲倦時來做,其目的,除了有調劑作用外,還是不離「攝心」與「覺察」。

  六、天帝釋,又譯為釋提桓因、因陀羅、釋迦因陀羅,依《雜阿含第一三二○經》、《雜阿含第五○四經》、《雜阿含第五五二經》、《雜阿含第一一○六經》等經的敘述,知道「憍尸迦」(《中阿含第一三四釋問經》等譯為「拘翼」)是他過去世為人時的姓,因為其樂善好施,死後生天,為三十三天──忉利天的領袖,這相當於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玉皇大帝」。
  天帝釋在佛世時經常來人間親近佛陀與佛弟子,聽聞佛法,只是三十三天環境太好,娛樂太多,依《雜阿含第五○五經》帝釋天自己告訴尊者大目揵連說,他們「多著放逸樂」,所聽聞的佛法也時憶時忘。
  三十三天,依印順法師《佛法概論》中說:「帝釋天與四方各八輔臣共治」(第一二四頁),即東西南北四方中,每方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釋天直接管轄部分,合計共三十三天。

  七、在《阿含經》中,經常記載著天帝釋以及他所領導的三十三天天子,常來人間聽聞佛法,向佛陀及佛弟子學習,這與後來佛弟子們逐漸傾向依靠天神庇護的情形不同。

  八、遠離恐怖,這是解脫聖著的模樣。其實不只解脫的聖者,即使是剛入聖者之流的「初果」者,就能自說「於正法中得無所畏」,所以佛陀會說他已「久離恐怖」了。



回應:aaa 2009-06-20 07:22:56 (IP:  ) T 2833_R 33 引 用
>>遠離恐怖,這是解脫聖著的模樣。其實不只解脫的聖者,即使是剛入聖者之流的「初果」者,就能自說「於正法中得無所畏」,所以佛陀會說他已「久離恐怖」了。



印順導師也有一次『遠離恐怖』的經驗。

傳道法師:
民國五十六年的冬天,導師到榮民醫院去作體檢。就在接近醫院途中,前面一輛大卡車不知怎麼的,忽然向後退,撞上了他們的車。車頭撞壞了,汽車玻璃也被撞得粉碎,落在導師身上,大家慌張起來,導師卻坐著動也不動。當場的人說導師的定力好,可是導師卻只是一句:「我只是深信因緣不可思議,如業緣未盡,怎麼也不會死的(自殺例外)。要死,逃是逃不了的,我從一生常病的經驗中,有這麼一點信力而已!」對於這樣的突發狀況,導師卻依舊處之泰然,甚至怕信徒大事渲染,使人因之造口業,而輕輕的以「相信因緣」,一語帶過。這樣從不標榜「修行」的導師,真不得不令人由衷地讚歎!



回應:aaa 2009-06-20 08:48:41 (IP:  ) T 2833_R 35 引 用
010.不聞雷聲的讚歎

  佛陀在七十九歲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個月安居期結束後,又出發往北方遊化,一路上經過那難陀村、羅閱祇城,進入離車族人居住的毘舍離城。當出毘舍離城,來到了竹林村時,已經是隔年夏天的雨季安居期了。

  這一年,竹林村地區正逢飢饉,糧食匱乏,不容易乞食,所以佛陀要求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安居:有的回毘舍離,有的到跋耆國,以減輕竹林村信眾的負擔,只有阿難與佛陀留在竹林村安居,這是佛陀一生中最後的夏雨安居處。

  雨季過後,佛陀往西北方遊化,來到了末羅國的首都波婆城,接受了鐵匠兒子純陀的最後菇茸供養,引起嚴重的腹瀉,勉強地走向拘尸城。途中,因為背痛的宿疾又發作,要求尊者阿難在路邊的樹下,為他鋪座休息。

  這時,從反方向來了一位外道阿羅羅迦摩羅的弟子,名叫福貴。

  遠遠走來,福貴就看見佛陀安詳、平靜地坐在路邊的樹下,不由得被這殊勝的景象吸引了,於是就停下來禮敬佛陀,對佛陀說:「出家修行人能像您這樣安詳、平靜地安住,實在是不可思議。您的樣子,讓我想起從前我的老師,他也曾經在這條路邊的樹下,白天靜默而坐。當時,有一五百輛車的商隊經過,之後來了一個人,問我的老師有沒有看見,或者聽到五百輛車的大商隊經過,我的老師都說沒有。那人懷疑我的老師是不是在睡覺,還是沒知覺,我的老師告訴那人,他既沒在睡覺,意識也很清楚。檢查身上的衣服,還沾有一層車隊經過時所揚起的飛塵呢!那人覺得很稀奇,真不可思議,於是就對我的老師生起了甚深的信仰。」

  佛陀聽了,回應福貴說:「你覺得是意識清醒而不聞五百輛車隊經過的聲音難呢?還是意識清醒而不聞大雨天雷電霹靂的聲音難?我曾經到過阿越村,住在那裡的一間草屋穀倉裡,那天下著大雨,雷電交加,穀倉旁有兩位農夫兄弟,以及四頭牛,都遭雷擊死了,大家都跑來關心。這時,我從穀倉出來,才知道這件事。我告訴他們,我一直在草屋穀倉裡,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雷聲,我沒有在睡覺,意識也很清醒。大家聽了,覺得實在不可思議。」

  福貴聽了,大感讚歎,對佛陀說:「啊!世尊,您實在是最殊勝的,我先前對阿羅羅迦摩羅仙人的信仰,就像被大風吹散,被急流沖刷般的消失了。」
  於是,福貴從座位起來,拿出兩件昂貴的金色絹布衣供養佛陀。佛陀要他將其中一件供養尊者阿難。於是福貴就拿其中一件為世尊披上,另一件則為尊者阿難披上。

  之後,佛陀還為福貴說法。說法的內容,是先讓他生起歡喜心,接著說布施、持戒等人天善行,進而再說欲貪是大禍患,是不清淨的,應當捨離。待福貴接受了這些道理,有了修學佛法的基礎後,佛陀接著教導他屬於佛法核心部分的四聖諦。

  福貴在佛陀教導他四聖諦後,即刻在座位上遠塵離垢,開了法眼,因而見法、得法,決定趣向解脫而不退轉,不墮惡道,成就無所畏而證得初果。於是,尊者福貴對佛陀說:「從今以後,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伽,終身奉行不殺、不盜、不邪淫、不飲酒戒,但願世尊接納我為在家佛弟子。」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長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經》。

  二、依《雜阿含第四七四經》、《相應部第三六相應第一一經》,進入初禪時會暫停說話的能力,到進入第四禪定時,連呼吸都停止了。呼吸停止,並不是死亡,而是因禪定的專注,使得人體的新陳代謝減緩到不必由鼻孔呼吸。只要一出定,呼吸與說話的功能就又恢復正常。

  三、說話能力雖然停止了,但微細的識還在作用。依《中阿含第二一○嗏帝經》說:「初禪有五支:覺、觀、喜、樂、一心」,亦即在初禪的定境中,還有覺、觀以及因專注而生起的喜、樂心理活動,所以意識還是清楚的。故事中說聽不到車聲隆隆,雷電霹靂,但不是在睡覺,意識也清楚,更不是耳聾,那應當是進入了至少初禪的定境。

  四、阿羅羅迦摩羅,佛光本在註解中依巴利文作「阿羅邏迦摩羅」。另依《中阿含第二○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說,佛陀在剛出家時,曾依「阿羅羅伽(迦)摩羅」學得「無所有處」的深禪定,但仍不覺解脫,應與本則故事中的「阿羅羅迦摩羅」同一人。禪定的能力,是共外道的,不是佛教特有的,也不是佛法的核心,但佛陀依著福貴對禪定力的讚歎,引導他趣向解脫的修學。

  五、尊者福貴以昂貴的金色絹布供養佛陀,佛陀接受了,可見心不染著的解脫者,對價值昂貴的東西,也不會迴避。

  六、佛陀為尊者福貴說法的次第,是先引起他的景仰與歡喜,再說布施善行、欲貪禍患,最後才說四聖諦,這與《中阿含第二八教化病經》、《中阿含第三八郁伽長者經》的先說「端正法」,再說「正法要」相同,是佛陀對許多在家人說法的模式,《中阿含經》形容這是「如諸佛法」,可以解讀為是佛法的古老傳統。這種傳統,往後還可以在龍樹菩薩的四悉檀(世間、為人、對治、第一義悉檀),覺音論師的《四部》注釋(吉祥悅意、滿足希求、破斥猶豫、顯揚真義),《摩訶止觀》的「四隨」(隨樂、隨宜、隨治、隨義)中看見。其中,引發歡喜心的學習興趣,可以看做是「世界悉檀」(或「吉祥悅意」),「端正法」中的布施、持戒,可以看做是「為人悉檀」(或「滿足希求」),斥欲貪為不清淨的禍患,可以看做是「對治悉檀」(或「破斥猶疑」),說四聖諦的「正法要」,可以看做是「第一義悉檀」(或「顯揚真義」)。我們看到佛陀的教導,是「四悉檀」的完整運用,亦即一定會導入佛法的真實義才停止,這與今天一些只好於讓人生起歡喜心,或只停留在生起善心的教導不同。

  七、「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伽」,就是「歸依三寶」。依早期經典的用辭,作「歸依」而非「皈依」。歸依是自發性的,表示自己對佛法修學的堅定向心力與人生目標,這不必由誰來同意。但成為佛弟子就不一樣了,一如要得到老師的同意一樣,需要請求佛陀的允諾。



回應:aaa 2009-06-20 09:02:17 (IP:  ) T 2833_R 36 引 用
重點整理:

佛陀的教導,是「四悉檀」的完整運用:
『世間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或為
『吉祥悅意、滿足希求、破斥猶豫、顯揚真義』,或為
『隨樂、隨宜、隨治、隨義』

引發歡喜心的學習興趣,可以看做是「世界悉檀」(或「吉祥悅意」),
「端正法」中的布施、持戒,可以看做是「為人悉檀」(或「滿足希求」),
斥欲貪為不清淨的禍患,可以看做是「對治悉檀」(或「破斥猶疑」),
說四聖諦的「正法要」,可以看做是「第一義悉檀」(或「顯揚真義」)。



回應:aaa 2009-06-20 17:43:50 (IP:  ) T 2833_R 37 引 用
>>問我的老師有沒有看見,或者聽到五百輛車的大商隊經過,我的老師都說沒有。...!那人覺得很稀奇,真不可思議,於是就對我的老師生起了甚深的信仰。」

這樣就能生起甚深信仰?
真是什麼人都有.
最終佛陀把福貴導向正法,福貴還證得初果,算是成功的案例。

也有不成功的案例,
但佛陀是不會捨棄任一衆生,
除非衆生捨棄佛陀....



《長部第二四波梨經》

有一次,佛陀在末羅國遊化,住在阿奴匹亞城郊。

  這天,佛陀早晨準備入城乞食,看看天候尚早,就繞到一處外道遊行者的修行園,去會見他們的領導者,一位名叫跋迦婆的修行人。兩人見面寒暄後,跋迦婆向佛陀求證說: 「前幾天,有一位名叫善宿的離車族人來見我,告訴我說,他已經不再跟您修學,也不跟您同住,棄您而去了,是嗎?」

  於是,佛陀完整地陳述了當時的情況。原來,是善宿覺得自己受到冷落,跑來對佛陀說:「世尊不教我神通,所以我要捨離世尊,不要再隨世尊修學了。」「當初是我邀請你來隨我修學神通的嗎?還是你要來隨我修學時,就以修學神通為條件的呢?」佛陀問。「沒有,世尊!」

  「你真是個愚蠢的人啊,善宿!這樣,你怎能說要捨去誰呢?你說說看,是不是來跟我修行,依照我的教導修學的人,不論是否會神通都能得到苦的完全止息這樣的目的呢?」「是的,世尊!但世尊也沒有告訴我世界的起源是什麼。」善宿又轉而提出另一個不滿。

  「當初,是我邀請你來隨我修學世界起源的嗎?還是你要來隨我修學時,就以修學世界起源為條件的呢?你真是個愚蠢的人啊,善宿!說不說世界的起源,與苦的完全止息有什麼關係?只要能夠依照我的教導來修學,就可以達到苦的完全止息。善宿!還記得過去你在跋耆國時,是怎樣地讚歎佛、法、僧伽的嗎?」

  雖然經佛陀這樣再三地開導,但是,善宿仍然決定離開,像是一個已決定邁向地獄的人一樣。

  接著,佛陀告訴了遊行沙門跋迦婆有關善宿的一些愚蠢往事,其中之一,是善宿有一次隨佛陀在末羅國遊化,遇到一位持狗戒;學狗生活的裸體外道,名叫庫羅卡提耶。當看到這位外道學狗在地上爬行,學狗以嘴巴直接啃食散在地上的食物時,善宿竟然打從內心裡歡呼讚歎,愚蠢地認為這一定是一位阿羅漢了。當佛陀指責他說:「愚蠢的人啊!你還配自稱是一位佛弟子嗎?」他還不服氣地反問佛陀,是不是在嫉妒那位裸體外道庫羅卡提耶「阿羅漢」呢!



回應:aaa 2009-06-21 08:23:42 (IP:  ) T 2833_R 38 引 用
011.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

  那時,佛陀患了嚴重的腹瀉,到城中的沙羅林就無法再走了,遂選擇在林中的雙樹間入滅。

  佛陀要求尊者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疊,保持正知正念側臥。這時,沙羅樹雖然不在開花的季節,卻開起花來,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羅樹花外,還有更多的曼陀羅花與栴檀香末,從空中飄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飄滿了附近的地面,空中還響起了樂聲與歌聲。

  對這些奇異的景象,佛陀為尊者阿難解釋道:「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夜叉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尊者阿難問。

  「只有能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佛陀說。

  於是,就有這樣的偈頌,將這個情形記錄流傳下來:
    「佛在雙樹間,偃臥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
     紫金華如輪,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長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經》

  二、佛陀枕右臂,左臂在上,兩腿相疊的側臥姿勢,經中以「獅子臥」稱之,後來也稱為「吉祥臥」。

  三、以花供佛,這是現今我們的作法,但佛陀說,這不能算是供養佛,對佛陀真正的供養,是佛法的實踐。

  四、怎樣才是佛法的實踐?偈頌中的最後一句,明白地指出是「陰、界、入無我」,這是佛法修學最核心的部分了。「陰、界、入」即五陰(蘊)、六界與六入處,這是佛陀對人的分析。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這是重於心理層面的剖析,六界即是地、水、火、風、空、識,是重於物理性質的剖析,六入處是眼、耳、鼻、舌、身、意,是重於生理層面的剖析,總括來說,陰、界、入即是我們身心活動的全部,佛法的修學,是以此為範圍的,而修學的內容,就是從中體證「無我」。「無我」即是「我」的否定,這裡說的「我」,是「自性」的意思,印順法師依據龍樹菩薩《中論》〈觀有無品〉的前兩頌,歸納出「自性」的定義是「自有、常有、獨有」(《中觀論頌講記》第二五三頁),而我們所執的自我,「即在此意義上,附入意志的自由性」(《佛法概論》第一五八頁)。「無我」即是說:生命中沒有任何「自有、常有、獨有」的部分,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緣條件下的存在,當然也沒有什麼絕對自由意志。人們「意志的自由性」中,最粗顯的就是「主宰欲」,而在主宰欲的展現中,傷害最大的莫過於憤怒、發脾氣了。脾氣一來,理智就不見了,傷害性的言詞、行動紛紛出籠,而可怕的是傷害越大越覺得痛快。最後,不僅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所以,學佛者對自己發脾氣一事,切莫以為理由充分,理所當然而等閒視之了。

  五、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修學方法),有無限的善巧。又說,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佛法的修學方法,固然為了適應不同個性傾向必須廣開法門。然而,煩惱的止息,生命的解脫,卻是學佛者的共同目標,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是止息煩惱的解脫者。而止息煩惱與解脫的關鍵,就在於無我的實踐。所以,嚴格來說,不管您選擇了哪一種修學方法,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



回應:aaa 2009-06-21 11:30:19 (IP:  ) T 2833_R 39 引 用
佛陀:「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夜叉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尊者阿難問。
「只有能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佛陀說。
***********************************************************

讓我想起電影『達摩祖師』的一段對話:

(( 景德傳燈錄))卷三載,梁武帝問達摩:「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達摩回答 :「並無功德。」梁武帝素有菩薩皇帝之稱,造寺、寫經,度僧可說不記其數,但達摩卻說「無功德」?乃因有為者,其功德僅人天小果有漏之福,雖有報本非實。若能無為者,其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方名「真功德」。



回應:aaa 2009-06-29 10:46:16 (IP:  ) T 2833_R 40 引 用
012.佛滅後的「大師」

  佛陀八十歲那年,在竹林村最後的雨季安居期中生病了,患了嚴重的腹瀉。那時,因為當地飢荒,只有尊者阿難隨侍在側。

  眼看著佛陀病了,又沒有其他人在,尊者阿難既擔憂又惶恐,但想到佛陀尚未對比丘們有任何的遺命,應當不會入滅,就寬心了不少。

  待佛陀病好轉,可以出房走動時,尊者阿難才放了心,並將他的想法告訴了佛陀。

  佛陀聽了,回答尊者阿難說:「阿難!我對大家的教導,一向是毫無保留的,大家還期待我指示什麼呢?如來從不以自己為領導者的,只有自認為是領導者,才會留下遺命。我已經老了,八十歲的身體,就像一部中古車一樣,只有靠不斷地維修,才能勉強維持。所以,大家是不能一直想依靠我的,應當依靠自己;依靠法,因為除此以外,就沒什麼好依靠的了。

  怎樣才是依靠自己,依靠法呢?那就是應當努力在自己的身體、感受、心念、想法上專注覺察,來止息一切憂愁煩惱。我入滅後,能夠這樣修行的人,一定能夠達到最高的成就,那就是我真正的弟子了。」

  之後,佛陀又繼續往西北方遊化。最後,在末羅國首都波婆城接受鐵匠純陀的菇茸供養,引發更嚴重的腹瀉,勉強走到拘尸城,為一位名叫「須跋」的婆羅門說了八正道,引導他證入阿羅漢後,就在城中沙羅林中的雙樹間入滅了。臨入滅前,告訴尊者阿難說:「阿難!你們之中,如果有人以為『大師的教導沒有了,我們再也沒有大師可以依靠了』,阿難,可別這麼想啊!我成佛以來所說的經法與戒律,就是你們的大師;你們的依靠。」

      ※        ※        ※   

佛陀入滅後不久,尊者阿難在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遊化,住在城北迦蘭陀竹園的竹林精舍。

  這天早上,尊者阿難打算入城乞食。由於時候尚早,尊者阿難就順道去探訪一位名叫「瞿默目揵連」的婆羅門。見面寒暄後,瞿默目揵連就問:「你們當中,有哪一位比丘的能力,與尊者瞿曇(佛陀)一樣的嗎?」

  尊者阿難回答說:「沒有!因為世尊是法的先覺者、教導者,所有比丘,都是依從佛陀的教導而成就的,就從這一點來說,是沒有任何比丘能與世尊等同的。」

  此時,奉摩揭陀國阿闍世王之命,在王舍城督導建設,以防禦跋耆國來犯的大臣禹舍,也正好來訪,就加入了他們的談話。大臣禹舍對佛陀入滅後,僧團的運作方式也感到好奇,就接過話題,問尊者阿難說:「你們當中,既然沒有一位比丘能和世尊一樣,那麼,有沒有哪位比丘,是沙門瞿曇生前所指定的接班領導人,來成為你們的依靠呢?」

  「沒有!」尊者阿難回答。
  「那麼,有沒有哪位比丘,是僧團大眾推舉出來的領導人呢?」
  「也沒有!」
  「如果是這樣,那你們如何保持僧團的清淨與和合呢?」

  於是,尊者阿難就告訴大臣禹舍說:「我們是『依法不依人』。我們沿著村落遊化,在每月十五日集會布薩,大家依法、律,以彼此發問的方式反省檢討。如果有過失犯戒的,就依法、律的規定來處置,所以我們僧團得以維持和合。」

  大臣禹舍再問:「你們當中,有值得恭敬、尊重,讓比丘們願意跟著他學習的嗎?」

  阿難回答說:「有的!如果有具足持戒圓滿、多聞深入、作善知識、身心遠離、樂於禪觀、衣食知足、正念成就、精進修行、聖慧明達、漏盡解脫等十種成就的比丘,就是大家恭敬、尊重,樂於跟他學習的對象。」

  大臣禹舍當下深表讚歎,並且敘說過去一次自己拜見佛陀的經驗,認為佛陀讚歎一切禪修。

  尊者阿難不同意大臣禹舍的想法,因而糾正他說,佛陀對沒有離貪、瞋、昏沈、掉悔、疑等的禪修,並不讚歎,佛陀經常讚歎的是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的禪修。

  最後,尊者阿難又為瞿默目揵連婆羅門澄清:佛陀、慧解脫與俱解脫阿羅漢三者的解脫,並沒有差別,也沒有哪一種比哪一種殊勝,然後就在瞿默目揵連婆羅門家中,接受了午齋供養。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長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經》、《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九經》,後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連經》、《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連經》。

  二、印順法師在其《妙雲集華雨香雲》中,有一篇文章,題為〈佛滅無大師〉,即說明佛滅後,僧團依法、律而行,並沒有所謂領導者的繼承制度。本則故事之篇名,是依《長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經》之經文「依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後,當為汝等之大師」而定,名稱看似與該篇相反,實則意涵相同。

  三、僧團雖然不設領導權,不過僧團中確有依止某位有成就大德修學的一群群聚集,這種狀況,在《雜阿含第四四七經》、《相應部第一四相應第一五經》、《增壹阿含第四九品第三經》均有明白的敘述。而值得比丘依止修學者的十種標準,《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連經》與《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連經》所說並不一致,大體來說,《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連經》是重於禪定與神通成就的,《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犍連經》則否,這或許是不同部派的所重不同。本則故事的敘述,是依《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連經》的說法。

  四、佛陀、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的解脫並無差別一段,《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連經》無,但在《雜阿含第一二二七經》、《雜阿含第七五經》、《雜阿含第六八四經》、《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五八經》中,都有相同內涵的敘述,故依《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連經》編入。

  五、佛法的修學,生死的解脫,除了依靠自己對法的實踐外,再沒有其他依靠了。這樣的遺教,明白顯示了佛法自力解脫的精神,與後來傳出的一些他力法門不同。所依靠的法,佛陀簡要地說,是「四念處」。有些鼓勵修四念處的經、論,會特別強調四念處的重要性,但佛法的修學,有其整體性,如果參考其他《阿含經》,佛陀一生的教說,最能表示這整體性的,其實是「八正道」。例如,佛陀初轉法輪時,說了「四聖諦」與「八正道」,入滅前,度化最後一位弟子須跋時,也說「八正道」。再依《雜阿含第二八一經》來看,在「四念處」修學之前,要有「正見」、「六觸律儀」、「三妙行」的成就為基礎,而「四念處」成就之後,還要「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修「七覺支」,才契入解脫(參看故事第九二〈縈髮目揵連的參訪〉)。《雜阿含第六二四經》、《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一六經》也表示了要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的意思,都值得參考。

  六、佛法有關禪定的修學內容有很多,例如「四禪、四定、八解脫、三三昧」等。如果參考其他《雜阿含經》的敘述,佛陀所偏重的,確實像本則故事中尊者阿難所說的,是從初禪到第四禪的「四禪」。

  七、依《阿含經》經文,佛弟子間所稱呼的「大師」,都是指佛陀。這與現代常以「大師」為某些法師的敬稱,廣用「大師」稱號的情形不同。



回應:aaa 2009-06-29 18:01:36 (IP:  ) T 2833_R 41 引 用
>>『依法不依人』

佛法隨著時代的演變,
也漸漸的失去原來的意義.
所以有人提出用三法印來檢驗所有的經論.

並不是不合三法印的經論就不好,
方便法有其優點,
很容易讓人入門,如
地藏經,守戒入門.
彌陀經,念佛入門.
普門品,信心入門.

但不要一直停留在方便法,
要多聞薰習,
不要一門陷入.


回應:aaa 2009-07-01 08:05:26 (IP:  ) T 2833_R 42 引 用
013.佛陀普渡眾生了嗎?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國那爛陀地方遊化,住在那羅村一位賣衣人家的芒果園中。當地有一位村長,因為他家世襲以鍛造刀子為生,家族就以「刀師」為姓。

  這天,這位刀師村長去見他的老師尼乾子,尼乾子對他說:「你會不會以一種兩難的詭辯術,論敗沙門瞿曇,讓他啞口無言?」
  「老師!有什麼兩難的詭辯術,可以論敗沙門瞿曇,讓他啞口無言?」
  「你先問沙門瞿曇,看他是不是要普渡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也讚歎能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的人。
  如果他回答『不』,那就嘲笑他跟平凡的愚夫沒什麼不同。
  如果他回答『是』,那就質疑他,為何只對一些人說法,不對一切眾生說法。
  這樣的兩難詭辯術,就可以論敗沙門瞿曇,讓他啞口無言。」
  刀師村長受了尼乾子的慫恿,就到芒果園見佛陀,想用尼乾子所教的那一套來問難佛陀。

  刀師村長說:「瞿曇!你不是要普渡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也讚歎能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的嗎?」
  「村長!長久以來,如來一向是慈悲利益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也常常讚歎能讓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的人。」
  「瞿曇!如果這樣,那為何如來不對眾生一視同仁地說法,只對某些人詳盡地說法,而對其他人卻不詳盡地說法呢?」
  「村長!讓我來問你,請你照實回答。

  譬如,有人擁有三塊田,第一塊很肥沃,第二塊中等,第三塊很貧瘠又帶有鹽分,村長!你說田主人會先選哪塊田播種?」
  「那當然是選最肥沃的那塊先播種耕作囉,瞿曇!」
  「然後呢?村長!」
  「然後再選中等的那塊,瞿曇!」
  「最後呢?村長!」
  「最後剩下來的種子,才考慮去播種最貧瘠的那塊,或者根本就放棄那塊最貧瘠的不播種,將剩下來的種子拿去餵牛。」
  「為何要這樣做呢?」
  「這樣才不會浪費種子,將來的收成也會比較好啊!」
  「村長!我也是這樣。那些傾生命的全部投入,跟隨我出家修學的比丘、比丘尼們,就像是那最肥沃的田地,所以,我樂意常常為他們說全然純正的善法,同時也以我一生清淨修行的身教,展現出來教化他們。為什麼我會這樣全心全力地教導他們呢?因為他們聽了我的教說後,會以我的教說為安住處,為依靠的島嶼,為保護,為庇蔭,為歸依,他們能常常這樣地自我反省,自我勉勵:『世尊教導我的,我都要憶持實踐,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樂。』

  村長!而我的在家弟子:優婆塞、優婆夷們,就像那塊中等的田地,我也樂意常常為他們說純正的善法,展現我清淨修行的身教,而他們也會依循我的教導,努力修學,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樂。

  村長!那些像尼乾子之輩的外道異學,就像那塊含鹽分的貧瘠田地,我也樂意為他們說純正的善法,展現我清淨修行的身教,他們能聽進去多少,就算多少,即使只聽進去一句法,也能享有一句法的利益安樂。」
  「好奇特喔,世尊!用這麼善巧的三種田作譬喻解說。」
  「村長!讓我再打個比方:譬如有三個水瓶,第一個水瓶完好無缺,也沒有漏水裂縫,第二個水瓶外觀完好,但有漏水裂縫,第三個水瓶不僅有漏水裂縫,還有缺損,村長!你想人們會先使用哪個水瓶來裝水?」
  「瞿曇!當然是先用那個完好無缺,也不會漏水的水瓶了。」
  「然後呢?」
  「瞿曇!然後再用那個外觀無缺陷,但有裂縫的水瓶。」
  「如果兩個瓶子都已經裝滿了,還有剩餘的水,怎麼辦?」
  「那只好拿那個有缺損的破瓶子來裝了,或許還能短暫儲存,作小小的用途,也或許根本不使用它,將剩餘的水拿來洗碗盤。」

  「村長!那完好無缺,也沒有裂縫的水瓶,就像我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們,那稍有裂縫的水瓶,就像我優婆塞、優婆夷在家弟子們,而那破損的瓶子,就像尼乾子之輩的外道異學。」

  佛陀輕易地就連舉兩個貼切的例子,論破了尼乾子自以為萬無一失的兩難論,聽得刀師村長大為恐怖,毛骨悚然,趕快頂禮佛足,懺悔說:「世尊!我是那麼地愚癡,不辨是非,竟然在世尊面前胡言妄語。」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九一五經》、《別譯雜阿含第一三○經》、《相應部第四二相應第七經》。

  二、佛陀普渡眾生了嗎?那也要看眾生是否有被渡的條件,這是相對的。佛陀當然會先在良田播種上用心,先選用完好不漏水的瓶子。

  三、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聞法趣入〉章中說:「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諦聽善思念。」雖不清楚法師此段說法的出處,但與本則故事中佛陀的譬喻,其意涵上是那麼的一致。



回應:aaa 2009-07-01 15:21:00 (IP:  ) T 2833_R 43 引 用
>>佛陀普渡眾生了嗎?那也要看眾生是否有被渡的條件,這是相對的。佛陀當然會先在良田播種上用心,先選用完好不漏水的瓶子。

『金剛經』: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大乘經典比阿含經實在誇大很多.

回應:aaa 2009-07-03 09:18:28 (IP:  ) T 2833_R 44 引 用
014.緣起甚深

  有一次,佛陀告訴一位比丘說:「我已不再疑惑,不再猶豫,拔除了像刺一樣的邪見,不再退轉了。心不執著的緣故,哪裡還有個自我呢?我曾經為一位比丘說我所證的法,為他說了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即:有足夠的因緣,就有蓄積力量的成熟,然後有事物的生起,亦即:由於無明而有行,由於行而有識,由於識而有名色,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由於六入處而有觸,由於觸而有受,由於受而有愛,由於愛而有取,由於取而有有,由於有而有生,由於生而有憂悲惱苦、純大苦的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這樣說時,那位比丘無法理解,還有疑惑、猶豫。因為之前他以為自己已經證入,徹底了悟了,現在聽到我說這些他無法理解的道理,反倒讓他生起憂苦、悔恨、模糊、障礙來了。為什麼呢?因為這緣起法,是甚深而不容易完全明了的,更何況進一步做到隨順緣起法,證入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那就更加倍困難了。

  這緣起與涅槃二法,就稱為有為與無為。有為,如生、住、異、滅等。無為,即不生、不住、不異、不滅,也就是諸行與苦的寂滅涅槃。苦的因緣聚集了,所以苦就生起;苦的因緣滅除了,苦就跟著滅除了。就如,一旦斷了接續下一生的因緣,下一生的相續就滅除了,這就叫到了苦邊。比丘!什麼被滅除了呢?就是苦被滅盡了,不留一點殘餘。當所有的苦都被滅除、停止、清涼、止息、沈沒了,就是所謂的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        ※        ※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拘樓國,住在首都劍磨瑟曇。

  尊者阿難獨自在靜室禪修,起了這樣的思惟:「這緣起真是奇特、甚深啊!緣起所展現的亦是甚深!但對我來說,我能夠看得明明白白,倒不是那麼的難。」

  傍晚禪修結束後,尊者阿難來見佛陀,將他禪修中思惟的心得,向佛陀報告。

  佛陀聽了以後,糾正尊者阿難說:「阿難!不要這麼說啊!為什麼呢?這緣起是極甚深的!緣起所展現的,也是甚深的!

   阿難!眾生對緣起不能真切、如實的了知,不能覺了通達,因此而令他們像織布機將布織得緊密交錯,像叢生蔓草般地交纏糾葛,一直吵吵鬧鬧、迷迷糊糊地一生度過一生,不能超越生死流轉。阿難!由此可以證明,緣起是極甚深的!緣起所展現的,也是甚深的!」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雜阿含第二九三經》,後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六○經》、《長部第一五大緣經》前部分、《中阿含第九七大因經》前部分、《長阿含第一三大緣方便經》前部分。

  二、佛陀將他所說的法,稱為「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是值得注意的,這表示了緣起法的特質:緣起法是可以使眾生進入賢聖之流;是出世間的;與空相應的。尤其說「空相應」,道出了空義與緣起的緊密關係。

  三、「有足夠的因緣,就有蓄積力量的成熟,然後有事物的生起。」原經文作:「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這是將事物的生起,解析成「因緣、有、生」的關係。其中的「有」,可以視為「十二緣起」中「緣取有」的「有」,依此解讀為事物生起前的一種「蓄積力量的成熟」。比對其他經文,這句話應相當於「此有故彼有」。

  四、「有為」與「無為」這樣的觀念與名稱,看來在《雜阿含經》中早有清楚的定義了。

  五、回想個人在接觸佛法一段時間後,能夠確認緣起在佛法中的核心地位時,也生起像尊者阿難那樣的想法,以為緣起也不太難嘛!直到決心將《四阿含》一經一經的讀過,才看到尊者阿難因此而受到佛陀的糾正。當時雖然四下無人,但臉上不禁起了一陣熱,對自己的自大覺得很不好意思。後來,多注意緣起的思惟,對「緣起甚深」的感受也就愈加深刻,也愈感到自己還差得遠,更遑論「隨順緣起」,「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的實踐了。

  六、緣起法簡單嗎?還在生死輪迴中,「吵吵鬧鬧、迷迷糊糊地一生度過一生」的人,事實擺在眼前,就快別這樣認為了吧!



回應:aaa 2009-07-03 11:53:52 (IP:  ) T 2833_R 45 引 用
重點:

有為,如生、住、異、滅等。
無為,即不生、不住、不異、不滅,也就是諸行與苦的寂滅涅槃。
苦的因緣聚集了,所以苦就生起;苦的因緣滅除了,苦就跟著滅除了。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回應:aaa 2009-07-05 08:55:44 (IP:  ) T 2833_R 46 引 用
015.神射手的啟示──深徹的四聖諦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跋祇國首府毘舍離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閣精舍。

  這天,尊者阿難早上準備進城去乞食,一出門,就看到一群來自城裡的離車族小孩,以精舍大門的小門孔作箭靶,正在比賽射箭。

  尊者阿難看了一會兒,只見這些孩子們,個個都是神射手,箭箭都精準地射入了那小門孔內,沒有一支偏離,心中不禁對這麼高難度的技巧感到神奇。

  乞食回來後,尊者阿難去見佛陀,將射箭一事告訴佛陀。

  佛陀因而告訴尊者阿難說:「你覺得這些孩子箭箭射入那小門孔內難呢?還是將一根毛分成一百段,拿出其中的一段為箭靶,每一箭都射中箭靶難?」

  「世尊!當然是射中一根毛的一百分之一難。」

  「阿難!但這不會比能對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生起如實的體證還難。所以,阿難!應當盡全力來修學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四○五經》、《相應部第五六相應第四五經》。

  二、四聖諦是讓佛陀證得解脫的法,也是成佛後初轉法輪的主要內容,表示了佛法的修學可以從四聖諦開展,以及四聖諦在佛法中的地位。

  三、四聖諦對學佛者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與緣起法一樣,道理的說明與理解好像不太難,但實踐與體證可就難了,這從佛陀的比喻,可知一二,不能等閒而輕忽了。



回應:aaa 2009-07-05 15:09:03 (IP:  ) T 2833_R 47 引 用
>>四聖諦對學佛者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與緣起法一樣,道理的說明與理解好像不太難,但實踐與體證可就難了...

『四聖諦』的實踐是『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箭能射入小門孔,
還是射中一根毛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或是千分之一....
完全靠「正精進」了.

回應:aaa 2009-07-07 10:22:34 (IP:  ) T 2833_R 48 引 用
016.法最尊貴而不是血統──正法中沒有種族歧視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鹿母講堂時,來了兩位婆羅門,一位名叫婆悉吒,另一位叫婆羅墮,他們誠摯地一同隨佛陀出家修學,成為比丘。這天傍晚,婆悉吒看見佛陀在屋外經行,趕緊招呼婆羅墮一起跟隨在佛陀後面經行,想藉著這個機會親近佛陀,看看能不能因此而多聽聞一些佛法。

經行中,佛陀回過頭來,關懷地問婆悉吒道:「婆悉吒!你倆真是難得啊,雖然出生婆羅門家族,卻甘願放棄那優渥的居家環境,來過無家的比丘生活,你們有沒有受到族人的責難呢?」婆悉吒回答佛陀說,他們確實遭到族人嚴厲無情的責罵。「婆悉吒!他們以什麼理由來責罵你們呢?」佛陀繼續問。

  「世尊!他們說:『我們婆羅門有著最尊貴的血統,沒有其他種族能比得上,只有我們婆羅門才有高貴純淨的白皮膚,其他的種族沒有,我們婆羅門出於梵天之口,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繼承人。不但這輩子是清淨的,下輩子也永遠是清淨的,你們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尊貴、清淨的身分,去親近那些身分、地位低賤的剃髮沙門呢?』世尊!他們就這樣不停地責罵我們。」婆悉吒回答佛陀說。

  佛陀因而告訴婆悉吒說:「婆悉吒!婆羅門們真的完全忘失了過去四姓形成的歷史真相了,才會自以為是梵天真正的子民,以梵天的繼承人自居。即使遠的歷史不談,就拿當生的事實來說,難道婆羅門之女沒有懷孕生子的經驗嗎?哪個婆羅門不是和一般人一樣,經由母親懷胎而出生的呢?怎麼能說自己是最尊貴的種族,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繼承人呢?持這種論調的婆羅門,實在是所言不實,他們以這樣的理由來責罵你們,是沒道理的,是不光彩的。

  婆悉吒!在我教導的正法修學中,是不需要和世俗一樣看重出身與血統的,也不必仗恃著傲慢的自我優越感,反倒是如果有自以為出身高人一等,因而懷有驕慢心的沙門、婆羅門,就沒有辦法在我教導的正法中有所成就。世俗上雖然有婆羅門族、王族、平民族與奴隸族等四姓階級之分,但在這四種族群中,都有犯殺人、偷盜、淫亂、欺詐、搬弄是非、粗話傷人、虛意奉承、慳貪、瞋恚、邪見等十種惡行的人,也都有離殺人、偷盜、淫亂、欺詐……等修十善行的人。惡行會引生惡報,善行會導致善報,這樣的道理有其普遍性,不會只在哪個族群與階級中才有效。如果惡行引生惡報的現象只存在於王族、平民族與奴隸族之中,善行導致善報的效力只會在婆羅門族內發生,那麼,婆羅門才可以說:『我們的血統是最尊貴的。』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子的。

  婆悉吒!王族中有人供養禮敬阿羅漢,婆羅門、平民、奴隸族也都供養禮敬阿羅漢,阿羅漢才是四姓中的第一等人。四姓中,任何人出家成為比丘,只要依於正法修學,最後都可以成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修行成就的阿羅漢。能成為四姓中第一等人的阿羅漢,是因為他的行為合於正法的緣故,而不是血統。因此,這正法才是人類最尊貴的,現在如此,後世的未來,也還是如此。

  舉個實例來說:我的祖國臣服於憍薩羅國之下,所以,我的釋迦族人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必須行謙遜順從的臣民之禮,但波斯匿王卻對我供養禮敬,對我行站立、合掌、問訊的謙卑之禮。波斯匿王是不會認為『沙門瞿曇出身於有錢有勢的豪族,而我的出身窮陋卑下,所以應當供養禮敬如來』的,波斯匿王之所以會對我供養禮敬,是因為我的成就正法,是對正法的尊崇,視正法為神聖的緣故。

  婆悉吒!你們大家來自不同種族、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姓氏,出家而過著無家的正法修學生活,日後,如果別人以世俗的眼光,來質問你們的種姓身分時,那麼,你們就回答:『我們是沙門釋種之子』好了,或者,也可以這樣回答:『我們是梵天之子,從其親口所生,也即是從正法所生,是正法的繼承者。』為什麼可以這樣回答呢?因為一般人所認知的梵,是不為熱惱所迫,能徹底觀透世間的智者,這樣,梵其實也就是如來的同義語了。」

  接著,佛陀就為婆悉吒述說了人類社會的形成,以及四姓分立的過程。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部第二七起世因本經》、《長阿含第五小緣經》、《中阿含第一五四婆羅婆堂經》。

  二、世襲的四姓階級信仰,在印度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一直到現代都還未能徹底根除。相傳成立於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黎俱吠陀》,其中的〈原人歌〉就說由原人的頭部生出婆羅門族,肩膀生出王族,腹部(或腿部)生出平民族,腳底生出奴隸族。「原人」,在哲學思維上,隱含著宇宙人類的創造神之意義,這個創造神的概念,在西元前七百年左右成立的《梵書》中,演變成為神格的大梵天,這時的婆羅門族,就被說成是由梵天頭部的口中所生,是梵天的嫡傳了。

  三、印度傳統信仰的「梵」,是屬於一神教。與其他一神教信仰一樣,婆羅門族有著唯一創造神「真正子民」、「選民」的種族優越感。只要存在有種族優越感的地方,就不斷地會有種族歧視的悲劇發生。從本則故事,可以明確看出佛陀反對這樣的種族優越感,所反對的理由,不是因為佛陀不是婆羅門族,而是因為這種信仰與事實不符,也與佛法緣起無我思想相違。依佛法的歸類,優越感是一種「我慢」,是「我執」之屬,「我慢、我執」則是煩惱與生死流轉的根本。所以,人們只要有優越感,不論是有關種族血緣的、男女性別的、學歷地位的、財富福報的,就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了。與優越感相對的,是自卑感。自卑感看似不同於優越感,其實執著於「自我」的特性是一樣的,也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

  四、由於所能享有資源的不同,社會上可能會形成不同影響力的階層。有時,這種階層的聚集與種族、性別、教育程度、財富地位有關,而且也常接續影響下一代,所以讓人有「世襲」與「命運」的錯覺。其實,這都還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則。即使不同影響力的各類族群,彼此之間也有深厚的依存性,相互影響而沒有絕對性。例如,從事簡單低微性質工作者,常常是因為沒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謀生能力薄弱的緣故。謀生能力薄弱,又導致物質生活相對地匱乏。生活壓力的重擔,常導致對子女教育的忽略,於是,這類工作者的子女,日後也常走向以這類工作維生。從事這類工作的人,常被輕視,但這類工作如果沒人做,必會造成大家生活上的紊亂,即使達官貴人也一樣,卻又顯出大家對這些低微工作者的依賴。

  五、故事中,佛陀說到出家佛弟子們可以自稱是「沙門釋種之子」,這或許是中國出家眾,都以「釋」為姓的根據吧。

  六、將「梵」看做是如來,讓人有異樣的感覺,印順法師評論為「那應該是為了適應婆羅門文化」。雖然這是《長阿含經》「世界悉檀」的集成特性,但「佛法與婆羅門神學的實質差別性,將會迷糊起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六九頁)



回應:aaa 2009-07-07 15:29:53 (IP:  ) T 2833_R 49 引 用
>>故事中,佛陀說到出家佛弟子們可以自稱是「沙門釋種之子」,這或許是中國出家眾,都以「釋」為姓的根據吧。

高僧傳:

朱士行 - 生卒年不詳。三國魏穎川(今河南省禹縣)人。少年出家,在他之前雖已有人入寺廟為僧,但沒有摩頂受戒,朱士行創行受戒,成為第一人。他專心經研佛經,因感當時所譯的般若經文句艱澀,難以理解,決定西行求尋原本經書,公元260年代弟子到西域,經過20年時間才找到它的原本,命弟子送回洛陽。他自己則留而未歸,以80歲高齡病死西域。是中國最早西行求法的僧人。

佛法初來中土時,境內之外國沙門多以國家、種族之名為其名號之首字;例如安世高法師,是安息國人,名清,字世高,以安世高之名著稱於世。其姓蓋從其出身地,故稱安,因而有安侯、安世高之稱。而中國漢僧則用俗姓,或依師之姓為姓。至東晉道安法師主張凡出家為僧,是繼承釋迦牟尼佛種姓,故應皆以釋為姓,即姓「釋」。當時未獲一般承認,爾後《增一阿含經》譯出,該經卷廿一云(大正 2‧658c)︰「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



回應:aaa 2009-07-09 10:28:51 (IP:  ) T 2833_R 50 引 用
017.無關年資的非時通達

  有一次,尊者阿難隨侍佛陀來到憍賞彌城遊化,住在城郊的瞿私多園。這天一早,尊者阿難準備進城乞食,看看時候還早,就繞道前往附近一處普行派外道駐留的園林。

  到了外道駐留的園林,尊者阿難與眾外道們問訊行禮,一番客套後坐定,尊者阿難聽到其中一位外道這樣說:「任何人,只要能保持十二年清淨的梵行,就可以稱為漏盡涅槃的修行人了。」

  尊者阿難不喜歡這樣的說法,但又不確定到底錯在哪裡,無法提出反駁,只好保持沈默,心想佛陀一定知道,回去再問佛陀好了。於是,尊者阿難離開了他們,自己進城乞食去了。

  乞食回來,用餐過後,尊者阿難就去見佛陀,將早上聽到的論點,向佛陀報告,然後提出他的疑問:「世尊!在您的教法與戒律中,可以單依出家修學時間,來認定他是漏盡涅槃的比丘嗎?」

  「阿難!在我們的教法與戒律中,單依出家修學時間,是不能認定漏盡涅槃與否的。阿難!有七個通往漏盡涅槃的修行次第,我自己清楚地知道,不只是知道,而且親身體證,然後也這樣教導他人。哪七個呢?那就是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

  阿難!有的比丘,在滿十二年間梵行清淨,成就這七個修道次第而漏盡解脫,有的二十四年,有的三十六年,有的四十八年不等。」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七集第四○經》。

  二、憍賞彌,漢譯《阿含經》中多作「拘睒彌」,為佛陀時代印度恆河中游支提國(另一說為婆磋國)的首府。瞿私多園,漢譯《阿含經》中多作「瞿師羅園」。「瞿師羅」是一位富家長者的名字,他捐獻了一片位於拘睒彌城東南方郊外的園林,並在該園中蓋了一座完善的精舍,專供佛陀及比丘眾們居住,此座精舍即稱為瞿師羅園。(參考《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

  三、普行派外道,原譯文為「外道普行者」。「普行者」也譯為「遊行者」、「遍歷者」。古代印度婆羅門將人的一生,依年齡與責任分成四個時期︰學生期、家長期、林棲期、遊行期。處於遊行期的婆羅門,遠離世俗,居無定所,四處遊歷,故稱遊行者。佛陀時代,婆羅門以外的修行者眾,除了佛陀以外著名的宗教領袖有六位,稱為「六師外道」,他們多仿照傳統婆羅門教遊行期的無家(出家)方式生活,所以也都稱為「遊行者」,但為了與婆羅門的「遊行者」有所區隔,多稱為「沙門」。佛典中所說的「遊行者」,都指這類之出家者。佛陀或佛弟子原亦稱為「沙門」、「遊行者」,後來為了與外道出家有所區別,而稱為「比丘」(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遊行〉條)。另,「六師外道」中的末伽梨拘舍梨,末伽梨為其姓,意思是「常行」或「普行」,所以推斷譯文所說的「外道普行者」,也可能是指末伽梨這一派的修行者。(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末伽梨拘舍梨〉)

  四、《增壹阿含第三○品第三經》描述一位證得須陀洹果位,但不會神通的尊者君頭波漢,是一群僧眾的上座,而證入阿羅漢果,且具足神通能力的尊者均頭,只是一位下座沙彌。論上座與下座,是僧團中的倫理,依律典,這是取決於出家年資的:出家年資九年以下的,稱為下座,十至十九年的,稱為中座,二十至四十九年的,稱為上座,超過五十年,德高望重的,稱為長老(耆舊長宿)(《毗尼母經》第六卷)。尊者均頭沙彌,《須摩提女經》說他是年紀最小的沙彌,只有七歲(最少沙彌,名字均頭,年始三四)。這是解脫證果,可以與出家年資無關的另一個例證。不過,證果歸證果,僧團中的倫理,還是依出家年資來論的。

  五、梵行的最初意義,應當是指與梵天德行相應的行為要求。梵天有什麼特德呢?一是沒有男女兩性的慾望與性行為,二是慈悲,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稱為四梵住、四梵行。非婆羅門的出家修行者,當然不會以生梵天為志,所以梵行的內涵,當指清淨無暇的德行。

  六、故事末段,從譯文來看,含意不太明確。其中,佛陀所說的十二年、二十四年、三十六年、四十八年,想必只是回應外道十二年說的數目而已,不會是至少要十二年才能有成就,因為尊者舍利弗,經佛陀半個月的教導,就證得解脫了(參考故事第七八〈舍利弗的得解脫〉)。另外,故事中佛陀也曾明確地說,佛法修學的成就,不是看修學的年資(時間),而是看解脫的實質內涵完成與否,如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等七者。也就是說,成就解脫並沒有時間表,什麼時候具足了,就什麼時候證入,《雜阿含第五五○經》、《雜阿含第五五四經》說的「非時通達」,就是這個意思(參考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第十三章〉)。所以,雖然漢譯《阿含經》沒有這則故事,但「無關年資」的教說,是一致的。

  七、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等七個通往漏盡涅槃的修行次第,並不是佛陀固定的說法,如《增支部第七集第三九經》就不是這樣說的。這種不同,是佛陀契機與教化開合的不同,本則故事不擬以此為探討重點,只想介紹解脫成就「無關年資」的觀念。



 返回副刊分區 返回 aa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頁次: 1 2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阿含經故事選》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