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發表:aaa 2010-09-20 18:00:25 閱覽數:65975 (IP: ) T 3116 引 用
 


回應:aaa 2010-12-29 18:14:27 (IP: ) T 3116_R 70 引 用
四 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

真諦所傳的阿摩羅識,依『決定藏論』九識義,是轉阿賴耶識所得的,位在八地。如依『三無性論』及『轉識論』等,下通初地,上通佛果,而指如智現證無差別性。這如上文所說,都是約修行所證說的。但『十八空論』,別有一文,約法界本淨說。這樣,阿摩羅識就是自性清淨心,也就是如來藏的別名。『十八空論』是這樣說的:「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但為客塵所汙,故名不淨。為客塵盡,故立為淨。何故不說定淨不淨,而說或淨或不淨耶?答:為顯法界(即阿摩羅識)與五入及禪定等義異」。

『十八空論』,是『中邊分別論』注釋的一部分。一分釋「相品」的空義,一分釋「真實品」的分破真實(七真如),及勝智真實。上面所引述的文句,是釋『中邊論』頌:「不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心本清淨故,煩惱客塵故」。『中邊論』以五門分別空義,在第五「成立義」中,說此一頌。意思說:空(心性)本清淨,所以無所謂染與不染。由於客塵煩惱,所以又非淨非不淨。這是說:在客塵煩惱覆染時,空性的淨相不現,可以說非淨。到了客塵除盡,又顯現了空性清淨,那又是非不淨了。論文本是說明空性,說空性有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法界等別名。但在說非淨不淨,非染不染時,不說「空性本淨」,「法性本淨」,而說「心本清淨」。這裡的心本清淨,就是一切經所說的「心性本淨」,真諦的『中邊分別論』也說:「心本自性清淨故」。對於「心性本淨」或「心本性淨」,奘傳的唯識學,解說為:心的法性本淨,並非說心本清淨。因為心是有為的心識,或染或淨,或有漏或無漏,怎可說本來清淨呢?這是站在「性相差別論」的立場。真諦所傳的,指「空本性淨」為「心本自性清淨」,而解說空性本淨為「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顯然是從「真如無差別」,心與空性無二的立場而說。

彌勒『中邊論頌』的「心本清淨」,在『十八空論』中,解說為「自性清淨心」,這應該與『勝鬘經』的如來藏說有關。如經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

如來藏說的成立,著重在眾生的因位中,點出本具如來的德相。依『如來藏經』的:「一切眾生貪欲恚癡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德相備足,如我不異」;及『楞伽』所引經;「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使人易於想像為神我型的存在。然依『勝鬘經』、『楞伽經』的抉擇開示,如來藏,不外乎真如─法界、法性、空性、實際等別名。無著的『莊嚴論』也說:「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堅慧的『寶性論』(或說世親造)也說:「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見實者說言:凡夫聖人佛,眾生如來藏,真如無差別」。原來,無邊德相莊嚴的佛法身,只是真如(法界等)離垢所顯。真如是絕諸戲論的,無二無別的(所以不容擬議),所以在見實者─現證法性者的證境來說,這是沒有凡夫,菩薩,佛的差別。在真如遍滿無差別中,可說眾生有如來藏了。

如來藏,在眾生身中,或說在蘊處界(「陰界六入」)中;或說不即六法(五蘊與假我),不離六法。這本是一切法的勝義空性,並非局限在眾生的心中。但一切法性本淨,當然心也本性清淨;法性淨與心性淨,是無二無別的,那就是說在心中,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特別是在緣起法(依他起性)中,心為迷悟的樞紐,心為一切法的依止。當被稱為「所知依」的阿賴耶識,成立萬法唯識(心)時,如來藏也就從一切法性,一切心性,而為阿賴耶識的本淨性了。如來藏與臧識,就這樣的結合起來。『勝鬘經』揭開了這一要義,如說:「六識及心法智(依楞伽經,就是前七識),此七法剎那不住」,所以不能依此而成立生死與涅槃。作生死涅槃依止的,是如來藏;如來藏被稱為「自性清淨心」。這還是七妄一真說,到『楞伽經』。處處說到:「如來藏藏識心、意、意識」。這是在意與意識等七識而外,有「如來藏藏識心」。如來藏與藏識的關係,大概的說:阿賴耶識為真相(心性淨)業相(種子習氣)的和合。阿賴耶識的自真相,就是如來藏的別名。從妄染的心識而探究到心性清淨,是賴耶的自真相。心性本淨而為客塵所染,名如來藏。阿賴耶識著重於妄染,但與本淨心性,並非截然差別。所以一般所說的阿賴耶識緣起,如來藏緣起,在真諦譯中統一起來。這本是同一意義,只是說明的重點(阿賴耶緣起,以生滅妄心為所依。如來藏緣起,以不生滅的自性清淨為所依)不同而已。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