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發表:aaa 2010-09-20 18:00:25 閱覽數:65975 (IP: ) T 3116 引 用
 


回應:aaa 2010-11-19 18:44:46 (IP: ) T 3116_R 44 引 用
在古代流行的佛法上看,大體上有守舊與創新的兩派。有注重歸納、演繹的,也有注重直覺的。他們所採的態度,不外推演、抉擇、攝取三類。推演是根據舊說,加以分析或引申的;這裡面,就有舊說所不曾說破的,略說而沒有廣說的東西。抉擇,是從不同的舊說中,分別他的了義不了義,假名說實相說,真實與方便,正確與不當。這抉擇的狂風,常颺棄了那些輕浮不實的,現實所不需要的東西。抉擇的巨浪,常使佛教的重心轉易,代以新的時代(三者中,抉擇才真是革命性的)。攝取,這或者是在自宗的根本見地上,貫攝了佛法內別宗的見解;或是在佛法的見地上,融攝了世俗的學術、風俗或者其他,這出入可大了!這三者,都可以用,也應該用。因為固有的佛法,需要詳明、發揮。佛法是一味而普應的,是隨眾生的根性所及而影現的,這自然需要抉擇他的真義,抉擇佛陀的本懷,使影像的佛法,更逼近本質的佛法。佛法需要面面充實,不能因學者的分化而割裂。他需要新的適應,怎麼可以不講求攝取?這都可以是佛法,但推演、抉擇、攝取得不當,都可以成為錯誤的。這三者,作大體的分別:抉擇是時代的開創者,振古復興,更非此不可!惟有抉擇,才能使我們有生氣,把握固有的精粹,颺棄那些糠嘝。但用得不當,就會黑白顛倒,成為黃鍾毀棄,瓦釜雷鳴的現象。至於推演的窮精微,融攝的極廣大,是出現在抉擇而確立某一根本思想系以後。他是發展,但如不保持基本的原則、精神,不照顧一貫的體系,那推演勢必走上繁瑣、纖巧、枝離、衰老;融攝更可怕的走上邪正不分,是非不辨。看來是不斷的創新,其實是畸形的病態發展,加速的滅亡。我所說的佛法流行,就是從變的觀點,從史的演化去觀察。歷史需要考真偽,但這與古董的鑑別不同,特別是因為佛法是無限錯綜、複雜的大流行。就是偽作(其實多是時代意識從無意識中形成的),其中並非沒有思想上的淵源,有他的時代背景,也就是某一時代一部分人思潮的敘述。所以,並不能就此斷定他的是不是。我們要從佛法的流行中,看出他前後的一貫性,種種中的共通性;看出他的演化傾向,是向上,或者停滯,或者墮落。我們要從佛法的流行中,探索他的精髓,使他在新的時代中流行!

惟有在這樣的觀點下,才能說「大乘是否佛說」,大乘的開展是否確當。

四 從學派的分裂看大乘

現在要開始討論大乘了。佛世,當然沒有後期的大乘經典,可以說大乘經非釋迦佛親說。但菩薩道─修菩薩行,下度眾生,上求佛果的思想,應該存在,也就是大乘是佛說、是佛法。關於菩薩道,釋尊自己,就是一個不需要解說的事實。這菩薩道的思想,在佛教界醞釀,從學派的分裂中,一天天明朗強化起來。佛滅百年中的吠舍離結集,開始了耆年上座與青年大眾的分流。從傳說上看,這是律重根本與適應,和律務瑣細與保守的爭執(十事非法說)。等到阿輸迦王時代的分爭,是聲聞未了與聲聞究竟的爭執(五事非法說)。這都是大乘思想在發揚,所以我稱之為菩薩傾向的聲聞分流。追溯得更古些,阿難與迦葉,富樓那與迦葉的爭論,都意味著菩薩傾向的潛流了!起初,沿恆河東岸,以吠舍離為中心的東方系,演化為大眾部,與西方系的上座們抗衡。傳說大眾部中有大乘經,這自然不容易證實。但從大眾系的本宗同義看來,像佛身無漏,佛壽無量,佛威力無邊,一音說一切法,一念知一切法,關於佛菩薩聖德的讚揚,也就是大乘思想的法性身論,可說是他們唯一著力的地方。在流轉還滅的解說上,像心性本淨,見空成聖,也是大乘的心要所在。所以起初不必有大乘經,但大乘法的基本要義,已相當完備了。到了迦王時代,大天更展開揚大抑小的爭論。大眾系的教化區,漸漸的向南方移入。東方的央伽多羅,傳說有大乘經。摩訶迦旃延到摩訶剌陀,大天到摩醯沙漫陀羅;凡是大眾學派所到達的,都是大乘盛行的根源地。案達羅的學者,傳說他們用南印的方言集錄大乘經。總之,大乘法的最初傳宏努力者,是大眾系的聖者們。這一個傾向,飛快的展開。在佛元二世紀的迦王時代,西方的上座系,有一分人傾向大眾而接近了,這就是中印的分別說系。這一系,流行在大陸上的,像化地、飲光、法藏部,不論是分裂的緣起,聖典的內容(古人也判法藏部律的分通大乘),都接近大眾系。特別是三世紀中印法難以後,大眾系與大陸分別說系的關涉更深。西方的上座系,不久又分為犢子與說一切有兩系。犢子系以拘舍彌為中心而分化到恆河流域,也有進入大眾系的故鄉,所以他也傾向大乘。如文殊師利為釋迦的老師,犢子部即與大眾部有一致的傳說。真常唯心論的完成,與他也很有關係。說一切有系中,流出重經的譬喻師,他的思想是傾向大眾分別說的。譬喻尊者,從健陀羅到羯槃陀。這一線,像烏仗那,通過泊米爾,到西域的斫句迦、于闐,都是後代大乘的盛行地。譬喻大師世友,不也稱為菩薩嗎?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不也說善財是賢劫菩薩;舍利子說法,有很多人發菩提心嗎?又有重禪的瑜伽師,他們好談自證,思想自由得多。像僧伽羅剎,彌妒路尸利,都傳說是菩薩。惟有迦溼彌羅的重論派,才比較上與菩薩道無緣。從聲聞學派的分流上看,菩薩道可說是大眾系初唱,因佛法的普及大眾(菩薩,在家的更多)而發揚。但以佛陀行果為讚仰的對象,生起佛何人哉,我何人哉,有為者亦若是的自尊心;在時代要求下,逐漸形成菩薩道的佛法,這幾乎是一切學派的共同傾向。所以不久即瀰漫全印,為一切學派先見者所賞識,這焉能看為少數人的臆說?看為空中樓閣,說他完全是後人的偽造?至少,我不敢閉起眼睛,這樣的抹煞事實。菩薩傾向的聲聞分流期,各派的學者,有的專修聲聞行果;有的讚仰佛陀行果,自修依然是聲聞道;有的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聲聞道與菩薩,雖不無矛盾,但大體上是互相依重而和合的。不過,從事菩薩道的研求與實行者,大眾分別說系,比較的多數吧。在北方,一切有部的譬喻師,都是與大乘有關的。佛元四世紀以後,菩薩道更盛,才漸次移入菩薩本位的時代佛教,那已是南方案達羅王朝,與北方貴霜王朝的時代了!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