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
發表:aaa 2010-02-14 11:47:45 閱覽數:54175 (IP: ) T 3000 引 用
 


回應:aaa 2010-02-23 11:35:17 (IP: ) T 3000_R 10 引 用
乙二 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指將啟金剛法會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號之一,即梵語薄伽梵。佛的功德智慧,究竟無上,不但為世間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聖者所尊敬的,所以名為世尊。食時,約為上午九或十點鐘。佛及比丘們,過著乞食的生活,又受過午不食戒。所以,進城去乞食,總在那個時候。佛見乞食的時候到了,所以著衣持缽進城去。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種。五衣名安荼會,不論睡覺做事,就是大小便,也不離身,這是內衣。七衣名鬱多羅僧,即入眾的常禮服,在大眾中所穿。大衣名僧伽黎,即複衣,在乞食、說法等時所穿的,是佛教大禮服。此處著衣,即大衣。但不定是穿了走,或擔在肩頭,或由侍者拿著,到城村附近,才穿起來。缽是盛飯的器具,譯義為應量,即隨人的食量而有大小不同。佛用的缽,傳說是石缽。成道後,有商人奉褂供佛,但沒有食器。四天王各獻一石缽,佛就合四為一缽。所以佛缽的缽沿,有四層疊痕。給孤獨園在城外,所以說入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是敘述乞食的經過。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寶不願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而乞,以免世俗的譏毀。乞食以後,即回祇園吃飯。飯吃好了,這又把進城所著的大衣,盛放飯食的缽,一一的整潔收起。入城乞食是赤足的,路上來回,不免沾染塵埃;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敷座而坐,並非閑坐,是說隨即敷設座位,端身正坐,修習止觀。如上所說的,乞食屬於戒,坐屬於定,正觀法相屬於慧。又、來往於祇園及舍衛城中,是身業;入定攝心正觀,是意業;下面出定說法,即語業。三業精進,三學相資,為宣說金剛般若經的緣起。

大乘經每以佛陀放光、動地等為發起,而本經卻以入城乞食為開端。般若經的中心思想,在悟一切法無自性空,離種種妄執。但不得性空的實義者,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以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不知佛說性空,重在離執悟入,即離不了三學;假使忽略戒行,定慧而說空,決是「惡取空者」。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 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佛將開示般若的真空,所以特先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達出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的中道。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從著衣持缽, 到吃飯洗腳說法, 在這日常生活過程當中展現了戒定慧。本段經文敍述, 佛教不但是智慧的宗教, 也是德行的宗教。

乞食的精神是自己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四方大衆, 乞食的過程也許也參雜了恭敬恭維或冷嘲熱諷。生起感恩報恩的心就不會被外在順境逆境所染。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日本有一些寺廟還是過著乞食生活, 台灣的岀家人可以說都沒有乞食, 但有一些是職業的乞士, 穿出家人的衣服, 到處在人多的路口托缽, 那不一定是出家人。

佛說性空,重在離執著悟入無生法忍的真理,不離戒定慧三學。不是吃肉喝酒而自已為空, 別人不吃肉喝酒是執著。離開戒定慧三學只會順著自己的習性越淊越深, 是不可能開悟的。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FSc9ExpRiU&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caPxdCzP4&NR=1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