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75999 (IP: ) T 2849 引 用
 


回應:aaa 2010-01-17 11:52:54 (IP: ) T 2849_R 185 引 用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證三果的聖人叫阿那含,他能作是念,我得三果嗎?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不能作是念呀!為什不能作是念呢?須菩提自問自解釋,因為「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阿那含叫做一來果,也叫做不還果,已不來欲界受生了。不還的意思就是他升到天上,再也不回來了。我們為什麼超不出欲界呢?就是因為有見思二惑的業繩子把我們牽到,綁到我們,使我們不得解脫。三界的見惑一斷一切斷,三界的思惑,一品一品的漸漸斷,把欲界的前六品斷了,還要一來天上。到了三界後三品一起斷掉,就不來了,超出去了。你要了生死,打從那裏了呢?就是從斷煩惱這裏了。你不去斷煩惱,天天叫著要了生死,這不是自己在騙自己嗎!要怎樣才能斷煩惱呢?主要是在斷舊的煩惱上下手去修行,不這樣去修是不行的,因你天天生新的煩惱,那個舊的煩惱,什麼時候才能斷掉呢!

煩惱又是怎樣生起的呢?這是你對外邊的六塵境界,生起了分別染著,這叫無事生非;本來六塵是無分別心的,生起是非取捨的心都在你自己,你對外面的六塵境界起了分別心,這就是無始生死之因。六塵本來無心,本來是空,為什麼要去起執著呢!不該貪的你就起貪,不該瞋的你去起瞋,不應該痴的你反而起痴,這就是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天到晚貪瞋痴熾燃,你到什麼時候才能了生死呢?你天天叫著要了生死,不都是自己在騙自己嗎?將來你要講經說法勸眾生斷煩惱,這不是騙眾生嗎!所以要覺他,必須自己先去努力,腳踏實地去用功。怎樣去用功呢?就是讓一切新煩惱不起,舊的煩惱也跟著不起了。何以故?因為新舊煩惱都同時在現前這一念中現起的,你是個頓超根機的,說斷一起斷。所謂「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你等執著,妄起無明,生起煩惱,這好比病目見空中的花,其實空中本來就無花,若是你明白這個道理,無明也就熄滅。心中正念分明,永不生煩惱無明,不正是諸佛菩提妙用現前嗎!不就是得到大自在大解脫了嗎。這是頓超根機斷煩惱修行的方法。

漸次根機斷煩惱修行的方法又怎樣呢?他慢慢的斷,斷了前六品證二果,斷了後三品,證了三果,於是就超出欲界了。其實要斷煩惱還是在於自己呀!天天要用智慧去觀照,迴光返照,照自己,因為今天我們還在凡夫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遇到了境界,便動了貪心,起了新的煩惱,這就是境界現前,正要把你所學的道理用上去的時候,此時也正是轉煩惱為菩提的時候。人家打你罵你,你把忍辱的功夫提起來,忍一下,衝突不就被你超越過去了嗎!這就是真正受益的用功修行方法。為什麼三果不作是念?因為他心裏面沒有這個不來之相,他心裏因為沒有這個相,所以他心裏面不起分別。沒有這個不來之分別心,這是按漸次的功夫而說的。三果聖人超出欲界,到色界第四禪天,這上面有五層天叫五不還天,都是三果所住,也叫五不來天。現在法會的阿羅漢他根本不動本位,就證得三果聖人,那有來不來的相,那裏還會動個念頭說:我證得三果呢?此節證明三果不作是念。

阿羅漢梵語,有三種意思,第一叫殺賊,第二叫應供,第三叫無生。殺賊是譬喻,煩惱會害我們的法身慧命,等於賊一樣,把煩惱斷盡了,就是把賊除滅了一樣。阿羅漢能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所以他叫做殺賊,意即殺煩惱賊的意思。第二叫應供,他把三界的見思煩惱斷盡了,成了四果聖人,應受人天供養,給眾生種福田。第三叫無生,三界以內的生死,他了脫了,有生才有死,無生自然無死。這金剛會上就單指著無生的道理來解釋。佛問須菩提,阿羅漢證得了阿羅漢道,他能說我得到阿羅漢道,他能作是念嗎?須菩提答說:「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阿羅漢已斷盡了,斷盡了以後,他才叫無生。他既然證得了無生的果位,這三界的一切法,他都不生起了。不生起了那會再有一個什麼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這個法呢?其實根本就沒有實實在在的法,叫「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意即是說只是有個阿羅漢的假名而已,根本上沒有實實在在阿羅漢的法,因此他不說他今天得了阿羅漢法。阿羅漢他已證入了無生,你若有個法,這不是有生了嗎?他得了個無生法,那裏有個法可得到呢?這是解釋無生,既然已證入無生了,他還怎麼能作是念呢?

這裏還有一個地方要解釋,前面都是講證得了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這裏為什麼不說證得阿羅漢果,而說證「阿羅漢道」呢?對這個「道」字,心印疏有解釋,為什麼叫「道」呢?就是他近於佛的覺道了,因為對聲聞來說,除了四果就是佛。到了這個大乘般若法會上回小向大,他了解人人皆可成佛,在這裏就可以這樣講了。那麼怎樣叫「阿羅漢道」呢?就是他在聲聞這個最極果的「道」,他得到了,這叫做無學位。前面稱為得果,是分位之果,還不能說得到了最高最極的無生之道,要等到了四果,才算是得了真正究竟的道法。這就是一個究竟,一個不究竟的意思。佛讚嘆這究竟之果,故而稱之為「道」。下面是須菩提自己再推廣來解釋「實無有法」,他證到的是無生法,那裏有個法叫阿羅漢,要是有個法,那不是又有生了嗎?所以說「實無有法」名字叫「阿羅漢」,實際上沒有個實實在在的「阿羅漢法」被他得到,他又怎能作是念呢?再次地,再返過來解釋證明這個不作是念。「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怎麼敢解釋敢說「阿羅漢不作是念」呢?假如阿羅漢作是念,今天我得了阿羅漢,就有我、人、眾生、壽者,四個相在,那我怎麼能得阿羅漢果呢?我是能證,阿羅漢是所證,能所差別就是個眾生相,執著不捨成壽者相,四個相都在合起來就是我執。我執不斷,怎麼能證四果呢?既然證了四果,一定是斷了我執,既然斷除了我執,絕對沒有我等四相,沒有我等四相,又怎麼能作是念呢!連我都空了,誰在作是念?這是反過來講,以此證明決不會作是念。下面須菩提再拿自己來作證明。

這裡是須菩提拿自己作證明,過去佛的弟子中,用功好的,佛都讚嘆,佛弟子中有很多特殊的第一。須菩提說,世尊!你讚嘆過我須菩提,說我得了無諍三昧。「三昧」是梵語,意思是「正定」,也叫「正受」。不受一切諸受叫「正受」,入了無受的正定,簡單講叫「正定」。我得到了無諍的正定。「無諍」者,不起諍。諍論是由語言而發生的諍論,你說我的是非,我說你的是非,這就是諍論。心裏要是不動這個諍論的念頭,就不與人諍,不與世諍,無諍之心就可以修成功了。我須菩提對於這個功夫應用得很好,得到了「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此「人中」不是指著普通的凡夫,得「無諍三昧」的不止我一個人,佛卻讚嘆我須菩提於「無諍三昧」中,最為第一,比別人更高深。還有讚嘆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欲」是欲望,為什麼要諍呢?因為你還有一個欲望心在。要是能遠離欲望,沒有欲望心,還諍個什麼呢?一切的諍,不是爭名,就是爭利呀!不爭名,不爭利,但是卻爭恭敬。貪名、貪利、貪恭敬才起諍論的,都是在於欲望所起的妄想。我無欲了,既不欲望名,也不欲望利,更不欲望恭敬,所以我與人無諍,與世無諍。世尊再讚嘆我是離欲阿羅漢中最第一的。凡是阿羅漢都是離欲的,沒有欲望之念。世尊你雖然過去讚嘆我,「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也「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是當時我不作是念,到今天我也不作是念,「自己認為了不得,我是個離欲阿羅漢」。我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為什麼?我沒有欲念,既然沒有欲望之念,我怎麼會動這個念頭。我拿我自己來證明,阿羅漢果人,決不作是念,說我證了阿羅漢果。

再次地,再以反面作證明。「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阿蘭那意思是「無諠」,沒有諠譁,也叫做「寂靜」。我得到了這個「寂靜」的功夫,假若我心動個念頭,我是個離欲阿羅漢,那麼世尊也不會讚嘆我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了。「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實無所行」,就是不生心動念,不著「阿蘭那行」的相,所以世尊才給我取這個名,說須菩提是個「樂阿蘭那行」的人。講到這裏,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不作是念的道理已經解釋清楚。不作是念,就是離相。須菩提你是過來人,離相降心的功夫你應該懂,大乘佛法叫你去度眾生,你卻著了眾生相,這樣你能度得長遠嗎?你一定要離相度生,妄心才能究竟降伏。那麼四果已經離相,把妄心降伏了。這樣一聽,不但須菩提老早悟到了,就是現前在會的大眾,這一班大阿羅漢,通通明白這個度生離相的功夫。這功夫是什麼樣子呢?原來就像我們過去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離相的功夫一樣。現在反觀我們自己,我們不是四果阿羅漢,只是一個薄地凡夫,今天你發了菩提心,發了心就得去度眾生,你一定要照這個方法去做,你度眾生一著相,就不能降伏妄心了。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