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fi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台灣的語言文字
發表:sofia 2008-08-14 14:07:54 閱覽數:138710 (IP: ) T 2558 引 用
 


回應:sofia 2008-08-14 14:36:30 (IP: ) T 2558_R 83 引 用
附文:
1、常見的漢文錯別字
電視報導公仔企業經營,造型鮮明新潮的玩偶經過企業經營,呈現不凡的商機,玩偶為什麼用公仔這個字?正確的文字為何?為什麼無人糾正?難道大家都不關心漢字的死活嗎?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
孔子認為用泥俑陪葬,與真人陪葬無異,指責發明俑的人,一定會絕子絕孫。後人用以比喻首創惡例的人。
人偶閩南語辭典用柴頭翁兒,翁、俑漢語發音同,義異,漢字講究形音義,翁、俑兩字,俑才合乎形音義,因此公仔正確的文字應該是俑兒。
俑: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從人甬聲,他紅切,偶之假借字。
宋朝,廣韻:俑偶人,音勇。
俑在東漢時期音他紅切,讀做「通」,宋朝時期,讀做勇,觀其音都由用之字、音演變而來,如通,桶,捅,與今天的ㄨㄤ,韻腳相通,說明語音演變,因為語音演變導致文字流失,都是正常的現象。
2、呵咾抑是阿諛?
台灣人讚美人說「呵咾」,正確的文字為何?
从字義上來說阿諛接近形音義。
阿:說文解字,大陵曰阿,釋地、毛傳皆曰大陵曰阿,丛扈可聲,毛詩,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曰,曲陵曰阿,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引申之,凡曲處皆曰阿,由以上典籍紀錄,「阿」本意是彎曲的意思。
諛說文解字羊朱切,音巫,與今天的老有些差別,ㄨ與ㄡ發音部位接近,韻母也接近,是否因此轉音,有待學界討論。
諛,康熙字典記載,唐韻,楊朱切ˋ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俞,史記叔孫通傳,先生何言之諛也,莊子漁父篇,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莊子天地篇,孝子不諛其親,鹽鐵論,富貴多諛言,集運類篇丛俞戍聲,俞去聲義同。
由以上紀錄,諛在古人生活中是常見的語言文字,發音ㄌㄨˋ,去聲,與今天的ㄌㄡˋ也是去聲,聲母相同,韻母ㄨ與ㄡ常見互轉,本人認為阿諛是正確的文字,些許淺見,有待學界討論Sofia(2007/1/15 7:02:38 AM)。
3、稍誇抑是稍許?
台灣人口中的淡薄兒,一銖珠兒與『修誇兒』意思雷同,淡薄兒,一銖珠兒從文言文之中輕易找到正確的漢文,唯獨『修誇兒』,各家辭典版本各異。
五南圖書出昄的閩南語辭典作「稍誇」,雖然音同,但是,古文之中並無「稍誇」的用詞,個人認為「稍許」是為正確之文字。
稍、小漢文同音,苦、許漢文同音,誇、苦漢文聲母同,韻母一半同,古文有稍,無稍許,稍許兩字始自清末老殘遊記,想必受白話文影響所致。
稍許不僅出現在台灣的日常語言,在中國話、北京語古裝戲中也是常見用語,台灣的白丁將典雅的文言誤為其他文字尋常可見,稍許誤為稍誇不過其中一例。sofia(2008/7/18 09:58am)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