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乖透透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真實的汪精衛
發表:乖透透 2006-02-23 21:58:45 閱覽數:33725 (IP: ) T 1744 引 用
 


回應:.. 2006-02-23 22:03:13 (IP: ) T 1744_R 9 引 用
第三部份
《和平運動曲線救國》之二
主 和 派 的 艱 難

在中國歷史上,每當發生對外戰爭時,那些堅持對外寸步不讓的主戰派,總是被尊為民族英雄,而那些主張對外讓步和解的主和派,總是被打入民族敗類的漢奸行列。儘管如此,在每次發生對外戰爭的時候,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清一色的主戰,總會出現一批主張讓步和解、不怕當漢奸的主和派,中日戰爭時也同樣如此。

中國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敵國日本也同樣存在主戰與主和兩派。日本的軍部和關東軍是主戰派,而日本政府和外交部則是主和派。
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時,日本政府本想阻止,但卻無能為力。當時的若櫬首相後來以不聽命令的軍隊為題,描述了九一八事變的經歷:9月19日一早,我突然接到陸軍大臣南次郎的電話,說昨晚9點關東軍遭到中國軍隊的進攻,關東軍進行了反擊,現已佔領奉天城,戰鬥仍在進行中。政府隨後立即召開了臨時內閣會議,確定了不擴大事態的方針。
然後通過陸軍大臣,向在滿洲的部隊下達了政府不擴大事態的指示,卻被關東軍當作耳旁風,,,,關東軍進攻嫩江時說是為了保護嫩江鐵橋,我以為他們佔領嫩江就會停下來。可是他們佔領嫩江後,又說離敵軍太近不安全,還要越過東支鐵路。
陸軍大臣下令不雀V過東支鐵路,可是關東軍已進軍到齊齊哈爾,並又向黑河進軍。
日本軍隊竟然不服從日本政府的命令,真是奇怪的事情。

但關東軍扶植的滿洲國並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當時的日本政府也沒有對滿洲國予以承認。
1931年12月,若櫬政府倒臺後,犬養毅接任首相。
犬養首相反對在滿洲搞一個獨立的滿洲國,認為這樣露骨地違反九國條約勢必造成日本和歐美列強的正面衝突,同時還試圖對軍隊中下克上的作風進行遏制。
但犬養的行動激怒了軍國主義分子,1932年5月15日,一夥狂熱的軍人沖入首相官邸,明目張膽地將犬養首相殺害。
犬養被殺後,再也沒有敢於挺身而出抵抗狂熱軍人的政治家,日本的政府其實成為軍人控制下的政府。

1932年9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但這激起了全世界各國的反對。
1932年10月2日,國聯調查團發表調查結果,否認了滿洲國的成立理由,要求一切退回到九一八事變以前的狀況。
然而國聯的調查結果卻在日本國內引起愛國者們的一片怒罵,譴責國聯對日本內政的干涉。
1933年2月21日,國聯進行了表決,以41票對1票(1票為日本)通過了要求日本從東北撤軍的決議案。
然而日本的鬆岡代表卻在表決後微笑退場,宣佈日本退出國聯,使大會一片諤然。
鬆岡代表回國後受到了狂熱日本國民的夾道歡迎,輿論界也盛讚鬆岡幹得好、有骨氣。

在1933年3月到5月期間,日本關東軍又獨斷發動了長城攻勢,一直打到北平附近。
中國軍隊雖然進行了一些抵抗,但卻節節敗退。
參加這次抗戰的基本上都是地方雜牌軍,蔣介石的中央軍主力仍在南方。
1933年5月31日,中日雙方在塘沽簽訂了停戰協定,即《塘沽協定》。《塘沽協定》規定在長城以南設置100公里的非武裝地帶,中日雙方撤出在非武裝地帶內的駐軍,非武裝地帶的治安由中國員警擔任。
塘沽協定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屈辱性的協定,它意味著中國政府默認滿洲國的存在,而且對華北的主權也有一定程度的喪失。

汪精衛和蔣介石主持批准的《塘沽協定》,被一般民眾認為是一個賣國條約,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強烈批評。
而汪精衛認為政府簽訂這個條約是正確的,汪精衛在解釋為什麼簽訂《塘沽協定》時說:以前人們批評政府不抵抗而丟失了領土,現在我們進行了抵抗,結果卻丟失了更多的領土。中國是一個弱國,這就決定了這場被侵略的國難絕不是偶然發生的。以現在中國的國力,無論進行怎樣的抵抗,都沒有取得勝利的可能,這是我們最初就明白的。既然沒有取勝的希望,我們為什麼還要抵抗呢?這就是愛國心的緣故,她讓我們明知不能取勝,還要準備抗戰到最後一兵一將,,,,。

現在很多人當中有兩種錯誤的想法,一種是過分軟弱,認為中國絕對不能對日本進行抵抗,如果和日本交戰,將和過去義和團的下場一樣;另一種是過分強硬,就象一個人在曠野中發泄一樣,殺盡倭奴、打到東京,什麼狂言都敢說,還能得到人們的拍手喝采。
以上兩種看法都是錯誤的。
政府和日本和平交涉,有一個最低的限度。只要停戰條約在我們可以忍耐的最低限度以上,政府就決心簽署停戰條約,既是受到國民一時的唾罵,也要堅決進行負責任的簽字。
但如果停戰條約在我們可以忍耐的最低限度以下,政府就決不簽字。
這次政府和日本簽署局部地區的停戰條約,是為了讓疲憊的軍隊、窮困的人民得到一時的休息,其是非利害將得到歷史的評判。

《塘沽協定》雖然暫時解決了東北問題,華北問題又浮出了水面。
1927年國民黨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蔣汪聯合政府的實際控制範圍只限于長江流域,華北各省仍在各路軍閥的控制之下。當時華北五省的實權者是:察哈爾省:宋哲元,綏遠省:傅作義,河北省:商震;山東省:韓複?,山西省:閻錫山。日軍佔領東北以後,華北的軍閥們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他們害怕日軍繼續向華北進攻,使華北變成滿洲國第二;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願意邀請國民黨的中央軍進駐他們的地盤幫助他們共同防日,因為一旦中央軍進入他們的地盤,他們便失去了對該地盤的控制力。


華北的軍閥們既不願意投靠日本人,也不願意完全投靠蔣介石,於是出現搞一個華北自治系統的提議。
日本人顯然高興看到華北搞獨立,這樣將使滿洲國得到一個安全的屏障。
蔣汪政府雖然不願意看到華北獨立,但又怕中央軍出兵華北會引發和日軍的全面衝突,於是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陬堨_輕度獨立。1933年12月28日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委員長為二十九路軍軍長宋哲元。
宋哲元原來是馮玉祥的部下,宋的二十九軍屬於地方雜牌軍,在武器裝備、士兵素質上和南京的中央軍有巨大差別。

廣田弘毅出任外務大臣以後,深感日本退出國聯,在世界上已陷入孤立。
試圖從修復中日關係入手,改善日本在世界上的孤立處境。
1935年1月22日,廣田在議會發表了對中國不威脅、不侵略的政策,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響,蔣汪聯合政府也對廣田修復中日關係的倡議表示回應。
2月1日,蔣介石發表講話認為廣田的演說具有誠意;2月22日汪精衛以行政院長的名義發佈禁止抵制日貨等排日活動的政府令;1935年5月,中日兩國將外交關係由公使級上升為大使級。

現在看來,汪精衛的對日和解政策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日本國內並不是鐵板一塊清一色的侵略擴張派,也有主張與中國和解的主和派。
但中日兩國的情況一樣,都是強硬的主戰派佔據絕對上風,中日兩國政府的主和政策都遭到了各自國民和社會輿論的猛烈批評。汪精衛的對日和解政策引起國民黨內主戰派的激烈反對,國民黨內反汪的呼聲日漸高漲。
1935年7月,南京政府監察院對汪精衛主持的行政院提出彈劾,指責汪精衛大搞媚日外交。在這種情況下,汪精衛離開南京前往青島休養,於8月8日發電給南京政府,提出辭去行政院長和兼任的外交部長職務。支援汪精衛的鐵道部長顧孟餘、陳公博等人也跟著辭了職。

汪精衛在位時承擔著賣國的主責,使蔣介石的壓力減輕了很多,汪精衛的辭職,將使蔣介石不得不陷入單獨承擔賣國責任的困境。
所以蔣介石這次一反常態,表示絕對支援汪精衛,並派元老蔡元培飛抵青島慰留汪精衛,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也發電請汪留任,國民黨中政會和中常會再三電邀汪回南京主政。
汪精衛則提出了複職的三個條件:一、負責制定對日外交方針;二、行政院的政治外交不必均提交中政會決議;三、中央財政歸行政院獨立主持。
在蔣介石的支援下,汪精衛的要求被國民黨中委會全部接受,汪則於8月23日宣告複職。

不過在當時的社會輿論中,汪精衛和蔣介石被認為是賣國主謀,激進的愛國者們把兩人列為暗殺的物件。
1935年11月1日至6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後中央委員合影照相時,大禮堂裏的秩序比較混亂,於是多疑的蔣介石臨時決定不參加合影,返回會議廳休息室。
汪精衛見蔣介石遲遲不到,去休息室催促,蔣說:今天秩序很不好,說不定要出事,我決定不參加攝影,我也希望你不必出場。
汪精衛說:各中委已佇立良久,專候蔣先生,如我再不參加,將不能收場,怎麼能行,我一定要去。攝影剛完,愛國軍人孫鳳鳴高呼打倒賣國賊,向正在轉身的汪精衛連發三槍,一彈射進左眼外角下顴骨,一彈從後貫通左臂,一彈從後背射進第六、七胸脊柱骨旁。

汪精衛被刺後,陳璧君首先趕來,見汪精衛倒在血泊之中,不由想起當年兩人赴京暗殺攝政王的情景,悲憤地說:四哥,你放心罷,你死後有我照料兒女。革命黨反正要橫死的,這種事我早已料到。
蔣介石也從休息室趕來,汪精衛以為自己要死了,對蔣介石說:蔣先生,你今天大概明白了吧。我死以後,要你單獨負責了。

不過汪精衛的傷勢雖重,但所中的三槍並非致命傷,在南京中央醫院將左臂、左頰的子彈取出,但後背的子彈取不出來。
汪精衛在遇刺後會見報社記者時說:竊思本人生平並無私仇。而最近數年,承乏行政,正值內憂外患重重煎迫之際,雖殫心竭力,而艱難周折,外間何從得知?倘因此誤會,致生暴舉,於情不可無原。擬懇請國府,將牽連犯人從寬赦免。

汪精衛被刺受傷後離開南京前往歐洲療養,辭去了行政院長和兼任的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由蔣介石接任,外交部長由張群接任。
此後蔣介石的獨裁權力不僅在政府方面和軍隊方面,在黨的方面也增長起來。
1935年12月2日至7日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上,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為胡漢民,蔣介石為副主席;最高決策機關的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則為汪精衛,蔣介石亦為副主席,但胡漢民和汪精衛都在國外養病,實際國民黨已由蔣介石一手操縱。

汪精衛被刺後,主和派的外交部副部長唐有壬又遭暗殺,此後國民黨內主張對日強硬的主戰派成為主流。
蔣介石在軍政上單獨負責後,沒有汪精衛那樣敢承擔賣國責任的勇氣,所以蔣介石主政後的南京政府開始向主戰派的方向傾斜。
1936年1月22日,外交部長張群對日本駐華大使表示:希望調整中日關係,否則只有靠戰爭解決問題。
1936年6月蔣在講話中說:中國和日本的衝突已不可避免,而且為期不遠了。
1936年7月的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上,主戰派大占上風,確定了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的政府方針。
蔣介石在該會上表示:絕不容忍任何侵害領土主權之事實,如危及國家生存,則必出最後犧牲之決心。

1936年2月26日,日本發生了軍人暴動的二二六事件,此後日本政府基本被軍人所控制。
日本二二六事變以後,一些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又開始策劃華北分治運動,試圖將華北五省也納入日本的勢力範圍內。
五屆二中全會後的南京政府,在華北問題上以不妥協的強硬姿態和日方進行交涉,12月3日雙方的談判決裂。正在這時,發生了西安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最大受害者是張學良,《塘沽協定》又使張學良軍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地盤。
1933年4月到1934年1月,張學良周遊歐洲各國,張回國後被任命為西北剿匪副司令,東北軍移駐西北,執行剿滅共産紅軍的任務。
張學良在失去地盤後,一改過去的對日妥協政策,成為堅決的抗日者。
張學良不滿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要求蔣介石停止對共產黨紅軍的圍剿,聯共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等人在西安武力扣留了蔣介石,試圖以兵諫的方式來迫使蔣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當時國內的釵h人雖然對蔣介石的對日妥協政策不滿,但也不贊成張學良以武力對國家元首進行逼迫的作法。
除共產黨以外的各路軍閥和各地實權者紛紛通電支援蔣介石,社會輿論也基本站在蔣介石一邊。
南京政府更是採取了對張學良堅決不讓步的政策,包括蘇聯在內的各國也督促張無條件釋放蔣介石,使張學良處於十分為難的處境。
蔣介石開始拒不接受張學良的建議,後來在周恩來的說服下,口頭答應:準備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方向努力,但沒有簽署任何有文字的文書。

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返回南京,象凱旋的英雄一樣受到國民政府官員、各路軍閥的代表、以及數以萬計市民的盛大歡迎。
12月28日,蔣介石以自己要對西安事變負責為由提出了辭呈,被中央政府慰留。
12月31日,在南京的軍事法庭以反亂罪對張學良判刑10年,但隨後蔣介石提出對張學良進行特赦,1937年1月4日軍事法庭對張學良進行了特赦,此後張一直被軟禁。張學良的東北軍失去領導人後發生了內訌,被中央軍改編接收。

西安事變大大提高了蔣介石的威信。在西安事變中,包括以前和蔣有很深恩怨的各路軍閥將領都以國家利益為重,一致表示無條件支援蔣介石。
同時中共在西安事變中鹵梇筐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