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80993 (IP: ) T 2849 引 用
 


回應:aaa 2009-07-29 18:40:28 (IP: ) T 2849_R 90 引 用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分三)
丙一、降心離相(分二)
丁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這一科在大科上是第四科,正宗分有四大科,前面已講了三大科,現在開始講第四科,叫做「決定降住成證分」——決定降心離相,住心無住,才能成就你證到果位。這個正宗分所分的四大科,是按信、解、行、證,對著如來所說的四種法寶,叫做「教、理、行、果。」這四法而分科的。「信」什麼呢?第一信如來所說的教法,前面經文,開示我們要「但應如所教住」,這是教我們要發起信心。第二深入「解悟」。

「解悟」些什麼呢?「解悟」如來所說的言教,裡面所含的義理,而得到了「深解義趣」。第三叫起修,是講修行,要依著你所「解悟」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來修,要「遠離一切相」,把妄心降伏,要「無所住」來安住真心;金剛經的「行門」,就是「六度萬行」,你能「離一切相」在「住心無住」上去修「六度萬行」這就對了。第四叫證,證叫做「果法」。

現在講到證果之法上了,先講丁一、略明,從第二十五分這一分起,是講:略明降心離相的道理。金剛經一開頭,須菩提尊者就開口請示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云何應住?第二個問題是:云何降伏其心?如來針對這二個問題,都給予答覆,不過是先答覆「降心」,後答覆「住心」。信、解、行、證,這四大科都是演說這二個問題,相信這個「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道理,如來慈悲開示,告訴我們,要降伏妄心,就要離一切相,要安住真心,就不要起「執著」,必須要把心內心外的「我執」「法執」都空掉,而「無所住著」,這樣真心就安住了。「解悟」也就是「解悟」這個「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道理。你要修行,還是要依著你所解悟的道理來修,你要降伏妄心要「離一切相」,你要安住真心就要「無所住著」。

現在談到了果法,還是離不開這二個問題,你要「降心」就要「離一切相」而且要「究竟」的「離一切相」,你要安住真心,就要把心內心外的「我執」「法執」都空得乾乾淨淨,才能成就「住心無住」,這樣真心就能究竟安住了。到了證果了,還是這二個問題。全部金剛經的脈絡,就像人的血管,從前面通到後面,都是「略明降心離相」的道理。現在你證果了,沒有另外什麼果好證,這個果法,就是指你「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功夫已成就了。這一分講的道理,只是推廣前面講過的道理,就是「降心離相」,「離度眾生的相」。現在消文釋義:「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的心意之下,以為怎樣呢?「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你們不要這麼講,說世尊有這個心念,有什麼心念呢?說他要度眾生。

因為成了佛,就要度眾生,如來天天在說法,為了什麼呢?為了度眾生。可是你們不要這麼樣的說,以為我如來有度眾生的念頭。「須菩提!莫作是念。」你們心裏不要存有這個念頭,以為我如來有「度眾生」的「我執」存在,你們可不要動這個念頭。「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為什麼呢?如來已證佛果了,難道如來還不曉得眾生性空嗎?不曉得因緣和合、緣生相生、緣滅相滅,當體即空,本來不可得這個道理嗎?所以實實在在沒有眾生可度呀!「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假若有個眾生是為我如來所度的,那不是有了所度的「眾生相」,也有了能度的「我相」生起了嗎?這樣如來就有了「我、人、眾生、壽者」之「相」。

那我這個如來不是變成了凡夫了嗎?凡夫有「我等四相」,所以才在凡夫位呀!這裏總結前文第三分釋迦如來,答覆「降心離相」的問題說你要發心普度一切眾生,就一定要離相,要以「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的「智慧」去「度眾生」。第三分的文,釋迦如來是開導「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教他們用這樣的方法,去降伏妄心,安住真心,釋迦如來他自己也是這樣成佛的;他過去就是這樣發心,這樣修行,這樣證果的。前面的經文,一再的說,你心中存有「我等四相」,你就不叫做「菩薩」。

你有「我等四相」的執著,成得了佛嗎?你「我等四相」未空掉,連菩薩都當不成,又怎麼能當佛呢?所以如來才說,我成了佛,我心中絕對沒有「我等四相」在,既然沒有「我等四相」,我又怎麼會「生心動念」,執著我是個「能度」眾生的「佛」,眾生是為我「所度」的「眾生」呢!我怎麼會有「能」「所」的分別呢!這是絕對沒有的。從這裏我們可以了解到釋迦佛,教我們要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你發心要去度眾生,但是你要遠離度眾生的相,不生執著,這就對了。「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釋迦如來最初誕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第一次開口說話,就是驚天動地的獅子吼了,但是,卻提出了一個「我」字出來。

他成了佛,就跟大家說:「我是一切智人,你們一定要相信我說的法。」佛處處說法,他都說「我」;你要曉得,如來說「有我」,是依著世間法,對著「執著」「有我」的眾生說的,如來說「我」是「假名」字的「我」。實際上如來並沒有執著有個「我相」在心裏。雖說「有我」,他並沒有執著有個「我」。所以如來說「有我」,是為了方便度眾生而說的,因為順著世間法,不能不說「有我」,如果如來不這樣子說,對著眾生他要怎麼樣來稱呼自己呢?所以實實在在這只是一個假名字的「我」。

如來心裡面並沒有這個「我執」,所以說「即非有我。」可是凡夫總是以為有一個「我」。因為凡夫他著相著習慣了,他順著他著相的習慣,就認為如來也一定在那裏「度一切眾生」。釋迦佛常常說他是度眾生的佛,那佛一定有個「我」。這是凡夫心中錯解的觀念,這都是凡夫著相著習慣的原故,就是因為凡夫「我執」深重,所以才叫做凡夫。「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這個「凡夫」就是眾生,為什麼叫做「眾生」呢?因為他有眾多的生死,才叫做「眾生」。為什麼會叫做「凡夫」呢?因為他是一個凡常之夫,只是一個平常的一個眾生,在生死輪迴之中,不得了脫,又沒有高尚志願,所以叫做「凡夫」。

但是依著佛法上講,他「即非凡夫。」這是什麼道理呢?在「世俗諦」上講,他名字叫「凡夫」,凡夫當體即是空的「即名凡夫」。站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觀點上講,他凡夫的佛性被無明煩惱所覆蓋,如果有一天他發心修行,斷除無明煩惱妄想執著,他也有成佛的一天。所以叫「即非凡夫。」如果他了解「即非凡夫」,他馬上發大菩提心,修行佛道,這時他就不再是普通的凡夫了——「即非凡夫」,因為他已發了大菩提心,至少已有「菩薩心」,這跟凡夫是不同的,他不再只是停留在著相的凡夫裏面,這時他只是一個假名的凡夫了,「是名凡夫」,只是一個假名凡夫而已。

佛對著大家說,佛沒有著「我相」,也沒有著「度眾生相」。因為你執著有所度的對象,一定會有能度者的執著。我既然不執著能度之念,所以也不會執著有眾生為我所度;如來也沒有執著被我所度的凡夫。這是佛以佛的立場跟這些在法會上的菩薩講的,不是站在凡夫的立場上講的。下面第二十六分所講的,就是要來詳細說明,這個「降心離相」的道理。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