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阿含經故事選》
發表:aaa 2009-06-13 07:22:14 閱覽數:90041 (IP: ) T 2833 引 用
 


回應:aaa 2009-08-02 12:04:03 (IP: ) T 2833_R 56 引 用
020.善知識與精進不放逸

  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剛才在禪修中這樣想:如果能有善知識的引導,解脫涅槃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難說:「不要這麼說,阿難!為什麼呢?因為有善知識的引導,必能圓滿完成清淨的修行。我也是因為有善知識的助益,才證得了無上等正覺,然後成為他人的善知識,教導眾生以『依遠離、依離貪、依滅、向於捨』修七覺支、八正道,度化無數深陷於生、老、病、死的眾生,讓他們超越而免於生、老、病、死的。

  又,阿難!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能跟隨善知識修學,就有助於信、聞、施、慧等德行的增長與成就,就像月亮從初一到十五漸漸地變圓、變亮一樣。由於跟隨善知識修學,有這樣的方便與利益,所以說,具足善知識,是全梵行者。」

      ※        ※        ※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這天,憍薩羅國的國君波斯匿王,來拜訪佛陀,想要佛陀印證他的一個看法。波斯匿王說:「世尊!我獨自沈思,認為世尊所教導的正法,可以讓人當生就遠離苦迫煩熱的燒灼;沒有時節的限制,就能自覺自證。佛陀實在是我們的善知識、善同伴,不是惡知識、惡同伴。」

  「是啊,大王!依我教導的正法與戒律去修學,就是結交了善知識、善同伴,而不是惡知識、惡同伴,因為我可以引導深陷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眾生,趣向解脫,成就解脫。

  大王!過去阿難比丘曾經來告訴我,他在獨自沈思時,認為有善知識的引導,就可以算是修行的一半了,我告訴阿難比丘說,有善知識的引導,不只是修行的一半,而是修行的全部,因為善知識能引導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向於捨而修七覺支、八正道的緣故。

  大王!所以,您不能沒有修學的善知識、善同伴,您應當這樣修學。
  大王!要有善知識、善同伴,則不能不依於對善法的不放逸。
  大王!不僅您應當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也應當要讓國王的後宮眷屬、文武百官、平民百姓們常常想到:我們的國王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我們也應當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這樣,國王不但以不放逸護衛著自己,也護衛了您的後宮與庫藏。」

      ※        ※        ※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教導比丘們說:「比丘們!在我們自身以外的所有因緣中,除了善知識、善同伴外,我不見有任何其他因緣,能讓惡不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斷除;能令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增廣。

  比丘們!善知識、善同伴,能讓貪欲、瞋恚、貪睡、掉悔、疑惑,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等惡不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斷除;能令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增廣。

  比丘們!相反的,除了惡知識、惡同伴外,我不見有其他外在因緣,能讓惡不善法生起,已生起的擴大;能令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萎縮、消失。」



編著莊春江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雜阿含第七二六經》、《相應部第四五相應第二經》、《增壹阿含第四四品第一○經》,另參考《雜阿含第七六八經》。中段取材自《雜阿含第一二三八經》、《相應部第三相應第一八經》。後段取材自《雜阿含第七一七經》、《雜阿含第七七八經》、《相應部第四五相應第七七經》、《相應部第四五相應第八四經》。

  二、故事前段的發生地,《相應部》作「釋迦國」,《雜阿含》作王舍城,《增壹阿含》作舍衛城,雖然傳說地點分歧,內容也小有差異,但關於尊者阿難認為有善知識相伴是「半梵行者」,受到佛陀指正為「全梵行」的內容,是一致的。印順法師以此為例,說明佛陀是怎樣的重視善知識(參考《成佛之道》第四五頁)。

  三、令惡不善法斷除、不生;善法生起、增廣,這四件事也叫「四正勤」、「四正斷」。要做到這樣,非得「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不可(《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六冊第三九一頁下),所以「四正勤」也是「正精進」、「精進覺支」的內容(《法蘊足論》大正藏第二六冊第四九二頁中)。

  四、故事中說,善知識是精進修學的最重要「外緣」,那自身內在的「內緣」呢?依《雜阿含第七一六經》、《雜阿含第七七七經》、《相應部第四五相應第八三經》、《相應部第四六相應第二九經》等說,是自己內心的「正思惟」、「如理思惟」了。

  五、觀善知識就像從初一到十五漸漸變圓、變亮的月亮,這在《中阿含第一四八何苦經》、《增壹阿含第一七品第七經》、《增支部五集第三一經》中也有相同的比喻,可以參考。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