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 情 畫 藝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舊金山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

頁次: 1 2 3 4 5 6 
發表:天涯台客 2015-08-25 03:11:46 閱覽數:173938 (IP: ) T 4776_R 0 引 用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 The California 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 知名度不高,即使處於綠草如茵的林肯公園 (Lincoln Park) ,假日週末除外,平日參訪的人潮不會太過擁擠,正可以輕輕鬆鬆、慢慢欣賞一些歐洲的藝術作品。

美術館看作品,最怕人擠人,摩肩接踵絕對不是好事,要是碰上眼前的觀賞者太過專注,貼著畫作一動也不動,縱然令人起敬,但也是急煞人、難免影響興緻。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3:45 (IP: ) T 4776_R 101 引 用

    █▆▄▁ 英國、比利時及其他地區的藝術 ▁▄▆█

 

△ (L.)《Anne, Viscountess Townsend, Later Marchioness Townshend》Artist: Sir Joshua Reynolds (English, 1723-1792), oil on canvas, 95 x 58 (241.3 x 147.3 cm), 1779-1780, Location: Gallery 13.
18世紀英國畫家約書亞.雷諾茲爵士 (Sir Joshua Reynolds) 是牧師之子,交遊廣闊,當過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第一任院長而且是創始人之一,此研究院並非是一所學校,而是由英王喬治三世設立的一所藝術研究院。

1769年雷諾茲被英王喬治三世封為爵士。也因為以肖像畫聞名,達官顯貴的夫人們經常盈門滿堂也是自然不過。1784年8月還擔任過國王的常任首席畫師,幹這工作居然還得宣誓就職,埋怨不少,甚至他更加埋怨:認為皇室給的薪水太過寒酸了。

△ (R.)《Mary, Countess of Plymouth》Artist: Sir Thomas Lawrence (British, 1769-1830), oil on canvas, 30 1/4 x 25 (76.8 x 63.5 cm), ca. 1817, Location: Gallery 13.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的校長 托馬斯.勞倫斯爵士 (Thomas Lawrence),出生於布里斯托 (Bristol),父親是一家旅館的經營者。10歲時舉家移居到巴斯 (Barh) ,18歲再遷至倫敦,勞倫斯終於在倫敦以油畫的人像畫家而小有名氣,經英國皇家調查委員會遴選,勞倫斯於1790年為沙羅特皇后繪製肖像畫。

勞倫斯自學成才,1791年正式成為皇家藝術研究院的一員。一輩子的感情生活不太順心,終身未娶。縱使擁有很好的名聲,但卻經常陷入於債務高築的窘境,屬於不善理財的典型。維多利亞時代,曾經是歐洲頂尖的時尚肖像畫家,可惜聲望中落,辭世後才逐漸被記得才又被喚起。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4:32 (IP: ) T 4776_R 102 引 用
 

△ (L.)《Landscape With Country Carts》Artist: Thomas Gainsborough (British, 1727-1788), oil on canvas, 50 3/8 x 40 3/8 (128 x 102.6 cm), ca. 1784-1785, Location: Gallery 13.
托馬斯.庚斯博羅 (Thomas Gainsborough) 是十八世紀英國有名的風景畫與肖像畫家,頗受英王喬治三世器重,為皇室畫過不少肖像作品。他是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創始人之一。

父親是個紡織工人,太太 Margaret Burr 是公爵名門之後,一家一輩子遷徙過不少地方,倫敦、伊普斯威奇 (Ipswich)、索美塞特郡 (Somerset) 和帕摩爾 (Pall Mall) 等地都有這個家庭的足跡。庚斯博羅的肖像畫風纖細精緻,風景畫則大多傾向於農村景色的描寫。

△ (R.)《Master James Hatch》Artist: Sir William Beechey (English, 1753-1839), oil on canvas, 73 x 52 1/2 (185.4 x 133.4 cm), 1796, Location: Gallery 13.
威廉.畢契爵士 (Sir William Beechey) 是英國肖像畫家,出生在牛津郡的伯福德 (Burford),從小父母皆已雙亡,由叔父一手帶大。自幼對於繪畫即感興趣,1772年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就讀,總算接觸到正規的美術教育。

1782至1787年期間,畢契居住在古城諾里奇 (Norwich),擅長人物肖像畫,目前諾里奇的聖安德烈堂 (St. Andrew‘s Hall) 還懸掛著四幅他的人像作品。1787年接到皇室的通知,回到倫敦為夏綠蒂王后繪製肖像,同年,他當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副教授,並獲得了爵位的榮譽頭銜。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5:02 (IP: ) T 4776_R 103 引 用

△《Portrait Bust of Lady Elizabeth Bingham》Artist: Joseph Nollekens (English, 1737-1823), Marble, 24 x 15 x 8 in., 1810, Location: Gallery 13.

約瑟夫.諾勒艮 (Joseph Nollekens) 被認為是英國18世紀後期最優秀的雕塑家之一。出生於倫敦西敏市的蘇荷區 (Soho),1760年開始在羅馬尋求發展,之前還幹過古董商、修復員和臨摹師的工作。

33歲回到倫敦成立大型的工作室,為顧客雕塑半身像。雖然諾勒艮鍾情於神話題材的創作,但半身像的訂單卻讓他立身揚名,聲譽遠播。喬治三世國王以及政商名流全都成為他的顧客。

1771年諾勒艮被授以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院士,去世時留下了鉅額20萬英鎊的遺產。本件作品《Portrait Bust of Lady Elizabeth Bingham》雕刻的是當時英國輝格黨 (Whigs,現今自由民主黨的前身) 政治人物 George Granville Harcourt 的夫人 Elizabeth Bingham。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5:42 (IP: ) T 4776_R 104 引 用


△ (L.)《Susanna and the Elders》Artist: Sir David Wilkie (Scottish, 1785-1841), oil on wood panel, 38.8 x 30.8 x 1 cm (15 1/4 x 12 1/8 x 3/8 in.), 1815, Location: Gallery 13.

《蘇珊娜與老者 / Susanna and the Elders》這來自聖經的故事被藝術家們相中,成為創作的題材屢見不鮮,上面介紹過的荷蘭畫家 將.梵.諾爾得特 (Jan van Noordt) 即是一例。其他如義大利巴洛克畫家 圭多.雷尼 (Guido Reni, 1575-1642)、荷蘭巴洛克代表畫家 林布蘭 (1606-1669) 、比利時巴洛克畫家 魯本斯 (1577-1640) 等,都有相同內容的創作。

描述的內容是:長老威嚇著蘇珊娜,如果她不跟隨著他,他將會毀掉她的名節聲譽。結果蘇珊娜不從,她認為上帝才會永遠護衛著她,她的名聲與榮耀僅以通過但以理先知才能獲得保護。這是蘇格蘭畫家大衛.威爾基爵士 (Sir David Wilkie) 1815年完成的作品。

威爾基爵士出生於蘇格蘭法夫 (Fife) 的一個牧師家庭,父親勉強同意他選擇畫家當為終生職業。在愛丁堡的藝術學院修習藝術課程,受到兩位蘇格蘭畫家 Alexander Carse (c.1770-1843) 和 David Allan (1744-1796) 的影響,除聖經題材外,不乏側重於生活週遭場景的刻畫。

1805年春天,威爾基離開父母逕往倫敦,身上只有6英鎊,繼續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就讀。在倫敦遇上貴人、鋼琴製造商 Robert Stodart,不僅委任威爾基幫他繪製肖像,還為他引見不少新客戶,令威爾基生活無虞。後來威爾基以歷史繪畫成名於英國畫壇。1809年11月,威爾基被遴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副院士;1811年2月,當選成為了一位正院士。

△ (R.)《Bathsheba》Artist: Sir David Wilkie (Scottish, 1785-1841), oil on wood panel, 38.3 x 30.4 x 1 cm (15 1/16 x 11 15/16 x 3/8 in.), ca. 1815, Location: Gallery 13.

當個畫家其實相當艱辛坎坷。蘇格蘭畫家 大衛.威爾基爵士 (Sir David Wilkie) 從小熱愛繪畫,直到進入了庫珀 (Cupar) 學校之後,當牧師的父親才允許他作為一個畫家。父親的心願是:如果將來能夠獲得「爵士」的名銜,那才對得起他一輩子的困苦煎熬,也才是一件光耀門楣、光宗耀祖的榮譽事。結果,威爾基辦到了。

1805年春天,他離開蘇格蘭前往倫敦,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研習。過去的肖像繪畫基礎,在倫敦的遠房親戚、也是鋼琴製造商 Robert Stodart 成為他的第一個僱主,由於這位親戚的牽引,認識了伯爵夫人曼斯菲爾德 (Mansfield) 以及後來成為一生好友的喬治.博蒙特爵士 (Sir George Beaumont)。1809年威爾基當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副院士,1811年被封為爵士。

本件作品《Bathsheba》描寫的是希伯來聖經中的女性人物 拔示巴,姿色誘人,丈夫烏利亞從軍時,被大衛王陷害耍詐而慘死於敵軍手裡,大衛王橫刀奪愛,強娶其遺孀為妻。

這題材被很多畫家都創作過,其中以 Willem Drost (1633-1659) 的《Bathsheba holding king David‘s letter, 1654》和前面介紹過的 讓-里奧.傑洛姆 (Jean-Léon Gérôme, 1824-1904) 的《Bathsheba Bathing》最為有名。[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這件畫作畫幅很小,創作水平難與上述兩位畫家的作品相提並論。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6:17 (IP: ) T 4776_R 105 引 用
 

△ (L.)《Other Archer, Earl of Plymouth》Artist: Sir Thomas Lawrence (British, 1769-1830), oil on canvas, 30 1/4 x 25 (76.8 x 63.5 cm), ca. 1817, Location: Gallery 13.
上面介紹過的英國畫家 托馬斯.勞倫斯爵士 (Sir Thomas Lawrence),以嫻熟的繪畫技巧聞名於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政商界。縱使肖像畫約的訂單不斷,可是勞倫斯爵士的財務狀況卻經常捉襟見拙,後世的傳記作家也找不出更好的解釋理由,約略只能歸咎於他的待人慷慨、不知節制所致。

另一件讓勞倫斯不愉快、引以為憾的事是:終身未娶。年少得意,前後愛上了 Sarah Siddons 的兩個女兒 Sally 與 Maria,先與 Sally 墜入愛河,中途變卦轉向妹妹 Maria,跟 Maria 告吹後,又回頭找姊姊 Sally,真是錯綜複雜啊,兩位姊妹健康不佳身體羸弱,之後相繼離世,徒留下一個不知何去何從的勞倫斯。

△ (R.)《Sir William Napier》Artist: Sir Henry Raeburn (Scottish, 1756-1823), oil on canvas, 95 x 58 3/4 (241.3 x 149.2 cm), ca. 1810, Location: Gallery 13.
蘇格蘭肖像畫家 亨利.雷布恩爵士 (Sir Henry Raeburn) 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的 Stockbridge,從小由哥哥一手帶大,父親是工廠的業者。十五歲雷布恩到愛丁堡當金匠詹姆斯.吉利蘭的學徒,因此學得一手精巧的微雕技術。

二十歲出頭,雷布恩一表人才,深獲寡婦 Anne 的芳心,旋即娶了 Anne 為妻,同時也獲得了不少財富,因此留學羅馬習藝。1787年回到愛丁堡,開始了他的繪畫職業生涯,作為一名專業的肖像畫家。在愛丁堡的生活相當愜意,舉凡蘇格蘭首府的政要仕紳幾乎全是他的客戶。

雷布恩自學成才,曾因擔任過蘇格蘭國王喬治四世的肖像畫家而被授以爵士的爵位名銜。本作品《Sir William Napier》是雷布恩大約於1810年完成的威廉.納玭爾男爵肖像,納玭爾是英國位階中校的軍人。


△《The Reverend Robert Walker Skating on Duddingston Loch》Artist: Sir Henry Raeburn (Scottish, 1756-1823), oil on canvas, 30×25 in (76×64 cm), 1790s, Location: 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值得一提是:亨利.雷布恩爵士一幅有名的作品《在德丁斯頓湖溜冰的羅伯特.沃克牧師》(The Reverend Robert Walker Skating on Duddingston Loch),珍藏於英國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畫廊(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2015年3月7日至5月31日舊金山 [笛洋藝術博物館 The de Young Museum] 特展「Botticelli to Braque」就有這件極其可愛的作品展出,同時亦在 [笛洋藝術博物館] 該欄裡介紹過。

這作品敘述的是十八世紀末葉蘇格蘭長老會的羅伯特.沃克牧師,在德丁斯頓湖溜冰的情景,原本沒沒無名,因為羅伯特.沃克牧師後來加入了愛丁堡的滑冰俱樂部,這俱樂部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花樣滑冰組織。此幅畫作完成於蘇格蘭的開啓時代,被視為是蘇格蘭文化的表徵。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6:53 (IP: ) T 4776_R 106 引 用

△《Reclining Female Nude》Artist: William Etty (English, 1787-1849), oil on board, 25 x 20 (63.5 x 50.8 cm), ca. 1830, Location: Gallery 13.

威廉.葉棣 (William Etty) 是英國畫家,以裸女畫作而享有盛名。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 (York),依循他父親的希望,葉棣曾在赫爾 (Hull) 當過幾年印刷工廠的學徒,幾經波折,1806年叔叔邀請他去到倫敦進入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School) 當個旁聽生,兩年後才成為正式的學生。

在倫敦期間,葉棣勤奮地在「國家美術館」臨摹大師的名作,1816年後花了幾年的時間遊學巴黎、瑞士、佛羅倫斯和威尼斯,這段時期的觀摩帶給他最大的收穫是:用色更加斟酌精準,而且下筆更能揮灑自如。

1824年返回英國後的作品《Pandora Crowned by the Seasons》佳評如潮,四年後他被接受為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的會員。他的一些早期作品,尤其是他的裸女繪畫,縱使飽受非議,但是影響不了成為一個有影響力和受人尊敬的英國藝術家。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7:31 (IP: ) T 4776_R 107 引 用


約翰.馬丁 (John Martin) 是英國浪漫主義的畫家、雕刻家和插畫家。出生於英格蘭諾森伯蘭郡 (Northumberland) 的鄉下,父親是個擊劍高手。從小被父親送到車身製造廠去學習紋章的繪製,之後拜師在義大利畫家 Boniface Musso 門下學習繪畫。

1806年跟隨老師遷移到倫敦,馬丁十九歲就結婚,以賣水彩畫維生。1810年參加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年展,可惜並沒入選,第二年才獲得肯定。從此大型油畫個展經常舉行,主題有風景也有舊約的聖經故事。

馬丁最有名的作品是1821年展出的《伯沙撒的盛宴 / Belshazzar‘s Feast》(下右圖,取自網路),描寫的是新巴比倫王國攝政王伯沙撒的夜宴圖,場景浩大,氣氛可有些空靈,偌大的宮廷廣場上懸掛一只著月亮,眾人吆喝、杯盤狼藉,顯露出一份奢華與頹廢的景象意味。

就因為馬丁擅於營造這樣的氛圍,帶進風景畫作裡同樣洋溢著一股如夢一般的幻境,影響了後人的創作手法甚鉅,甚至波及到電影的拍攝,所以,他被譽為史詩電影的先行者。


△ (L.)《The Assuaging of the Waters》Artist: John Martin (English, 1789-1854), oil on canvas, 56 1/2 x 86 1/4 (143.5 x 219.1 cm), 1840, Location: Gallery 18.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8:15 (IP: ) T 4776_R 108 引 用

△《Masada (or Sebbeh) on the Dead Sea》Artist: Edward Lear (British, 1812-1888), oil on canvas, 18 3/4 x 30 (47.6 x 76.2 cm), 1858, Location: Gallery 18.

英國藝術家 愛德華.李爾 (Edward Lear) 多才多藝,擁有畫家、插畫家、作家、音樂家和詩人的諸多名銜。出生於倫敦近郊的霍洛威 (Holloway),家裡孩子眾多總共有21人,排行倒數第二,四歲時夥同年長他19歲的姊姊 Ann 被安排離開家庭寄居他處,亦姊亦母,Ann 撫養李爾長大。

李爾才華橫溢,16歲創作繪畫《For bread and cheese》,並且受僱於動物保護協會當一名鳥類的繪圖員,19歲出版鸚鵡插畫專集,媲美鳥類圖鑑的專業作品。其最膾炙人口的書籍是「廢話書 / A Book of Nonsense」屬於打油詩的性質,風靡一時。他還作曲,為浪漫維多利亞時期的詩作譜曲,他最大的心願是:能夠為英國桂冠詩人丁尼生 (Tennyson, 1809-1892) 的詩譜上樂章。

李爾喜愛旅行,到過希臘、埃及、印度和錫蘭,繪畫是李爾的正職與專長,旅行沿途以速寫當筆記,回到英國後再轉換成油畫和水彩畫。本件《Masada (or Sebbeh) on the Dead Sea》應該是去過死海猶太人的聖地瑪薩達 (Masada) 後,再於1858年完成的風景力作。他的景觀風格大多顯示出亮麗的陽光以及色彩的強烈反差。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8:42 (IP: ) T 4776_R 109 引 用

△《The Rocks at Kasr es Saad》Artist: Edward Lear (British, 1812-1888), oil on canvas, 19 x 29 3/4 in., 1856, Location: Gallery 18.

如同前面介紹過的一樣,英國藝術家 愛德華.李爾 (Edward Lear) 才華洋溢,各類型態的藝術所發展出來的質感十分個人化,就以這件作品《The Rocks at Kasr es Saad》而言,構圖簡潔,塊面的結構統合成一種如音樂般的韻律,散發著「他鄉」的風情,令人激賞玩味。

李爾喜愛旅行,這是埃及的河景。其實李爾相當多愁善感,一方面是創作的方向太多,畫畫、寫詩、譜曲等,都是抒發情緒的媒介物。另一方面,從小就罹患有癲癇症、支氣管炎和哮喘,即使成年後的每一次癲癇發作,他在日記裡如此寫道:『真想從公眾的視野裡把自己給刪除掉。』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9:21 (IP: ) T 4776_R 110 引 用

△《A Revery》Artist: Albert Joseph Moore (British, 1841-1893), oil on canvas, 45 7/8 x 29 3/8 inches (116.7 x 74.8 cm), 1892, Location: Gallery 19.


阿爾伯特.約瑟夫.摩爾 (Albert Joseph Moore) 是英國一位十分獨特的畫家,以優雅的「奢華」、「頹廢」和「慵懶」的女性人物作品著稱聞名。他的老爸也是個知名的肖像畫家,摩爾是家中十三個兒子之中排行的么兒。

出生在英國約克 (York, North Yorkshire),受教育於約克的古老教會學校以及後來倫敦的皇家藝術研究院。1859年十八歲,跑到法國工作於建築師事務所,之後也從事過瓷磚、壁紙和彩色玻璃的設計工作,這些工作項目無不影響到他後來畫風的發展。

約瑟夫.摩爾擅於掌控光線與氣氛,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帷幔、壁紙和花卉,構築起裝飾意味極強的希臘風格,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深思熟慮的嚴謹結果,這件空想、夢想《A Revery》正可說明他的風格與展現出來的神韻,雅緻至極,非常令人喜愛。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09:56 (IP: ) T 4776_R 111 引 用

△《Love and the Maiden》Artist: John Roddam Spencer Stanhope (English, 1829-1908), Tempera, Gold Paint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137.2 x 200.7 cm (54 x 79 in.), 1877, Location: Gallery 18.


《愛與少女 / Love and the Maiden》是英國十九世紀畫家約翰.洛玬.斯賓塞.斯坦霍普 (John Roddam Spencer Stanhope) 的蛋彩畫作品,斯賓塞.斯坦霍普經常被與其他兩位英國畫家 Edward Burne-Jones 和 George Frederic Watts 相提並論,而且被認為是屬於「前拉斐爾畫派 /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第二代成員之一。

所謂「前拉斐爾畫派」,指的是十九世紀中葉幾位英國的年輕畫家認為那時期的繪畫潮流幾乎被學院派的風格主義 (Mannerism) 所壟斷,他們主張創作應該回歸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風,以較為強烈色彩和細膩筆法刻畫出每個局部的細節,而不該以機械般的模式套進所有的創作裡。換言之,也就是返回至拉斐爾之前的繪畫風格。

斯賓塞.斯坦霍普出生在英格蘭西約克郡的霍斯福斯 (Horsforth, West Yorkshire),父親是個古玩商人。年少時,斯賓塞.斯坦霍普為了追求繪畫藝術,他放棄了家族遺產的繼承權,逕往牛津大學,找到 Watts 學習繪畫並且充當他的助理。

1853年跟隨Watts 前往義大利、1856年再到安那托利亞(Anatolia,現今的土耳其)旅遊。回英國後,受畫家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之邀參與了牛津壁畫的繪製。他的畫風傾向於唯美主義 (Aesthetic movement) 與象徵主義 (Symbolism) 的創作路線。

作品《愛與少女 / Love and the Maiden》,描繪的是女孩與手執弓箭的愛神丘比特纏綿悱惻的美麗情境,從人物造形、色調氛圍與色彩的鋪陳,鉅細靡遺,極盡純淨與神聖之能事,被歸類為「前拉斐爾畫派」確有其道裡存在,而且這作品被譽為是斯賓塞.斯坦霍普最傑出的代表作。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0:35 (IP: ) T 4776_R 112 引 用

△《The Holy Family》Artist: Jacob Jordaens (Flemish, 1593-1678), oil on wood panel, 123.2 x 93.7 cm (48 1/2 x 36 7/8 in.), ca. 1614-1617, Location: Gallery 14.

雅各布.喬登斯 (Jacob Jordaens) 屬於比利時北部的佛萊明人,是巴洛克三大佛萊明畫家之一,與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 和安東尼.范戴克爵士 (Sir Anthony Dyck) 之聲譽並駕齊驅。喬登斯擅於創作宴會的場景和宗教繪畫。

喬登斯出生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Antwerp) 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經營亞麻布商,家中11個小孩他排行老大,因此他的早期教育存有社會階級的優勢,讓他熟悉聖經科目,這一點當然影響到藝術創作的發展。

14歲時跟隨佛萊明畫家 亞當.梵.諾特 (Adam van Noort, 1561/62-1641) 學習繪畫,八年之後迎娶老師的長女 Anna Catharina van Noort 為妻。喬登斯與魯本斯還師出同門呢!1621年開始他成為魯本斯的助理與同事,魯本斯去世後,原本一些委託給魯本斯的訂製作品都轉由喬登斯完成。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1:17 (IP: ) T 4776_R 113 引 用
 

△ (L.)《Portrait of a Lady》Artist: Anthony van Dyck (Flemish, 1599-1641), oil on canvas, 148 x 109.2 cm (58 1/4 x 43 in.), ca. 1620, Location: Gallery 14.

安東尼.范戴克爵士 (Sir Anthony van Dyck) 是比利時佛萊明族裔 (Flemish) 的畫家,出生於安特衛普一個富裕家庭。少年得志,19歲即成為魯本斯 (Rubens, 1577-1640) 的主要助手。1620年去英格蘭為國王詹姆斯一世繪製肖像,酬金100英鎊。次年旅居義大利長達六年之久,出入穿着絲綢禮服,頭戴裝飾羽毛的禮帽,胸前配以金飾項鍊,僕人前撲後擁,儼然一副貴族的態勢模樣。

1632年4月他到了倫敦,頗受國王查理一世的禮遇,被安頓在皇宮中成為宮廷首席畫家,且被授封為騎士,范戴克創作了許多國王和王后以及王儲們的畫像,光是查理一世就有40幅,王后則有30件左右,還有其他大臣們的畫像,何其風光一時。有妻子也有情婦,生活闊綽多彩多姿。

△ (R.)《Marie Claire de Croy, Duchess d‘Havre and Child》Artist: Anthony van Dyck (Flemish, 1599-1641), oil on canvas, 81 1/2 x 48 1/2 (207 x 123.2 cm), 1634, Location: Gallery 14.

風流倜儻的比利時佛萊明族裔畫家 安東尼.范戴克爵士 (Sir Anthony van Dyck),一向長袖善舞,喜愛穿梭於英國王公貴族之間,為皇室繪製過不少肖像作品,深獲器重。自幼即顯露出繪畫的天份,15歲時設立了自己的畫店,儼然是比利時安特衛普 (Antwerp) 一位有模有樣的天才畫家。

英國之外,還遊歷過義大利的巴勒摩、西西里島與熱那亞,所到之處,為統治者繪畫肖像,畫風不同於以往的是,他創造出一種新的表現形式,讓主體的形象尊貴無比,以傲慢的儀態俯視著觀賞者,自然深獲顧客的青睞。

此作品是十七世紀盧森堡大公國 (Lëtzebuerg) 德公爵夫人 Marie Claire de Croy 與小孩的畫像,個子高大,華麗的錦衣及衣飾,益顯尊貴難以冒犯。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1:51 (IP: ) T 4776_R 114 引 用

△《Lucretia》Artist: Joos van Cleve (Flemish, 1485-1540), oil on canvas, 29 7/8 x 23 7/8 (75.9 x 60.6 cm), 15th-16th century, Location: Gallery 3.


十五、十六世紀活躍於比利時北部安特衛普 (Antwerp, northern Belgium) 的畫家 朱斯.梵.克利夫 (Joos van Cleve),風格集荷蘭的繪畫技法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之大成。擅長宗教題材與王公貴族的肖像畫,技巧嫻熟達練,設色飽和圓潤。他的出生地並不明確,1505年曾協助畫家 Jan Joest 完成德國萊茵河下游的城鎮凱卡 (Kalkar) 教堂內祭壇屏風的繪製。

一般藝術史學家認為:1507年至1511年期間,朱斯.梵.克利夫應該曾住在比利時西北部的布呂赫 (Brugge) 過,因為那段時期朱斯.梵.克利夫的畫法非常近似布呂赫的地區風格。朱斯.梵.克利夫畫了許多聖母聖嬰的宗教畫作,描繪「聖家 / Holy Family」更是不遺餘力,他的風格影響後來畫家的創作既深又廣。

作品《盧克麗霞 / Lucretia》則是敘述羅馬共和國歷史中的一位傳奇性人物 —— 盧克麗霞,因為她被伊特魯里亞國王的兒子姦辱而自殺,也因為這一事件,燃起了舉國上下的遍地怒火,逐將羅馬王政時代的最後一任國王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 (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 一舉推翻掉,從此不再實施國王帝制,改以選舉行政官員治理,才真正落實了羅馬共和國的建國理想。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2:32 (IP: ) T 4776_R 115 引 用

△《Le Pont de la Tournelle, Paris》Artist: Johan Barthold Jongkind (Dutch, 1819-1891), oil on canvas, 17 7/8 x 28 7/8 (45.4 x 73.3 cm), 1859, Location: Gallery 17.

荷蘭畫家和版畫家 約翰.巴托爾德.強坎 (Johan Barthold Jongkind) 出生於上愛塞省 (Overijssel) 的小村莊 Lattrop,在海牙接受美術教育,1846年27歲時移居至巴黎蒙馬特,跟隨畫家 Eugène Isabey 和 François-Edouard Picot 學習繪畫,兩年後,即入選巴黎沙龍美展。

1855年,強坎回到荷蘭鹿特丹,五年後又回到巴黎,這時期他的風格已經嶄露出印象派主張的徵兆與鋒芒,遇上了西斯萊 (Alfred Sisley)、歐仁.布丹 (Eugène Louis Boudin) 和莫內 (Claude Monet) 幾位年輕藝術家,強坎給予他們一些新的創作理念,成了諸位年輕畫家的理論導師。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群組展出時,強坎回絕了印象派創始畫家們的邀約參展。

作品《Le Pont de la Tournelle, Paris》描寫的是巴黎橫跨塞納河上的 Pont de la Tournelle 拱橋。河邊婦女浣洗衣物,停泊於岸邊的船隻還是十九世紀的木殼舢船,對岸的建築則流露出繁華世代的景象,潺潺流水,映照著寫實而飽含民情風俗的景觀,這是150幾年前巴黎人的生活寫照。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3:12 (IP: ) T 4776_R 116 引 用

    █▆▄▁ 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 ▁▄▆█

18世紀起源於羅馬的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 是一派新的復古文藝運動,反對先前誇張譁眾的巴洛克藝術 (Baroque) 和浮誇華麗的洛可可風格 (Rococo),企圖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風格與理念。

物極必反,藝術思潮亦不例外。當貴族的奢靡生活型態籠罩遍佈整個社會,正直和公義的價值觀必然應運而生,因此崇尚希臘與羅馬的古文明成了當時人們的企望。尤其龐貝古城的重新發掘,益加激發歐洲人的反省能力以及對古典風格的強烈崇拜。

新古典主義浪潮席捲大不列顛和德國之後,縱使法國曾經放慢過她的腳步,但是最後仍然抵擋不了浪潮的強力覆蓋。新古典主義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官方的大型建築,簡約古樸,甚至連美國各處紀念性較強的政府建築,大多以新古典主義的風格為設計藍本。

 

△ (L.)《Sleeping Venus》Artist: Eustache Le Sueur (French, 1617-1655), oil on canvas, 121.9 x 116.8 cm (48 x 46 in.) , ca. 1638-1639, Location: Gallery 6.
尤斯塔奇.勒.蘇爾 (Eustache Le Sueur) 的父親,是巴黎的木工和雕刻工作者,16歲時把他送進傑出的巴洛克風格畫家 Simon Vouet (1590-1649) 的工作室裡當學徒,雖然巴洛克藝術起源於義大利,不過蘇爾卻終生從沒到過羅馬。

17世紀40年代開始,蘇爾醉心於古典主義巨匠 普桑 (Nicolas Poussin, 1594-1665) 的藝術風格,這也注定了他畢生往古典主義前進的動力方向。之後,他還成為法蘭西繪畫學院 (French Academy of Painting) 的創始人之一,一輩子都居住在巴黎。

《沉睡中的維納斯 / Sleeping Venus》是蘇爾21、22歲時完成的畫作,色調柔和,筆觸精巧細膩,手法不逾越道德的規範,這正是他依循古典主義所揭櫫的主張。同樣的題材,他所景仰的普桑也曾創作過。

△ (R.)《Comtesse de Morel- Vinde and her Daughter (The Music Lesson)》Artist: Baron Francois-Pascal-Simon Gerard (French, 1770-1837), oil on canvas, 79 x 56 1/4 (200.7 x 142.9 cm), 1799, Location: Gallery 16.
弗朗索瓦.杰伊赫 (Francois Gérard) 因為父親任職於羅馬的法國大使館,因此他在羅馬出生,母親則是義大利人。出身為帝國的貴族,有時候他也被稱為男爵杰伊赫 (Baron Gérard)。

12歲進入巴黎 Pension du Roi 學校跟隨雕塑家 Augustin Pajou 學習雕塑,後又學習歷史繪畫。為了參加 [羅馬大獎] (Prix de Rome) ,經常奔走於巴黎與羅馬之間,因為父親早逝,家道旋即中落,只能隨著母親回到羅馬。不過,最後還是在巴黎揚名立萬,1809年獲得了帝國男爵的頭銜與榮譽軍團勳章。

杰伊赫特別喜愛描繪貴族生活圈裡的婦女人物,膚色圓潤,設色獨到,自然廣受歡迎。其作品在歐洲普遍被收藏於各個美術館,如巴黎卡納瓦雷博物館 (Carnavalet Museum) 的《Madame Récamier》、俄羅斯聖彼得堡隱士廬博物館的《Madame Bonaparte dans son salon de Malmaison》等。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3:46 (IP: ) T 4776_R 117 引 用

△《Hercules and Atlas》Artist: Michael Anguier (French, 1612-1686), Bronze, 32 1/2 x 22 1/2 x 24 (82.6 x 57.2 x 61 cm), late 17th century, Location: Gallery 6.

這是希臘神話中大力神海克力斯和擎天神亞特拉斯《Hercules and Atlas》的銅雕作品。雕刻家是法國的 米歇爾.安圭埃爾 (Michael Anguier),他生於法國最北邊諾曼第省的厄鎮 (Eu),哥哥弗蘭索瓦.安圭埃爾 (François Anguier, 1604-1669) 也是雕刻家。

巴黎第五區聖寵谷 (Val-de-Grâce) 教堂中以耶穌誕生為題材的大理石群像雕塑,被認為是米歇爾.安圭埃爾最傑出的代表作。米歇爾曾經受命負責監督羅浮宮路易十三王后 奧地利的安妮 (Anne d‘Autriche, 1601-1666) 房間的裝飾工作。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4:26 (IP: ) T 4776_R 118 引 用

△《Peasants Before Their House》Artist: Louis Le Nain (French, c.1593-1648), oil on canvas, 55.2 x 70.5 cm (21 3/4 x 27 3/4 in.), ca. 1641, Location: Gallery 6.

路易士.勒.奈恩 (Louis Le Nain) 三位兄弟都是法國畫家,其他兩位是:安托萬.勒.奈恩 (Antoine Le Nain, c.1599-1648) 和馬修.勒.奈恩 (Mathieu Le Nain, 1607–1677) 。他們都出生在法國北部的小鎮拉昂 (Laon),老二安托萬發跡較早,先到巴黎成立工作室闖天下,同時教導其他兩位兄弟也成為畫家。

之後,由於畫風相近,簽名又有些含糊,因此常常辨識不出哪件是誰的作品,另有一說是因為有些作品根本是共同的創作。他們喜愛描繪農民生活的情景,這件路易士的作品《屋前的農民 / Peasants Before Their House》十分古拙質樸,加上寫實功力精湛,含有一份悲天憫人、令人激賞的情懷。

除了為人繪製肖像畫營生,他們也擅長於從事庶民生活景況的民俗畫 (Genre art) 創作。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5:17 (IP: ) T 4776_R 119 引 用

△《Selene and Endymion》Artist: Corneille van Cleve (French, 1645-1734), Bronze, 41.5 x 44.5 cm (16 5/16 x 17 1/2 in.), ca. 1704, Location: Gallery 6.

有關法國雕塑家 柯乃依.梵.克利夫 (Corneille van Cleve) 的記載極少,出生及去世地都在巴黎。是一位金匠的兒子,在雕塑家 Michel Anguier1 的工作室當過學徒。

這件銅雕作品《Selene and Endymion》,刻畫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月神塞勒涅 (Selene) 和常年於拉塔莫斯山中牧羊與狩獵的恩底彌翁 (Endymion),兩人因相戀而遭受到宙斯的懲罰。這題材在歐洲藝術作品中不論雕塑或者繪畫,得到了很多藝術家們不斷地創作與敘述表現。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5:48 (IP: ) T 4776_R 120 引 用

△《Bacchus and Ariadne》Artist: Corneille van Cleve (French, 1645-1734), Bronze, 69.6 cm (27 3/8 in.) overall (including base, ca. 1704, Location: Gallery 6.

這件銅雕也是法國雕塑家 柯乃依.梵.克利夫 (Corneille van Cleve) 的作品《Bacchus and Ariadne》,描寫的是古羅馬神話中酒神巴克斯 (Bacchus,也就是希臘神話的戴歐尼修斯 Dionysus) 與阿里阿德涅 (Ariadne) 相戀成婚的歡愉情景。阿里阿德涅是克里特國王彌諾斯與帕西淮的女兒。

阿里阿德涅原先愛上了雅典的英雄忒修斯,忒修斯因殺害被彌諾斯囚禁於迷宮中的半牛半人的妖怪彌諾陶洛斯,被迫攜手與阿里阿德涅逃離克里特島。

後來慘遭忒修斯遺棄,阿里阿德涅才轉而與酒神巴克斯湊成一對,這是一種說法。但這段故事的結局說法不一,有好幾個版本,另一說法是她被忒修斯拋棄後憤而上吊身亡。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6:28 (IP: ) T 4776_R 121 引 用

△《Triumph of Amphitrite》Artist: Louis Léopold Boilly (French, 1761-1845), oil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35.8 x 88.8 cm (14 1/8 x 34 15/16 in.), ca. 1785-1799, Location: Gallery 16.

路易斯-利奧波德.波伊利 (Louis-Léopold Boilly) 是法國畫家和製圖員,擅於描寫法國中產階級社會生活的面貌。出生於法國北部的小鎮拉巴塞 (La Bassée),父親是一位木雕家,波伊利自學成才,年輕時就為教堂從事繪畫的工作。

遷居到巴黎之後,遇上因飢荒而導致的法國大革命,1794年波伊利的作品被公共安全委員會譴責為太富情色意涵,傷風敗俗,結果因當時的政論人物讓-保爾·馬拉 (Jean-Paul Marat, 1743-1793) 四處奔走遊說而免卻了一場災難。

這一幅是波伊利以油畫臨摹法國洛可可風格雕塑家 克勞德.米歇爾 (Claude Michel, 1738-1814) 的作品所產生的畫作,仿若浮雕一般,具有立體三度空間的效果。描繪的是希臘神話的女神 —— 安菲特里忒 (Amphitrite),所謂「安菲特里忒的勝利」,可能是敘述海中女神以美貌和曼妙的舞姿搏得了海王波塞冬的注意吧?

(圖片取自網路)
△ 上圖是另一件 克勞德.米歇爾的紅陶浮雕作品《Faun Family》,情境與上述 路易斯-利奧波德.波伊利的《Triumph of Amphitrite》幾乎是同一個曲調。這作品現存於華盛頓D.C.的國家藝廊。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7:07 (IP: ) T 4776_R 122 引 用

△《A Capriccio of Rome with the Finish of a Marathon》Artist: Pierre-Henri de Valenciennes (French, 1750-1819), oil on canvas, 32 x 47 (81.3 x 119.4 cm), 1788, Location: Gallery 16.

皮埃爾 - 亨利.德.瓦朗謝訥 (Pierre-Henri de Valenciennes) 是法國十八世紀的風景畫家,出生於法國西南部的土魯斯 (Toulouse)。1778年至1782年期間,前往羅馬寫生風景長達四年之久。他的繪畫主張是:「面對自然、感受自然、師法大自然」,他認為從實地的風景中可以仔細觀察大自然的細微變化。

1812年任教於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鼓勵他的學生直接體驗自然的晨昏、光線與氣息,他認為:與其閉門造車,不如移駕至山川田野裡,捕捉瞬息萬變的風景給予的感受。1819年在巴黎去世後,幾乎是被人們所遺忘,直到20世紀,他的山水風景作品才引起畫壇的重視,畫風也才重新被肯定。

「師法自然」這一項論點,結果被五十年後的印象派畫家們卻予與給徹底實踐,這是誰都始料未及的。此幅作品《A Capriccio of Rome with the Finish of a Marathon》是返回巴黎六年之後,瓦朗謝訥對於羅馬鄉下的回憶以及隨想。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7:42 (IP: ) T 4776_R 123 引 用


△ (L.)《Terpsichore, Muse of Music and Dance》Artist: Jean-Marc Nattier (French, 1685-1766), oil on canvas, 53 1/2 x 49 1/4 (135.9 x 125.1 cm), ca. 1739, Location: Gallery 7.
十八世紀法國畫家 讓-馬克.納堤爾 (Jean-Marc Nattier) 是一位難能可貴的人物畫家,專為宮廷女士們繪製肖像,連一個保姆都可以描繪得氣質優雅,因此相當受到宮廷裡女士們的歡迎。

這作品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掌管音樂與舞蹈的謬斯女神忒耳普西科瑞 (Terpsichore),手執七絃琴,頭戴月桂冠,是個任誰都要多看一眼的美麗少女。

△ (R.)《Thalia, Muse of Comedy》Artist: Jean-Marc Nattier (French, 1685-1766), oil on canvas, 53 1/2 x 49 (135.9 x 124.5 cm), 1739, Location: Gallery 7.

法國十八世紀畫家 讓-馬克.納堤爾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人像畫家,最令人推崇的是為國王路易十四宮廷所繪的仕女畫作。1703年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因為將臨摹巴洛克一派宗師 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 的24幅系列畫作《The Marie de‘ Medici Cycle》,改作為版畫出版而讓他聲名大噪於畫壇一時。

這作品《Thalia, Muse of Comedy》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中職司喜劇與輕鬆詩歌的繆斯女神 塔利亞 (Thalia),她左手拿著喜劇面具,右手通常手持牧杖或者鈴鼓。一般論及塔利亞,都會以這幅作品作為塔利亞具體形象的代表。用筆細膩精緻,魅力迷人、婉約有緻。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8:30 (IP: ) T 4776_R 124 引 用
 

△ (L.)《Diana and Endymion》Artist: Michel-Francois Dandre-Bardon (French, 1700-1783), oil on canvas, 78 1/2 x 52 (199.4 x 132.1 cm), 1726, Location: Gallery 7.
法國歷史畫家和蝕刻家 米歇爾-弗朗索瓦.安德烈-博赫頓 (Michel-François Dandré-Bardon) 出生於普羅旺斯地區的艾克斯 (Aix-en-Provence),由於他的叔父 Louis Bardon 要求安德烈必需冠上他的姓氏才同意給他繼承的遺產權,複姓中的 Bardon 是這樣來的。在羅馬待過六年和威尼斯半年,最後定居於巴黎。

這幅作品《Diana and Endymion》描述的是古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狩獵女神黛安娜 (Diana),她與凡人恩底彌翁 (Endymion) 相戀的情景,恩底彌翁年輕俊美,長年在拉塔莫斯山上牧羊狩獵,結果招致宙斯的懲罰。相對於希臘神話,黛安娜就是希臘神話中的阿耳忒彌斯 (Artemis)。

△ (R.)《Hyacinthe Gabrielle Roland, Marchioness Wellesley, (formerly Countess of Mornington)》Artist: Elisabeth Louise Vigee Le Brun (French, 1755-1842), oil on canvas, 39 x 29 1/2 (99.1 x 74.9 cm), 1791, Location: Gallery 16.
路易絲.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 (Louise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 是一位氣質優雅的法國女畫家,而且被公認為是18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她的作品被界定為屬於洛可可風格的延續,縱使她經常採用新古典主義的繪畫技法。

大家無法把路易絲.伊莉莎白歸類為純粹的新古典主義,因為她的成名作品 —— 為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 (Marie Antoinette) 描繪的肖像畫,其色彩與款式就飽含洛可可的氛圍與創作形式。

路易絲.伊莉莎白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肖像畫家,母親則是一名美髮師。她被送到法國北部埃佩爾農 (Épernon) 的親戚家寄住,6歲時她住進了修道院,在那兒待了五年。12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一個富有的珠寶商。十幾歲,路易絲.伊莉莎白就畫得一手專業水平的肖像畫,自己開設工作室為顧客繪製肖像,沒想到沒經過申請執照,被勒令關門歇業。

之後開始進入學院修讀藝術課程,21歲嫁給畫家兼畫商 Jean-Baptiste-Pierre Le Brun,從此生活無虞,不愁沒地方可以展示她自己的繪畫作品。

路易絲.伊莉莎白生前完成了660幅人像和200幅風景畫作,除了私人收藏,她的作品可以在主要的博物館如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艾米塔吉)博物館、倫敦國家畫廊、歐洲和美國各處被發現。[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這件作品《Hyacinthe Gabrielle Roland》正是其中之一,描繪的是英國貴族裡一位宮廷演員的情婦 Hyacinthe-Gabrielle Roland。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19:17 (IP: ) T 4776_R 125 引 用

△ (L.)《Laure-Emilie-Felicite David, La Baronne Meunier》Artist: Jacques-Louis David (French, 1748-1825), oil on canvas, 73.7 x 60 cm (29 x 23 5/8 in.), 1812, Location: Gallery 16.
△ (R.)《The Fortune Teller (La Bonne Aventure)》Artist: Jacques-Louis David (French, 1748-1825), oil on canvas, 24 1/2 x 29 1/2 (62.2 x 74.9 cm), 1824, Location: Gallery 16.
賈克-路易.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傑出代表畫家之一,出生於巴黎,九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又離家,因此他被叔叔撫養長大。

年少時並不得志,直到1774年26歲獲得 [羅馬大獎] 後,頓時如夜空裡的閃爍星芒,耀眼一時。留學羅馬,1784年成為皇家藝術院院士,當年在羅馬完成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 / The Oath of the Horatii, 1784》又被譽為是古典主義的代表作品。

畫而優則仕,1789年創作的《處決自己兒子的布魯斯 / 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 1789》,正逢法國大革命爆發,觸動了法國百姓的愛國情操進而引起漫天的巨大迴響,1792年被選為國民公會的代表,同時又為法國博物館的建構付出過不少心力,成為法國眾多博物館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傑出作品太多了,比如《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1801》《馬拉之死 / The Death of Marat, 1793》等等,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不僅是歷史畫作,而且還是藝術的經典之作。

相較之下,[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館藏的這兩幅作品顯然是屬於描繪平民生活的小品罷了,尤其《算命人 / The Fortune Teller》更是如此。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20:03 (IP: ) T 4776_R 126 引 用

△《Scene from the French Campaign of 1814》Artist: Emile Jean Horace Vernet (French, 1789-1863), oil on canvas, 22 1/2 x 28 1/4 (57.2 x 71.8 cm), 1826, Location: Gallery 16.


這是一幅非常驚悚、描繪戰爭場面的作品!牽動著觀賞者的情緒,讓你久久捨不得離開。敘述的是第六次反法同盟進行強攻法國東北部,1814年3月30日進而攻下巴黎。縱使拿破崙曾發動「六日戰役」,用以阻止聯軍的入侵巴黎,但大勢已去,只能俯首稱臣。根據楓丹白露條約,拿破崙因此被迫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 (Elba Island)。

本件畫作是法國畫家 埃米爾.讓-霍勒斯.韋爾內 (Émile Jean-Horace Vernet) 於1826年完成的作品《Scene from the French Campaign of 1814》。一處農村遭受聯軍俄國軍隊的攻擊,農民男主人頑抗後仍然受傷倒地,奄奄一息,卡賓槍斜倚在眼前,他的榮譽軍團勳章在他夾克的口袋裡依稀可見,應該是個騎兵退伍軍人。年輕的妻子則帶著幼子倉皇逃逸,後頭的農舍漫天烽火,那情景,怎不令人怵目驚心?

畫作的氣氛,毫無疑問 —— 是凝結的。因此很多藝術史家把 埃米爾.讓-霍勒斯.韋爾內 歸類為戰爭畫家。他出身於巴黎,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前他的父母就已經居住於此了。很早,韋爾內輕視鄙夷法國學院派古典主義的繪畫形式,他想以最寫實的方式拓展他所看到當代生活的視野。法國軍人是他熟悉的題材,他將士兵的活動情況作為創作的主題,而且摒棄掉理想化的描述。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26:49 (IP: ) T 4776_R 127 引 用

△《Mary Queen of Scots》Artist: Albert Ernest Carrier-Belleuse (French, 1824-1887), Terracotta, 29 1/2 x 15 3/4 x 10 5/8 in., ca. 1860-1869, Location: Gallery 18.

作品《蘇格蘭瑪麗女王 / Mary Queen of Scots》是法國雕塑家阿爾伯-歐納斯特.加里埃-貝勒斯 (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 的精心傑作,哀怨的神情總是令人憐惜,也隱喻出她一生充滿著悲劇的色彩。塑像材料使用紅陶,易於毀損,因此陳設在玻璃罩內。

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Mary Stuart, 1542-1587) 的事跡早已流傳了幾個世紀之久,九個月大就被加冕成為蘇格蘭女王,之後又因聯姻關係而成為法國王后,返回蘇格蘭後,卻因被懷疑企圖刺殺伊莉莎白,以及被控謀殺第二任丈夫亨利.斯圖亞特 (Henry Stewart),最後被處極刑處決,年僅45歲。故事被拍成電影與宮廷愛情電視劇,曾經風靡一時。

宮廷的政治權利鬥爭與人際關係太過複雜,這兩篇長文可以閱讀看看:《 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 Mary, Queen of Scots 》,章回小說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Bust of 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Sculptor: Auguste Rodin, 1882, Terracotta, 20 1/8 in. x 17 1/2 in. x 13 3/4 in. (51.12 cm x 44.45 cm x 34.93 cm) , Location: Cantor Arts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說著說著,偉大的雕塑家羅丹於1864至1870年之間曾經是 加里埃-貝勒斯 的助理,兩人還曾偕伴遠遊過比利時的布魯賽爾,亦師亦友情誼自不在話下。

羅丹還在1882年幫恩師 加里埃-貝勒斯 捏塑了一座紅陶塑像《Bust of 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現存於北加州史丹佛大學的 [坎托藝術中心 / Cantor Arts Center] 裡,在另一欄 ◆ 遇見 羅丹/Rodin ◆ 曾介紹過的。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3:20 (IP: ) T 4776_R 128 引 用

△《The Absinthe Drinkers (Les déclassés)》Artist: Jean-François Raffaëlli (French, 1850-1924), oil on canvas, 108 x 108 cm (42 1/2 x 42 1/2 in.), 1881, Location: Gallery 19.


讓-弗朗索瓦.拉菲耶熙 (Jean-François Raffaëlli) 是法國一位不太知名的畫家,作畫時期正逢印象派大張旗鼓之際,他不屬於印象派的畫家,僅止於著墨在巴黎郊區的工人、農民與拾荒者,關心低層階級是他創作主題的主要特色。

不過他的作品頗獲藝評家們的好評與推崇,包括印象派大師 竇加 (Edgar Degas, 1834-1917),竇加還曾邀請拉菲耶熙參加1880年和1881年的印象聯展,這,讓莫內 (Monet, 1840-1926) 老大不高興,甚或拒絕出品參展,莫內認為「怎麼可以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耀武揚威呢?」

展覽中拉菲耶熙提出了37件作品,本件《苦艾酒的飲者 / The Absinthe Drinkers》正是其中之一,當初的畫題準備以《退伍軍人 / Les déclassés》示人,也許太過敏感,後來才將畫題改為《苦艾酒的飲者》。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3:52 (IP: ) T 4776_R 129 引 用

△《Le Chinois》Artist: Jean-Baptiste Carpeaux (French, 1827-1875), Bronze on marble base, 27 in. (68.6 cm), ca. 1872, Location: Gallery 17.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家 讓-巴蒂斯.卡爾波 (Jean-Baptiste Carpeaux) 雕塑了一座《中國人 / Le Chinois》作品,對於歐洲該時期(印象派正大舉旗幟興風作浪)的藝術創作而言,造型有些唐突與奇特,剃光前額,後蓄長條辮子,擺明就是清朝人物的打扮。查不出模特兒是誰,應該是遠渡重洋到海外討生活的勞工。

卡爾波出生在法國北部的瓦朗謝訥 (Valenciennes),之後移居至巴黎的近郊。啓蒙老師是雕塑家弗朗索瓦.呂德 (François Rude, 1784-1855),而且成為呂德最重要與受矚目的學生。1854年獲得「羅馬大獎」前往羅馬深造,在羅馬學習巴洛克時期的創作風格,同時研究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多納泰羅 (Donatello) 和韋羅基奧 (Andrea del Verrocchio) 的創作技巧。

1861年回到法國,深受當朝拿破崙三世的賞識,接了幾項委任,比如為瑪蒂爾德公主 (Princesse Mathilde) 雕塑半身像以及巴黎歌劇院的裝飾工作等。1866年他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4:43 (IP: ) T 4776_R 130 引 用

△《The Bath》Artist: Jean-Léon Gérome (French, 1824-1904), oil on canvas, 29 x 23 1/2 (73.7 x 59.7 cm), ca. 1880-1885, Location: Gallery 17.


讓-里奧.傑洛姆 (Jean-Léon Gérôme) 是法國的歷史畫家,但他的歷史畫作並沒那麼有名,有名的卻是一幅名為《劍鬥士 / Pollice verso, 1872》的作品,描繪的是古羅馬競技場上進行的殊死搏鬥,緣由於這幅作品的影響,2000年被拍成電影《神鬼戰士 / Gladiator》。

傑洛姆出生於法國東部的沃蘇勒 (Vesoul),17歲時赴巴黎成為德拉羅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 1797-1859) 的學生。其實傑洛姆是一個極其保守的學院派畫家,1870年印象派興起之際他曾經堅決反對年輕畫家們的「叛逆」主張,因此藝壇的反應褒貶不一,名噪一時倒是不必質疑。

1856年他造訪過埃及,讓中東地區的情境元素融入了他的繪畫創作裡。這件作品《沐浴 / The Bath》描繪的是蘇丹後宮的浴室場景,宮女潔白有如綢緞般的肌膚,熠煜發亮,裹著頭巾的女僕勤奮地工作著,「階級」身份顯露無遺,頗饒異國風情,更顯示出「淨身」也是服務於政治的一項義務。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5:22 (IP: ) T 4776_R 131 引 用

△《Sarah Bernhardt》Artist: Bastien-Lepage (French, 1848-1884), oil on canvas, ca. 1879.


朱勒.巴斯堤安-勒帕契 (Jules Bastien-Lepage) 是十九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畫家,崇尚自然或以當代生活的情境作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巴斯堤安-勒帕契出生在法國北部的當維萊爾 (Damvillers),父親以種植葡萄園養家糊口,巴斯堤安-勒帕契從小對繪畫就有濃厚的興趣,父親與祖父還會購買一些繪畫的複製品讓他臨摹學習。

他受過完整的美術教育,1867年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學校的課程不能滿足他求知的慾望,經常缺課,獨自用功繪畫,畢業成績卻是以首獎的方式結束。1870年和1872年參展沙龍美展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同年的巴黎沙龍以《祖父的肖像 / Portrait of my Grandfather》才引起矚目而且贏得一致好評,並榮獲三等獎章,那年他才24歲而已。

普法戰爭爆發,巴斯堤安-勒帕契參戰並且受傷,戰爭結束後重拾畫筆,描寫花園裡的祖父,被認為是最貼近生活層面的作品。1875年之後連續奪得法國的「羅馬大獎 / Prix de Rome」,從此奠定了他在藝壇的聲望與地位。

這件珍藏於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的畫作《Sarah Bernhardt》是巴斯堤安-勒帕契相當重要的作品,畫作裡的女主人 莎拉·伯恩哈特 (Sarah Bernhardt, 1844-1923) 是一位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法國舞台劇與電影的女演員,頗負盛名,氣質優雅出眾,有「神選的莎拉」(The Divine Sarah)之美號。

順道一提,法國雕塑大師羅丹對於巴斯堤安-勒帕契存有崇高的敬意,為他雕塑過全身的塑像《Jules Bastien-Lepage》,這作品目前收藏於加州史丹佛大學校園的 [羅丹雕塑花園] 裡。


△《Jules Bastien-Lepage》Sculptor: Auguste Rodin, Bronze, Location: The Rodin Sculpture Garden,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6:19 (IP: ) T 4776_R 132 引 用

△《Landscape in the Jura》Artist: Gustave Courbet (French, 1819-1877), oil on canvas, 28 1/2 x 36 (72.4 x 91.4 cm)4, ca. 1864, Location: Gallery 17.

讓.古斯塔夫.庫爾貝 (Jean Désiré Gustave Courbet) 是一位政治意識頗強的法國畫家,領導過19世紀法國的寫實主義繪畫運動,對於新藝術的發展影響甚鉅,印象派與立體派的產生無不源自於他的思想之啓發。他反對上一代的浪漫主義或者神學論,畫眼之所見,真實表達生活的情境與視野。

庫爾貝的思想相當獨立,認為「自由」至高無上,當時左右兩派給予的評價不一,至少他崇尚「無政府主義」當屬無疑。1871年曾經參與過巴黎公社 (Paris Commune) 搗毀拿破崙拿來炫耀侵略戰績的旺多姆圓柱 (La colonne Vendôme),結果被判入監服刑六個月。1873年出獄後還得支付賠賞30萬法郎的金額,教他不得不選擇逃亡、避走瑞士,直到客死他鄉為止。

出生於法國東部、鄰界瑞士的杜省 (Doubs),父親經營農場,1839年他到巴黎修讀法律,羅浮宮的吸引力讓他走上了藝術創作之路。他的作品充滿對於低下階層的同情,《碎石工 (The Stone Breakers, 1849-1850)》、《奧南的葬禮 (A Burial at Ornans, 1849-1850 )》等,如實反映了平民生活的面貌,那階段成為寫實主義的領導人。

對於現代藝術演變進程的貢獻,庫爾貝該是厥功至偉。除了描述人物的動態,他的裸女與風景畫作之品質同樣等量齊觀。本件作品《Landscape in the Jura》是法國阿爾卑斯山麓侏羅山 (Jura) 的河谷景觀,渾厚紮實,自成一格。

(△ 上右圖是巴黎公社的報紙刊登了一則小漫畫,聲援庫爾貝推倒旺多姆圓柱的豪舉。)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6:55 (IP: ) T 4776_R 133 引 用

△《The Broken Pitcher》Artist: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French, 1825-1905), oil on canvas, 53 x 33 (134.6 x 83.8 cm), 1891, Location: Gallery 17.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是19世紀末法國學院派畫家,精緻的繪畫技巧最為當時的收藏家們所津津樂道而大事典藏。名聲太大,畫價始終居高不下,後來竟然因此而成為印象派畫家們抨擊的標的。

描繪的題材除了神話故事以外,其實他最令人折服的是對於女性胴體的表述功力,五官永遠如女神般的姣好,肌膚好似彈指可破,瑰麗的作品讓收藏家們擠破門楣、趨之若鶩。曾經任教於朱利安美術學院 (Académie Julian),教導出無數名聞遐邇的優秀學生。

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的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是布格羅一向崇敬的偶像,受其影響自屬必然。此件作品《破裂的水甕 / The Broken Pitcher》,隱喻少女失去童貞後的一臉茫然,何其悽楚啊!毀滅性的貞潔,如同女孩腳邊業已破裂的甕罐,這在他眾多作品裡屬於是異類性的題材。

布格羅出生在法國西部的濱海小鎮拉羅歇爾 (La Rochelle),父親是個經營橄欖油生意的小商人,繪畫的啓蒙老師是自己的叔叔——天主教的神父尤金 (Eugène),在布格羅不願意接手父親的生意之際,尤金教導他一些有關古典主義和聖經的題材,安排布格羅進入波爾多 (Bordeaux) 的藝術學校學習繪畫。

之後到巴黎,一路師從畫家法朗索瓦.愛德華.皮柯特 (François-Edouard Picot, 1786-1868)、法國美術學院、榮獲法國國家藝術獎學金「羅馬大獎」及至遊學義大利,在義大利臨摹過不少古代以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好像搭上順風車一樣,平步青雲而畫風益趨成熟。一生之中,布格羅一直維持著學院派的傳統繪畫風格。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7:36 (IP: ) T 4776_R 134 引 用

△《Banks of the Somme at Picquigny》Artist: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French, 1796-1875), oil on canvas, 15 1/8 x 23 3/4 (38.4 x 60.3 cm), ca. 1865-1870, Location: Gallery 17.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是法國十八世紀巴比松派畫家,26歲才從商界轉行成為畫家,喜愛旅遊,走遍法國、英國、瑞士、義大利和荷蘭等地。以素描及油畫紀錄了他的行履所見,因此擁有大量的風景草稿,但也創作了多量的風景畫作。

其實他的人物畫同樣出色,全都珍藏於歐洲各大博物館裡。風景畫是柯洛的最大專長,中晚年畫風傾向於類似「乾筆」的手法,無論樹木、雲彩或山巒,蓬蓬鬆鬆,呈現出如夢似幻般的輕柔與棉絮一樣的蓬鬆感。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這幅描繪法國北部 Picquigny 鄉村景緻的畫作《Banks of the Somme at Picquigny》,懸掛的位置光線極弱,確實不好拍攝,拍過三次才勉強端上臺面,色溫色差易於走樣,望請大家就勉為其難了。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8:07 (IP: ) T 4776_R 135 引 用

△《Bust of Diana》Artist: Jean Alexandre Joseph Falguiere (French, 1831-1900), Terracotta, 34 x 18 x 9 (86.4 x 45.7 x 22.9 cm), ca. 1882, Location: Gallery 18.

亞歷山大.菲格爾雷 (Jean Alexandre Joseph Falguière) 是法國的雕塑家和畫家。出生地在法國西南部的土魯斯 (Toulouse),就讀過法國美術學院,拿過「羅馬大獎」與「巴黎沙龍」大獎,並且於1878年被法國授以榮譽軍團勳章。

他的大部份作品都被收藏在巴黎,境外的僅只華盛頓D.C.的國家藝廊和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舊金山能擁有此一件作品自屬難得。黛安娜的胸像《Bust of Diana》刻畫的是羅馬神話中的月神與狩獵女神 黛安娜,對應於希臘神話就是阿耳忒彌斯 (Artemis),肅穆安詳,神情有點桀驁不馴。



作品材料以紅陶製作,因此被放置於玻璃罩內藉以長期保護保存。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8:49 (IP: ) T 4776_R 136 引 用

△《Peasant Girl with Sheep》Artist: Julien Dupré (French, 1851-1910), oil on canvas, 23 1/8 x 27 1/4 (58.7 x 69.2 cm), ca. 1895, Location: Gallery 17.


出生在巴黎的法國畫家 朱利安.杜布雷 (Julien Dupré) 是個終身標榜與描繪農村生活的藝術家。他曾經受僱於蕾絲花邊商店,還準備接掌家裡經營的珠寶生意,但後來改絃易轍改學繪畫。杜布雷受過完整的美術教育,畢業於巴黎法國美術學院。

二十幾歲時旅居法國北部的皮卡第 (Picardie),成為農村畫家 Désiré François Laugée (1823-1896) 的入門弟子,之後,娶了恩師的女兒 Marie 為妻,他們一直住在諾曼第與布列塔尼半島一帶從事繪畫工作,直至杜布雷終老。

這幅《牧羊的農村女孩 / Peasant Girl with Sheep》,非常討喜,散發著一股寧靜悠然的田園氣息,沿著溪旁,杜布雷以羊群推展開遠近的空間感,牧羊女孩則在逆光裡顯現出發亮的溫和輪廓,質樸優雅,從構圖與筆法而論實屬教人喜愛的上乘佳作。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39:30 (IP: ) T 4776_R 137 引 用

    █▆▄▁ 法國現代藝術的濫觴 ▁▄▆█

1870年以降,法國吹起一陣陣狂掃那期當代藝壇的旋風,聲浪之大響徹雲霄,從「印象派」開始,繼而「新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象徵派」、「達達派」、「超現實派」......,林林總總,目不暇給。

物極必反,藝術家們最喜歡搞革命,革到後來,個人畫業殞落的居多,可以名留青史的畢竟是非常非常的少數。總結一句話,「印象派」及「後印象派」這批始作俑者的畫家們,對於現代藝術的貢獻才是居功厥偉,無不讓後人肅然起敬。


△《Third Class Carriage (Un Wagon de Troisieme Classe)》Artist: Honoré Daumier (French, 1808-1879), oil on wood panel, 26 x 33.9 cm (10 1/4 x 13 3/8 in.), 1856-1858, Location: Gallery 17.

眾所皆知,法國 奧諾雷.杜米埃 (Honoré Daumier) 是個悲天憫人、慈悲為懷的偉大著名藝術家,以繪畫為主,輔以漫畫、雕塑和版畫為副,道盡人世間的底層百態。

出生於馬賽的一個玻璃工人家庭,舉家搬至巴黎後,原本學習石版畫技術,當過樂譜的印刷工人,十三歲時父親罹患精神失常,杜米埃只能自謀生路,當過法庭的信差、書局店員等,因此逐漸了解下層平民的生活景況。

憤世嫉俗的個性與正義感,他用諷刺漫畫嘲諷國王路易-菲利浦一世 (Louis-Philippe I),結果被判刑六個月,1833年出獄後,本性難移仍舊以作品抨擊君主政體和不公的社會制度,為底層人物強力發聲。1871年他參加巴黎公社的發難,1877年畫商杜蘭-魯爾為他在巴黎舉辦個展,這時他的雙眼已經幾近失明,定居在法國北部索姆省的小鎮瓦爾蒙杜瓦 (Valmondois),次年在家中逝世。

杜米埃的畫風十分平實質樸,以畫筆表達他的政治信仰 —— 「人民至上」。筆觸粗獷豪邁,為印象派的發展奠定了良好根基。莫內與馬奈就曾經甚為讚賞他的風格,連大文豪巴爾扎克 (Honoré de Balzac) 都要稱讚他「秉具米開朗基羅的精神、神采與意涵」。

本作品《三等車廂 / Third Class Carriage》描繪的是巴黎底層階級搭乘馬車的景況,窮苦人家擠在髒亂的車廂裡,誨黯無光,幾乎可以聞得到發霉的氣味,個個表情木訥僵硬,都是現實生活裡失敗者的無奈。老嫗、工人與帶著孩子的婦女,衣衫襤褸,散發出一股莫名的辛酸。同樣的題材,另有兩件類似的作品,分別珍藏於加拿大國家美術館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如下二圖,擷取自網路)。


△《The Third-Class Carriage (Le Wagon de troisième classe)》Artist: Honoré Daumier (French, 1808-1879), oil on canvas, 67×93 cm, 1862, Location: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The Third-Class Carriage (Le Wagon de troisième classe)》Artist: Honoré Daumier (French, 1808-1879), oil on canvas, 654 mm (25.75 in)×902 mm (35.51 in), ca. 1862–64, Location: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0:10 (IP: ) T 4776_R 138 引 用

△《Bust of Albert Ludovici (1820-1894), English painter》Artist: Aime-Jules Dalou (French, 1838-1902), Terracota, Object: 57.2 cm (22 1/2 in.), 1873, Location: Gallery 18.

艾梅-儒勒.達婁 (Aimé-Jules Dalou) 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的雕塑家,他是上面提及的雕塑家 讓-巴蒂斯.卡爾波 (Jean-Baptiste Carpeaux) 的學生。出生在巴黎一個工人階層的家庭,1854年,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ENSBA) 就讀,導師是法國雕塑家 Françoise-Joseph Duret (1729-1816)。

多次拒絕官方巴黎「羅馬大獎」獎學金的提供,說不為利誘也罷,應該是底層出身與個性使然。結識了羅丹,幫林蔭大道的建設提供裝飾雕塑品,為珠寶商提供蠟模等等,寧可安安靜靜娶妻生子,在巴黎過著平淡平靜的生活。

來自於底層階級,1871年同情工人階級並參與左派的巴黎公社組織,被判終身監禁,結果只能逃亡到英國暫避風頭。直到1879年大赦後才又回到法國,總共流亡八年。回國之後,創作力不斷,今天在巴黎波旁宮 (Palais Bourbon)、民族廣場 (place de la Nation) 等地,都還豎立著他的巨型雕塑作品。

流亡英國八年期間,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RCA) 以及大英新雕塑運動盡過不少心力,同時做過系列性的作品,如《A French Peasant Woman》、《The Reader》和《A Woman of Boulogne》等,大多以紅陶材質製作,本件作品《Bust of Albert Ludovici》就是其中之一,主人翁 Albert Ludovici 是法裔的英國肖像畫家。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2:37 (IP: ) T 4776_R 139 引 用

△《The Wave》Artist: Gustave Courbet (French, 1819-1877), oil on canvas, 23 x 31 (58.4 x 78.7 cm), ca. 1869, Location: Gallery 17.

這是上面介紹過法國寫實主義畫家 讓.古斯塔夫.庫爾貝 (Jean Désiré Gustave Courbet) 的另一件作品《The Wave / 海浪》,氣勢磅礡,表現的方式與筆觸畢竟不同於當時同儕們的技法,那時期印象派正是蓬勃發展之際。以時間推算,應該是參與巴黎公社被判入監、尚未流亡瑞士之前的作品。

他的一席話值得後人深思,「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到底存有哪些分際?

「我五十歲了,我一直生活在自由的領域裡;讓我臨終之前享有終身的自由;希望當我死去的時候這是對我的評語:『他屬於沒有學校、沒有教堂、沒有機構、沒有學院,至少沒有政權,除了它是自由的。』」

『I am fifty years old and I have always lived in freedom; let me end my life free; when I am dead let this be said of me: "He belonged to no school, to no church, to no institution, to no academy, least of all to any régime except the régime of liberty."』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3:13 (IP: ) T 4776_R 140 引 用

△《Torso of L‘Ile de France》Artist: Aristide Joseph Bonaventure Maillol (French, 1861-1944), gilt bronze, 30 x 14 x 22 1/4 (76.2 x 35.6 x 56.5 cm), 1921, Location: Gallery 19.

先前在另一欄 ◆ L.A. 蓋蒂美術館 ◆ 裡介紹過的雕塑作品《Air》,其創作者正是這位法國雕塑家 阿里斯蒂德.馬約爾 (Aristide Joseph Bonaventure Maillol)。

馬約爾出生在法國南部東庇里牛斯省濱海的巴尼于爾 (Banyuls-sur-Mer),1885年進入法國美術學院 (École des Beaux-Arts) 修習繪畫,而早期的繪畫受到同時代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 (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 1824-1898) 和保羅.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的影響。

高更曾經鼓勵他往裝飾藝術的方向發展,馬約爾也開過一家壁毯的工作坊,生意不壞,但是後來轉而熱衷於雕塑,只好放棄壁毯工作的延續。1896年7月,馬約爾娶其壁毯工作坊的職員 Clotilde Narcisse 為妻,育有一子,馬約爾首件雕塑作品《A Seated Woman》的模特兒就是他的妻子 Clotilde Narcisse。


△《Air》Artist: Aristide Maillol (French, 1861-1944), Lead, Designed in 1938; cast in 1962, 130×240×93.3 cm (50×94×36 3/4 in.), Location: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L.A.

馬約爾成熟作品的主題大多是女性胴體,在一個個穩定的形式上作極為精簡的擬塑。二戰結束前,馬約爾的青銅創作風格被公認為是依循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 (Henry Spencer Moore, 1898-1986) 古典形式的再現與更深層的具象化。



△ 左圖:作品《Air》。右小圖:《Air》的模特兒 Dina Vierny,她是一位藝術品經紀商和收藏家,在馬約爾最後的十年裡,Dina Vierny 可說是馬約爾創作靈感的謬斯。Dina Vierny 還擔任過野獸派馬蒂斯 (Henri Matisse) 與後印象派波納爾 (Pierre Bonnard) 兩位畫家的模特兒。(小圖取自Wikipedia)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3:55 (IP: ) T 4776_R 141 引 用

△《Sewing Party at Loctudy》Artist: Édouard Vuillard (French, 1868-1940), glue-based distemper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110 x 158 cm (43 5/16 x 62 3/16 in.), 1912, Location: Gallery 19.

讓-愛德華.維亞爾 (Jean-Édouard Vuillard) 這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知名畫家裡鮮少聽過。其實他是與「納比派 (Nabis)」 相關聯的法國畫家和版畫家。納比派是1890年代晚期出現於巴黎的一支流派,參與者大多是朱利安藝術學院的年輕學生,含概藝術與文學的領域,以「後印象派」的主張為其訴求的主軸。

維亞爾出生於勃艮第 (Bourgogne) 地區小鎮 Cuiseaux 的一個富裕家庭,勃艮第以出產葡萄酒出名,他的父親擔任過海軍軍官和稅務員,母親則是裁縫師。維亞爾進入巴黎 Lycée Condorcet 學校後,遇上了志同道合的前衛藝術的愛好者如:畫家 Ker Xavier Roussel、Maurice Denis、音樂家 Pierre Hermant、作家 Pierre Véber 和演員 Lugné-Poe 等。

以風格而論,維亞爾的作品屬於象徵主義 (Symbolism) 的思維與手法,摒棄客觀性,執着於主觀的詮釋方式,甚至臨界到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的範圍。作品《Sewing Party at Loctudy》 描寫的是法國西部小鎮洛克蒂迪 (Loctudy, Finistère) 幾位婦女聚在一起縫紉的聚會,色調十分十分低沉,筆法卻非常個性化。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4:31 (IP: ) T 4776_R 142 引 用

印象派以後的近代繪畫幾乎全以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與英國倫敦為聚集的大本營,流出境外的作品不少是由有心人仕的收藏再捐贈給一般的藝術博物館。以美國為首,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 (AIC) 和華盛頓國家藝廊 (NGA) 之收藏最為豐饒。

甚至近代西洋美術史一些重要的代表作品卻典藏於美國境內,比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 畢卡索的《亞維農的少女 /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莫內的《睡蓮 / Reflections of Clouds on the Water-Lily Pond, ca. 1920》、盧梭的《沈睡的吉普賽人 / The Sleeping Gypsy, 1897》、馬蒂斯的《舞蹈 / The Dance, 1909》和梵谷的《星夜 / Starry Night, 1889》;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則有 — 秀拉的《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4-1886》、梵谷的《在亞爾的臥室 / Bedroom in Arles, 1888》、雷諾瓦的《兩姊妹 / Two Sisters (On the Terrace), 1881》和塞尚的《The Bay of Marseilles, view from L‘Estaque, 1885》;華盛頓國家藝廊有 — 盧梭的《赤道叢林 / The Equatorial Jungle, 1909》、畢卡索的《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和馬奈的《鐵路 / The Railway, 1872》等等,這些舉足輕重的作品,在近代西洋美術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當然,每位巨匠的一生作品動輒幾百幅,地區性的藝術博物館能夠分得幾件藝術品作為永久性的館藏,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就是以這樣的型態立足於美國本土,或許不具代表性,但社會教育的意義實乃不容忽視或遺棄。



△ (L.)《Still Life》Artist: Vincent van Gogh (Dutch, 1853-1890), oil on canvas, 10 5/8 x 14 (27 x 35.6 cm), ca. 1885-1886, Location: Gallery 19.

這幅梵谷的靜物作品其實畫幅很小,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畫框裝得厚實而金碧輝煌,勉強可以撐住場面。不過,小小一件油畫作品,今天買價多少可能你我都要瞠目結舌,或者我們根本就買賣不起。

遙想當年,發了瘋似的大畫家,竟然必需仰賴弟弟西奧 (Theo van Gogh, 1857-1891) 的經濟奧援才能度日,如何想像呢?西奧結婚之後,再也難以供應哥哥每月的生活所需,兄弟之間的往返信件怎不讓人噓唏嘆息?

梵谷37歲時患了嚴重的精神病自殺身亡,弟弟西奧過度悲痛精神亦現失常,六個月之後步其後塵而撒手人寰,年僅33歲,兄弟倆死後仍舊以墳墓互相陪伴。

△ (R.)《Shelter on Montmartre》Artist: Vincent van Gogh (Dutch, 1853-1890), oil on canvas, 14 x 10 3/4 (35.6 x 27.3 cm), ca. 1886, Location: Gallery 19.

這是梵谷剛從荷蘭紐南 (Nuenen) 初抵巴黎不久後所畫的作品《Shelter on Montmartre》,蒙馬特是許多藝術家聚集的區域,包括畢卡索、達利、莫內、莫迪利亞尼、畢沙羅、馬蒂斯、羅特烈克......等等,都曾居住於此。

蒙馬特時期梵谷與弟弟西奧同住在一起,西奧是一位經營藝術品買賣的畫商。《Shelter on Montmartre》是蒙馬特附近的小木屋,筆法粗獷豪邁,已經呈現出梵谷強烈風格的雛型。這幅作品在梵谷畫作的名單內幾乎從未聽聞過,

(Images from Internet)

△ 左圖:位於瓦茲河畔奧維西 (Auvers-sur-Oise),文生與西奧的長眠之地;中圖:文生.梵谷;右圖:弟弟西奧.梵谷。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5:13 (IP: ) T 4776_R 143 引 用

△《Banks of the Loing》Artist: Alfred Sisley (French, 1839-1899), oil on canvas, 14 x 17 1/2 (35.6 x 44.5 cm), 1891, Location: Gallery 19.

法國印象派畫家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 (Alfred Sisley) 的名氣沒有其他大師來得響亮,可是,1870年他確是印象派的發起創始人之一,原因無他,中末期他搬到法國中部的莫萊 (Môlay) 因而遠離了一票巴黎的印象派畫友,從此導致聲望中落,不過也無損於他在印象派畫家群中該有的定位。

出生於巴黎,父親經營絲綢生意,1830年為了管理倉庫才從英國移居到巴黎,因此西斯萊始終保留有英國籍。1862年西斯萊進入法國美術學院 (École des Beaux-Arts) 就讀,並在瑞士籍畫家夏爾.格萊爾 (Marc Gabriel Charles Gleyre, 1806-1874) 的畫室裡習藝,格萊爾門下可教出了幾位鼎鼎有名的印象派畫家,諸如:莫奈、雷諾瓦、美籍的惠斯勒和西斯萊等。

格萊爾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畫室內寫生的習畫作法,改將畫架移至戶外,用以捕捉大自然光線的瞬息變化,繪畫色彩因此更加多元而豐富,這,正是印象派緣起的基本概念。

西斯萊的經濟來源完全仰賴父親的挹注,擅於繪畫風景,鮮少對於人物的刻畫。但是一畫起人物畫,卻又跟模特兒 Eugénie Lesouezec 糾纏不清,後來只好娶 Eugénie Lesouezec 為妻,膝下育有一男一女,這檔子事惱怒了他的老爸,削減了生活費的金額。

西斯萊有名而重要的作品大多以描繪英國泰晤士河 (River Thames) 漢普敦宮附近、法國中北部鹿恩河 (Loing River) 和巴黎塞納河的諸多橋樑為主。西斯萊的風景畫作相當優質,從構圖、用色及筆法皆臻上乘層次,風格頗受巴比松派畫家柯洛 (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的影響。本件作品鹿恩河畔《Banks of the Loing》即是舉家搬到莫萊之後的作品。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5:48 (IP: ) T 4776_R 144 引 用

△ (L.)《The Impresario》Artist: Edgar Degas (French, 1834-1917), oil on paper board, 15 x 10 (38.1 x 25.4 cm), ca. 1877, Location: Gallery 19.
△ (R.)《Musicians in the Orchestra (Portrait of Desire Dihau)》Artist: Edgar Degas (French, 1834-1917), oil on canvas, 19 1/4 x 23 1/2 (48.9 x 59.7 cm), ca. 1870, Location: Gallery 19.
十九世紀末期印象派興起之際,雖然當時 愛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也被歸類為印象派畫家,他本人卻不以為然,僅自稱是「寫實主義」的實踐者而已。就主張與表現手法而言,他訴求的聚焦點確實與印象派有些落差。

竇加出生在巴黎一個中等富裕的家庭,母親早逝,父親希望他能習法,他自己本身則寧願成為一名歷史畫家。1855年,竇加拜見了他所敬重的新古典主義畫家 安格爾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安格爾給他的建言與鼓勵是「Draw lines, young man, and still more lines, both from life and from memory, and you will become a good artist.」讓他一輩子感恩不忘,因為他畢生以線條勾勒出自己腦海裡的意象意念。

1855年春天,竇加進入巴黎左岸的法國美術學院 (École des Beaux-Arts) 就讀,奠定好嚴謹的素描基礎。之後到義大利三年,研習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提香 (Titian) 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大師作品,深得精髓。

返回巴黎後,竇加大事創作,主題以人物為主,芭蕾舞者、跑馬場、女性工作者、咖啡館......等,都是他刻畫的對象與場域。由於他擅長掌握人物的動態以及筆觸豪放不拘泥,這兩件作品《The Impresario》及《Musicians in the Orchestra》就屬於是快速速寫的畫作。

因為他的父親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 (New Orleans),因此竇加1872年曾在紐奧良落腳一年,在那裡完成的大幅作品《A Cotton Office in New Orleans, 1873》,描寫的是棉花交易的場所,它是竇加第一件被美術館(法國西南部的波城/Pau 美術館)所收購收藏的作品。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6:25 (IP: ) T 4776_R 145 引 用
法國印象派畫家 克勞德.莫內 (Claude Monet) 大家必然耳熟能詳了,諸如《睡蓮 / Water Lilies》、《魯昂大教堂 / Rouen Cathedral》、《乾草堆 / Haystacks》、《白楊樹 / Poplar》和《倫敦議會 /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London》系列作品早已大大有名、名留青史。

莫內身後留下了2000多幅油畫和500件素描,分佈於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其中以巴黎 [瑪摩丹美術館] (Musée Marmottan Monet) 的珍藏數量最為豐富,莫內的作品《印象.日出》就藏在這座美術館裡。[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在近代藝術品有限的收藏裡,僅僅擁有五件莫內的畫作。


△《Waves Breaking》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23 1/2 x 32 (59.7 x 81.3 cm), 1881, Location: Gallery 19.

這件是莫內於1881年完成的作品《破浪 / Waves Breaking》,兩年之前,1879年妻子卡蜜兒.彤秀 (Camille Doncieux, 1847-1879) 剛因肺結核去世,傷心欲絕的莫內何以平靜心情?由於二兒子 Michel 的誕生卻帶來母親病情的惡化,卡蜜兒離開人世時才年僅32歲而已。

此時期莫內一家人暫時搬到藝術的贊助者 Ernest Hoschedé 位於法蘭西島弗特伊 (Vétheuil) 的房子借住,那是巴黎西北邊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小小鎮。Hoschedé 是一個殷實富裕的百貨商店老闆,可惜中途破產,兩家人只能被迫他遷。本件作品就是這時期的創作,翻滾的海濤,道盡了莫內內心深處的痛楚,洶湧、何其難以平復。

1878到1881年在弗特伊三年期間,莫內完成了150件油畫作品,今天,小小鎮弗特伊還以莫內曾經客居於此而引以為榮為傲哩。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7:03 (IP: ) T 4776_R 146 引 用

△《Sailboats on the Seine at Petit -Gennevilliers》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21 1/4 x 25 3/4 (54 x 65.4 cm), 1874, Location: Gallery 19.

印象派剛開始的第一次聯展就在1874年,莫內以《印象.日出》參與展出,巴黎畫壇為之騷動,新藝術的支持者或從事創作的藝術家們蠢蠢欲動,掌聲有之,鼓勵者有之;學院派的老學究們則個個嚴陣以待、如臨大敵。孰是孰非,時間最後終於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這作品《Sailboats on the Seine at Petit -Gennevilliers》描繪的是巴黎西北邊港口區熱訥維耶 (Gennevilliers) ,塞納河上的帆船,特色是:沒有犀利硬邊的輪廓線條,沒有各個物象實體的細部細節描寫,着重的,是整體畫面的結構和瞬息萬變的光線之變化掌握。


△《Arrival of the Normandy Train, Gare Saint-Lazare 》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60.3 x 80.2 cm (23 3/4 x 31 1/2 in.), 1877, Location: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另外順道再介紹現收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的莫內作品《Arrival of the Normandy Train, Gare Saint-Lazare》,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明顯的特點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黑黯的陰影,陰影全由其他較高彩度的色彩所取代。

之外,莫內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針對相同的主題以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線的變化關係。也就是說,探索光色與空氣的對應,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到底能產生多少不同瞬間的視覺感受?其系列性作品《麥草堆 / Grainstacks / Stacks of Wheat》(或譯為「糧棧」、「麥梗棧堆」)就是有名的例子 。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7:35 (IP: ) T 4776_R 147 引 用

△《The Grand Canal, Venice》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28 13/16 x 35 5/16 in., 1908, Location: Gallery 19.

莫內 (Claude Monet) 最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非《印象.日出 / Impression, Sunrise, 1872》莫屬,1874年展出時遭受學院派的抨擊,甚或藝評家兼雕刻家的 Louis Leroy 就因為譏諷這些年輕畫家根本就是「印象派」,反而卻讓這個畫派因此而正式得名。

莫內精於使用精準的色彩捕捉因光線變化而產生的水中倒影,《印象.日出》是一例,這件威尼斯大運河《The Grand Canal, Venice》又是另一例。莫內曾經在1883年至1908年期間,多次在地中海旅遊並從事創作,這是描述威尼斯的重要作品之一,表現出威尼斯沉沁在清晨微昏的曙曦裡,夢幻、浪漫無邊的情景。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8:11 (IP: ) T 4776_R 148 引 用

△《Water Lilies》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65 3/8 x 56 in. (166.1 x 142.2 cm), ca. 1914-1917, Location: Gallery 19.

睡蓮系列 (Water Lilies Series) 是莫內極其重要的主題作品,自從1883年5月初莫內一家人遷入到厄爾省的小鎮吉維尼 (Giverny) 後,莫內就將莊園旁的果園改建成「莫內花園」,池塘裡的蓮花成了他靈感的泉源,讓他創作出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瑰麗畫作。

「莫內花園」僱有長期園丁,今天成了吉維尼舉世皆知的觀光地標。



全世界的藝術博物館莫不擠破頭搶著想要收藏莫內的「睡蓮」作品,當然以巴黎的 [瑪摩丹美術館]、[橘園美術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和 [奧塞美術館 (Musée d‘Orsay)] 最為豐富,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術館 (MoMA)] 和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同樣不遑多讓。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分得了這幅《Water Lilies》,畫幅不算太小,以地方性的藝術博物館而言,當然益顯彌足珍貴了。陳列的位置採光得宜,讓人捨不得就此匆匆離開。


△(左圖)《Water Lilies》畫作的局部特寫; (右圖)吉維尼「莫內花園」裡的蓮花池塘,因莫內而享譽全球。(小圖片取自網路)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8:43 (IP: ) T 4776_R 149 引 用

△《The Gorge at Varengeville》Artist: Claude Monet (French, 1840-1926), oil on canvas, 23 5/8 x 27 7/8 in. (60 x 71 cm.), 1882, Location: Gallery 19.

這是少見的莫內作品,瓦朗日維爾的峽谷《The Gorge at Varengeville》,瓦朗日維爾在法國北邊上諾曼第的濱海塞納省 (Seine-Maritime) ,面臨的海域是英吉利海峽。

莫內對於海景的描繪顯得輕鬆而嚴謹,就是賞心悅目的旖旎小品,亮麗的海岸景緻,的確令觀賞者心曠神怡。

回應:天涯台客 2015-08-25 06:49:24 (IP: ) T 4776_R 150 引 用

△《Forest Interior》Artist: Paul Cézanne (French, 1839-1906), oil on canvas, 24 x 32 in. (61 x 81.3 cm), ca. 1898-1899, Location: Gallery 19.

法國後期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畫家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之所以被尊稱為「現代藝術之父」,當然有其理由在。他提出的論點:將所有物象的結構視之為「面」的組合,以「面」探索物象的原始結構本質。藝術不該僅止於物象的表面(指的是印象派對於光線、空氣與色彩對應關係),務必透過創作者予與更深入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的探討,令作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

這種劃時代的前衛論點,催化出二十世紀立體主義 (Cubism) 的產生。因此塞尚的影響層面之深之廣,等於為後世的創作者引導出思考的方向,這是他對現代藝術作出的最偉大貢獻。因此,野獸派的馬蒂斯和畢加索評論認定:「塞尚是我們所有人的另一個父親。」

塞尚出生在普羅旺斯地區的艾克斯 (Aix-en-Provence),父親是一位銀行的創辦人,讓塞尚生活無虞,後來他還得到一筆不菲的資產。父親原本期望塞尚學習法律,最後還是尊重塞尚的選擇。1861年前往巴黎發展,結識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Camille Jacob Pissarro),亦師亦友,經常相偕出外寫生,形同莫逆。

在巴黎浮沈幾年,參加過巴黎沙龍美展,後來還是回到南部的普羅旺斯從事創作,繪畫題材大多以靜物、人像和風景為主。他揚棄傳統的思考模式 —— 僅止步於物象的鋪陳,着重在各個物體之間準確的對應性、厚實感與整體關係。他說:「畫畫並不意味著複製現實,它尋求的是各個物件的和諧關係。」這項論點立下了現代藝術的思考方向以及創作的訴求基礎。

 返回 文化分區 返回 詩 情 畫 藝  ▲往上   頁次: 1 2 3 4 5 6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 舊金山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Big5碼。

姓 名:

回應內容: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