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 情 畫 藝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L.A. 蓋蒂美術館 ◆

頁次: 1 2 
發表:天涯台客 2014-03-18 02:13:08 閱覽數:55232 (IP: ) T 4298_R 0 引 用

△《 Air 》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 French, Lead, Designed in 1938; cast in 1962, Gift of Fran and Ray Stark,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就當作是一次輕鬆的郊遊吧,別太嚴肅,四、五個小時想看完一座美術館,時間太短,未免太過倉促了。
逛美術館,其實就是性靈教育,蓋蒂美術館成立的宗旨與使命就這麼說:透過收集、珍藏、展覽、解釋藝術作品,用以啓迪、激發、拓展人的心靈視野。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seeks to inspire curiosity about, and enjoy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visual arts by collecting, conserving, exhibiting and interpreting works of art of outstanding quality and historical importance. ——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Getty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3:08 (IP: ) T 4298_R 1 引 用


蓋蒂美術館座落於洛杉磯西北邊 Brentwood 附近的聖莫尼卡山丘 (Santa Monica Mountain) 上,I-405 州際高速公路一路往北即可抵達,美術館以收藏歐洲藝術品為主。

蓋蒂美術館分兩個園區,我們到臨的這處園區叫作 Getty Center,收藏品從中世紀迄至現代,含有繪畫、雕塑、攝影、手稿、傢俱和裝飾藝術等等;

另一處園區名為 Getty Villa,位於馬利布 (Malibu) 附近的 Pacific Palisades,展示品大多是從古希臘、古羅馬到義大利古代城邦伊特魯里亞 (Etruria) 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

1954 年保羅‧蓋蒂 (Jean Paul Getty,1892-1976) 於 Pacific Palisades 成立一家畫廊開始,很快的,空間不敷使用,在山下又另闢一處美術館 Getty Villa。

保羅‧蓋蒂是美國的石油大亨,繼承父業成為蓋蒂石油公司的所有人,身價不菲,曾被評比為第 67 名富有的美國公民。1976 年去世後,遺留下的資產成立了信託基金 (The Getty Trust) ,負責管理兩處美術館的營運。1982 年信託基金獲得 12 億美元的遺產,致使蓋蒂美術館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美術館之一。

目前每年參訪的訪客人數有 120 萬,以訪客數計算,屬於南加州第一、全加州第二、全美國第六大的美術館。訪客停車費一次 15 元,其餘的參觀門票全部免費,以社會教育的用心使力而言,誠屬難得。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3:59 (IP: ) T 4298_R 2 引 用


從山上的 Getty Museum 俯覽遼望洛杉磯市區中心,底下的公路就是 I-405。有人說洛杉磯上空整天就飄浮著一片濃濃的塵霾氤霧,從這照片看,端屬不假。

洛杉磯的東邊與北邊群山環繞,加上季節性的風向,塵霾不易飄散遠颺,何況是 386 萬人口的大城市,汽車一天要排放出多少廢氣?淨化空氣還真不容易。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4:40 (IP: ) T 4298_R 3 引 用


來到山下,有兩條途徑可以上去山上的美術館,一是搭乘免費的輕軌電車 (Trams),一個是徒步走路,約略 1/4 英哩遠。

要是夏季黃昏,看過美術館後,沿著下坡山路散步走回停車場,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們急於探訪藝術作品,當然搭乘 Tram 了。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6:23 (IP: ) T 4298_R 4 引 用

△ I-405 穿過 Santa Monica Mountain,往北可以接上加州國道 US-101,再一路往北,即可回去北加州。


△《 Figure 》Joan Miro (1893-1983), Spanish, Designed, 1976; cast, 1985, Gift of Fran and Ray Stark,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山下的輕軌電車車站迎面就有幾座大雕塑,匆促之間,沒能完整拍下這件米羅的雕塑作品《 Figure 》,米羅除了繪畫,雕塑亦是他另一項創作的主軸。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7:23 (IP: ) T 4298_R 5 引 用


△《 Bronze Form 》Henry Moore, British, 14 ft. 6 in., 4200 lb. 1985, Gift of Fran and Ray Stark,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輕軌電車車站旁,輕易就可瞧見聞名於世的雕塑家作品,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 (Henry Moore, 1898-1986) 就是其中之一。

蓋蒂美術館擁有整座讓人賞心悅目的雕塑庭園,這一件《 Bronze Form 》是收藏家和製片人 Fran and Ray Stark 夫婦的捐贈,高 14 英呎,氣勢懾人心魄。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8:55 (IP: ) T 4298_R 6 引 用


上到 Arrival Plaza,立即看到這座巨大的現代雕塑《 That Profile 》,她是 1941 年出生的美國雕塑家 Martin Puryear 的作品,是應蓋蒂美術館邀約委託的力作。

既像人頭,又像芭蕉扇,更像回力球拍,還有點像衛星的收訊大碟,歪著頭,難免要抓抓腦勺、莫名所以。可以看看美術館的解說《 That Profile 》


△《 That Profile 》Martin Puryear (1941- ), American, Accord, New York, 1999, Stainless steel, bronze, 540 x 360 x 136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39:59 (IP: ) T 4298_R 7 引 用
 

△(左)蓋蒂美術館的平面地圖,依年代與典藏內容,分成四個主要展館;(右)我們去參訪時,特展正展出歐洲教堂和修道院的藝術與珍寶文物。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0:53 (IP: ) T 4298_R 8 引 用


蓋蒂美術館的庭園大型雕塑作品,收藏家及電影製片人 Fran and Ray Stark 捐贈不少,因此被美術館命名為「Fran and Ray Stark Sculpture Terrace and Garden」。

比如這件《 Air 》,其他像《 Figure 》、《 Bronze Form 》以及後面介紹的《 Night 》、《 Delusions of Grandeur 》、《 Torso of Dina 》、《 Seated Cardinal 》......都是,總共有 28 件大作品,而且是世界知名的鉅作。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1:49 (IP: ) T 4298_R 9 引 用


Getty Center 美術館的建築由美國建築名家理察.邁耶 (Richard Meier, 1934- ) 所設計,於 1997 年建造完成,他的建築風格是:白色、寬敞與舒適。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3:21 (IP: ) T 4298_R 10 引 用


環保與擅用自然光,是 Getty Center 的另一特色,可以讓陽光直接進入的地方,總會使用大大的玻璃屋頂與窗戶接納光線,讓室內顯得格外明亮。

連同展示藝術作品的二樓展覽廳也作自然光的引用,其窗戶與百葉窗簾的設計則使用自動調解控管的設置,用以保護畫作的典藏。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4:45 (IP: ) T 4298_R 11 引 用


△▽《 Boy with Frog 》Charles Ray (1953- ), American, 2009, White Painted Fiberglass, H: 8 ft.



這件《 男孩和青蛙 Boy with Frog 》被放置在 Arrival Plaza 的階梯頂層,白色雕塑,有些搶眼,表現的質地質感如何?正反兩面的評論與爭議都有。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5:26 (IP: ) T 4298_R 12 引 用


東側與南側的展覽館。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6:33 (IP: ) T 4298_R 13 引 用


Getty Center 的建築外表面積達 1.2 萬平方英呎,全嵌以石灰華岩 (Travertine Stone), 每片橫寬各 30 英吋,總重 1 萬 6 千噸的石頭全來自義大利的 Bagni di Tivoli。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7:23 (IP: ) T 4298_R 14 引 用


Getty Center 建築的造形設計,大多由曲線元素所構成,直線之外,曲線與圓弧形線條佈滿了整個美術館以及室外庭院。

建築師理察.邁耶也是一位抽象藝術的工作著,1984 年他曾獲得建築界的至高榮譽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8:04 (IP: ) T 4298_R 15 引 用


在英國雕塑家 Barbara Hepworth 的作品《 Figure for Landscape 》旁休息的男孩和女孩。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8:41 (IP: ) T 4298_R 16 引 用


由於蓋蒂美術館座落於山頂上,視野極廣,東邊可以遠望洛杉磯的市區中心,南方方向是托倫斯 (Torrance),西邊則是聖莫尼卡 (Santa Monica)。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49:35 (IP: ) T 4298_R 17 引 用


Getty Center 四個展館的佈置是:

東館:主要以17世紀巴洛克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和 1600–1800 年義大利的裝飾藝術。

西館:1700–1900 年的雕塑和裝飾藝術,以及 19 世紀的油畫: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與印象派。

南館:18 世紀的繪畫和歐洲裝飾藝術的收藏與展示,室內裝飾可以追溯至 1800 年。

北館:展示的畫作從十七世紀起、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和裝飾藝術為主。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50:34 (IP: ) T 4298_R 18 引 用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2:53:29 (IP: ) T 4298_R 19 引 用


這是攝影展覽館的入口,我們時間有限,並沒進去觀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 Getty Center 網站的 Photographs ,很多攝影作品頗具歷史意義,的確牽動人心。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0:17 (IP: ) T 4298_R 20 引 用
開始來欣賞一些藝術作品吧!Getty Center 的展覽館分上下兩層,上層以引進自然光為展場的照明,是個非常關注環保的博物館。

展覽項目分常態型的展區及特展展區,我們參訪時正逢特展「諸神與英雄 Gods and Heroes」的展出,作品含神話故事的素描以及繪畫等等,在西側展覽館的PL層。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R.)《 The Father of Psyche Consulting the Oracle of Apollo 》Baron Francois-Pascal-Simon Gerard (1770-1837), French, 1796, Brown and gray ink, heightened with white gouache over black chalk, 7 7/16 x 5 3/4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1:25 (IP: ) T 4298_R 21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The Sons of Niobe Being Slain by Apollo and Diana 》Jan de Bisschop, Dutch, about 1660 - 1670, Brown wash over black chalk, 9 7/16 x 16 1/16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5:10 (IP: ) T 4298_R 22 引 用


今天的美術館歡迎並允許觀賞者以相機或攝影機拍攝藝術作品,這是我們任何一位參訪者的莫大福音,在傳統底片的年代,根本連想都不敢想,想留下世界級藝術作品的影像資料,只有美術館的攝影師才有機會接觸得到。

即使可以拍照,通常美術館還是規定不能使用三腳架與閃光燈,主要是避免造成他人的不便、甚或造成畫作材質的長期不良影響。這是極其正確的規定,參訪者絕對必需遵守。

縱使 Getty Center 力求採用自然光線,畫作展覽廳也不例外,可是問題來囉!而且問題不小。

低層PL展覽廳十分晦黯,光線黯淡還容易克服,問題是無法使用相機的「自動對焦」,原因是:「自動對焦」時相機會先亮出一點小紅光點,這是不行的,各廳的值班人員不允許,連我自己都要驚覺不妥。

只好改以「手動對焦 Manual Focus」,慘了!這下子慘了!有點年紀的視力怎能對得準焦距啊?其實是墨渣渣、看不清楚的啦!之前在其他美術館拍攝的情況還差強人意,因為,畫作上的燈光 Spotlight 稍強,還能操作手動對焦,而這次......,果不其然,焦距很難對得準,像瞎子摸索黑路,完全靠「運氣」,被打敗!徹底被打敗了!

另一個頭痛問題是:美術館裡拍攝畫作,畫作本身裝了畫框,畫框又凸出於畫面,導致我們拍來的照片上端,會有畫框的陰影產生,沒輒。美術館的專職攝影師拍攝時,可以利用打光避開陰影以及油畫的反光。

因此,有些畫作拍不清晰,只能懇請大家見諒。為彌補這項缺憾,也為了不能侵犯蓋蒂美術館的版權,所以本欄有些畫作的圖片旁,我做一個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官方網站原始圖檔的連結,如此,才不誤導大家的觀賞和判斷,我想應該稍加妥當些。而且藉諸於美術館的原始圖檔,也才不致失禮於台灣的鄉親朋友,望請海涵。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6:47 (IP: ) T 4298_R 23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The Return from the Race 》Carle Vernet, French, 1800, Black chalk stumped and heightened with white; framing line in light brown ink, black chalk and incised, 27 7/16 x 39 7/8 in.

這是一幅描寫一對古羅馬夫妻駕駁馬車,從戰車競賽後歸來的情景,線條與造形相當柔美精緻。丈夫腰間的勝利榮譽花環、戰車的裝飾圖紋、馬蹄後方颺起的塵煙,構築起一件非常嚴謹的創作。

此件作品與畫家 Carle Vernet 的另一幅《 Death of Hippolytos 》,於 1800 年參展沙龍展時,頗獲好評。奇妙的是:這兩件作品在 1817 年拍賣會之後就也沒再出現過,一直到 90 年代初期,才又重新面世。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7:45 (IP: ) T 4298_R 24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Head of a Sleeping Bacchante 》Gustave Courbet, French, 1847, Conté crayon, 19 3/4 x 15 1/4 in.

△ (R.)《 Head of a Bacchante 》Charles-Joseph Natoire (1700-1777), French, 1741, Black and red chalk, heightened with white chalk and blue and pink pastels on blue-gray paper, 12 7/8 x 9 1/4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09:11 (IP: ) T 4298_R 25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Death of Hippolytos 》Carle Vernet, French, 1800, Black chalk stumped and heightened with white; framing line in light brown ink, black chalk and incised, 25 1/2 x 38 13/16 in.

這一幅是古羅馬神話裡的故事 ——《 威爾比俄司之死 Death of Hippolytus 》。

法國畫家 Carle Vernet 以其嫻熟的繪畫技法,描繪出 Hippolytos 拒絕繼母的曖昧情愫之後的總總變數:憤怒的父親 Theseus 將其放逐、祈求神祗的詛咒毀滅.....等等。失控的 Hippolytos,任馬匹狂拖至死,是一個悽切的悲劇故事。

Carle Vernet 的筆觸何其細膩,紮實的構圖、翻白浪花、馬匹的驚慌與 Hippolytos 的無助,述說著 Hippolytos 血淋淋的痛苦過程。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0:34 (IP: ) T 4298_R 26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Self-Portrait, Yawning 》Joseph Ducreux (1735-1802), French, by 1783, Oil on canvas, 45 x 35 in.

△ (R.)《 The Holy Family 》Joseph Paelinck (1781-1839), Belgian, about 1820, Oil on canvas, 38 x 26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2:16 (IP: ) T 4298_R 27 引 用

△《 The Family of General Philippe Guillaume Duhesme 》Joseph Chinard, French, Lyon, about 1801 - 1805, Terracotta, 1 ft. 10 1/16 in. x 1 ft. 1 3/4 in. x 2 ft. 3 9/16 in.

拍攝繪畫作品的要求相當嚴苛,而且是一種嚴謹的考驗,從色相 ( Hue )、明度 ( Value ) 和彩度 ( Chroma / Saturation ) 觀之,分毫走樣不得,何況在陰暗的展覽廳要以手持「手動對焦」來拍照,正好可以訓練自己的攝影能力。

拍攝雕塑作品則輕鬆多了,一來型體的界線明暗分明,對焦容易;二來可以稍稍不理會所謂色相等等的要求,怎麼個詮釋被拍攝的作品?只要不曲解原作的意涵及精神,多少容得了一點點拍攝者的主觀看法。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2:59 (IP: ) T 4298_R 28 引 用


△《 Fragment of a Base with the Indian Triumph of Dionysos 》Artist unknown, Mid-second century, Marble.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4:45 (IP: ) T 4298_R 29 引 用
 

△ (L.) 鉅型青銅花瓶,我找不着資料,也忘記拍下文字說明,很抱歉。當我蹲下拍到一半的時候,有個年輕的中國學生在我後頭大聲嚷嚷:「Have you done?」唉!果然是素質不敢恭維的民族,還以為身處中國哩?

△ (R.) Part of《 Venus de‘ Medici 》Pietro Cipriani, Italian, 1722 - 1724, Bronze, H: 61 1/8 in.

從古至今,維納斯不知被多少藝術家描繪刻畫過了,從身材從臉龐,都是令人激賞讚嘆的女神,這件青銅維納斯的神韻和味道,多少有別於其他大理石的雕像。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6:35 (IP: ) T 4298_R 30 引 用


△《 Bust of Emperor Caracalla 》Bartolomeo Cavaceppi (1716/17-1799), Italian, Rome, about 1750 - 1770, Marble, H: 28 in.

羅馬帝國 22nd 皇帝 Caracalla (188–217) 是一位好戰的專制獨裁者,為鞏固自己的權位,殺死自己的親弟弟 Geta,殘酷無比,也正印證權力的可怕。這是歷史後話。

這尊大理石雕像,被仿製灌製成石膏胸像,是很多美術院系學生臨摹學習素描的石膏模型。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7:59 (IP: ) T 4298_R 31 引 用


△《 Venus 》Joseph Nollekens (1737-1823), British, 1773, Marble, 4 ft. 13/16 in. x 1 ft. 8 in. x 1 ft. 8 in.

羅馬神話裡的愛神、美神,又是掌管航海的女神 ——《 維納斯 Venus 》,她的美,永不褪色,是藝術家對於何謂女性人體「美」的衡量標準。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8:39 (IP: ) T 4298_R 32 引 用
 

△ (L.)《 Allegorical Portrait of the van Risamburgh Family 》 Joseph Chinard (1756-1813), French, 1790, Marble, 44 1/4 in.

△ (R.)《 Bust of Pseudo-Seneca (After the Antique) 》 Joseph Wilton (1722-1803), English, Great Britain, 1755-1765, Marble, H: 24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19:28 (IP: ) T 4298_R 33 引 用
 

△ (L.)《 Apollo Belvedere 》Joseph Wilton (1722-1803), English, Great Britain, 1762, Marble, Height: 224 cm.

△ (R.)《 Minerva 》Joseph Nollekens, (1737-1823), British, 1775, Marble, H: 56 11/16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0:54 (IP: ) T 4298_R 34 引 用
 
△ (L.)《 Juno 》Joseph Nollekens (1737-1823), British, 1776, Marble, H: 54 3/4 in.

朱諾 (Juno) 是羅馬神話裡的天后,美麗、溫柔、慈愛,羅馬人尊稱她為「帶領孩子看到光明的神祇」,是婚姻、生育及母性之神。

△ (R.)《 Apollo Crowning Himself 》Antonio Canova (1757-1822), Italian, 1781-82, Marble, H: 33 3/8 in.

太陽神阿波羅 (Apollo) 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俊美神祇,是男性美的典型圭臬。他是宙斯與黑暗女神勒托 (Leto) 的兒子,是音樂家、詩人和神射手,光明磊落,又稱真理之神。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1:55 (IP: ) T 4298_R 35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Sunrise (Marine) 》Claude Monet (1840-1926), French, March or April 1873, Oil on canvas, 19 1/4 x 23 1/2 in.

莫內的「日出 Sunrise」作品不少,巴黎馬蒙丹美術館裡的《 印象.日出 Impression: Sunrise 》,只因畫題有個 Impression,被學院派攻擊、譏諷為「印象派」。結果,反倒整個藝術運動卻因此而得名 ——「印象派(Impressionism)」。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3:09 (IP: ) T 4298_R 36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Houses at Bougival (Autumn)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French, 1870, Oil on canvas, 35 x 45 5/8 in.

畢沙羅 (Pissarro) 是一位法國印象派畫家,畫風看似平凡,沈穩,沒有梵谷的狂熱炙情,也沒高更遠離市囂的原始意味。他的作品,總鋪陳出生活中感受得到的雅緻,頗受塞尚的敬重。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4:28 (IP: ) T 4298_R 37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After the Bath 》 Edgar Germain Hilaire Degas (1834-1917), French, about 1895, Oil on canvas, 25 5/8 x 31 7/8 in.

德嘉 (Edgar Degas) 一直被歸類為印象派畫家,其實他的畫風多少還傾向於浪漫主義畫派的風格。以芭蕾舞場景及舞者為創作題材最為大家所熟悉,像這件作品《 出浴 After the Bath 》,還是第一次見到。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5:47 (IP: ) T 4298_R 38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Portrait of Albert Cahen d‘Anvers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French, near Dieppe, 1881, Oil on canvas, 31 7/16 x 25 1/8 in.

雷諾瓦 (Renoir) 是印像派裡畫風極為穩健的畫家,對於女性肌膚的描繪能力頗受推崇,看來,刻畫男性模特兒 Albert Cahen d‘Anvers 的表現,同樣令人讚許。

△ (R.)《 Still Life with Flowers and Fruit 》Claude Monet (1840-1926), French, Giverny, 1869, Oil on canvas, 39 3/8 x 31 3/4 in.

難得一見的莫內畫作 —— 有花和水菓的靜物。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6:43 (IP: ) T 4298_R 39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The Milliners 》Edgar Germain Hilaire Degas (1834-1917), French, Paris, about 1882 - before 1905, Oil on canvas, 23 5/8 x 29 1/2 in.

Edgar Degas 除了著墨於芭蕾舞娘的描寫之外,對於畫作本身創作技法的突破,尤其在「構圖 Structure, Layout」的探討方面,非常勇於嘗試,意圖格外顯著,這件《 女帽 The Milliners 》就是一例。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8:25 (IP: ) T 4298_R 40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Still Life with Apples 》 Paul Cézanne (1839-1906), French, about 1893-94. Oil on canvas, 25 3/4 x 32 1/8 in.

這幅《 有蘋果的靜物 Still Life with Apples 》屬於塞尚比較工整的靜物畫作,塞尚因將物體簡化為塊面而立下立體派的理論基礎,為現代藝術開啓了一扇既寬且廣的大門。

蓋蒂美術館的館藏雖非是西洋美術的大本營,能擁有這幅塞尚的精緻畫作,確實也是不易、難能可貴。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29:10 (IP: ) T 4298_R 41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Young Italian Woman at a Table 》 Paul Cézanne (1839-1906), French, about 1895 - 1900, Oil on canvas, 36 1/8 x 28 7/8 in.

△ (R.)《 The Convalescent 》Edgar Germain Hilaire Degas (1834-1917), French, Louisiana, about 1872 - 1887, Oil on canvas, 25 5/8 x 18 1/2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30:03 (IP: ) T 4298_R 42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Wheatstacks, Snow Effect, Morning 》Claude Monet (1840-1926), French, Giverny, 1891, Oil on canvas, 25 1/2 x 39 1/4 in.

原來莫內的「麥梗棧堆 Wheatstacks」在這 Getty Center 也有一幅!先前在芝加哥美術館就介紹過有六幅之多,都是莫內系列的實驗性作品。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31:54 (IP: ) T 4298_R 43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Irises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Dutch, Saint-Rémy, France, 1889, Oil on canvas, 28 x 36 5/8 in.

梵谷的作品畢竟是全世界美術館的搶手貨,這一幅《 鳶尾花 Irises 》屬於是非常嚴謹的豔麗大作,觀賞的女學生最多了,久久捨不得離開,我等待很久才輪得到機會拍下這張照片。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32:53 (IP: ) T 4298_R 44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Portrait of Anthony Valabrègue 》Paul Cézanne (1839-1906), French, about 1869 - 1871, Oil on canvas, 23 5/8 x 19 3/4 in.

現代藝術之父 —— 塞尚,在 Getty Center 就有好幾幅他的作品,畫幅都不算太大,但有,總比沒有強多了。大家總希望近距離去瞭解何謂筆觸與大自然的塊面分割。

△ (R.)《 La Promenade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French, Paris, 1870, Oil on canvas, 32 x 25 1/2 in.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34:36 (IP: ) T 4298_R 45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A Centennial of Independence 》Henri Rousseau (1844-1910), French, 1892, Oil on canvas, 44 x 61 7/8 in.

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向來以崇尚、着墨大自然而著稱,他 1907 年的《 The Snake Chamer 》和 1910 年的《 夢境 The Dream, MoMA 》畫作最為世人所推崇稱道,原始森林裡的土著裸女,是天人合一的有力註解。

這件《 獨立百年 A Centennial of Independence 》洋溢著歡愉的氛圍,這種「入世」的關注與描繪,甚或是歌詠的表達,還真是罕見。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3:59:04 (IP: ) T 4298_R 46 引 用

△《 Hermitage Garden, Maison Rouge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French, 1877, Oil on canvas.

畢沙羅 (Pissarro) 的風景作品,在平實寧靜的畫面空間裡,無不流露出溫馨、暖和的氣氛。光線的描述是他畫作的靈魂所寄,必然要教人愛不忍釋。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4:01:09 (IP: ) T 4298_R 47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L.)《 The Portal of Rouen Cathedral in Morning Light 》Claude Monet (1840-1926), French, Rouen and Paris, 1894, Oil on canvas, 39 3/8 x 25 9/16 in.

陽光的捕捉是印象派崛起的濫觴點與追求鵠的,莫內是印象派的主將之一,晨昏光線變化的描述,必然有其「必然性」。

△ (R.)《 Jeanne Kéfer 》Fernand Khnopff (1858-1921), Belgian, Brussels, 1885 , Oil on canva, 31 1/2 x 31 1/2 in.

比利時畫家 Khnopff,我們非常陌生,原來他是象徵主義(Symbolism)的崇尚者之一員,摒棄現實的外相,追求內心訴求的隱喻,他的作品經常流瀉出一股難以抗拒的神祕氛圍。

這幅作品《 Jeanne Kéfer 》可是平鋪直述,小女孩 Jeanne 美麗純真的模樣,令人喜愛。色調的掌握,亦是 Khnopff 的強項與表現功力。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4:04:08 (IP: ) T 4298_R 48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The Road from Versailles to Saint-Germain 》Alfred Sisley (1839-1899), English, Saint-Germain, 1875, Oil on canvas, 20 1/8 x 25 5/8 in.

西斯萊 (Alfred Sisley) 是英裔法國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擅長於風景畫的創作,他的作品一直廣為後人所推崇,可是他生前並不為藝評家所看重,榮耀事,是 1899 年離世後才慢慢浮現出頭的。

他的好多畫作,如:《 Bridge at Villeneuve-la-Garenne 》、《 Snow on the Road Louveciennes 》、《 Flood at Port-Marly 》等等,都是我們可以朗朗上口的好作品。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4:06:23 (IP: ) T 4298_R 49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The Eternal Feminine 》Paul Cézanne (1839-1906), French, about 1877, Oil on canvas, 17 x 20 7/8 in.

除了從筆觸去作分辨,我們很難從題材認定這件《 永恆的女性 The Eternal Feminine 》是塞尚的作品。塞尚精於靜物、山林山水、林間出浴圖......等的描述,這款帶有一點宗教意味的描寫,確實不多見。

作品的裸女意指聖母瑪利亞或一般大地的孕母女性?涵義並不明確。有喇叭手,有主教,但從畫面底部禿頭的男子(塞尚自己)看,其崇拜虔誠的心意毫不令人疑惑。

裸女並非是塞尚創作題材的常客,他還曾經對著畫家雷諾瓦 (Renoir) 說道:「我畫靜物,裸女會驚駭著我。」

回應:天涯台客 2014-03-18 04:08:09 (IP: ) T 4298_R 50 引 用
/ Getty Center 的原始圖檔

△《 Starry Night 》Edvard Munch (1863-1944), Norwegian, 1893, Oil on canvas, 53 3/8 x 55 1/8 in.

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孟克 (Edvard Munch),也是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大畫家。其 1893 年作品《 訥喊 The Scream 》、1907 年《 病中的孩子 The Sick Child 》,都是震懾人心的力作,對於畫壇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Getty Center 的這件《 星夜 Starry Night 》,是孟克自 1880s 之後落腳的挪威奧斯陸的小海灘 Åsgårdstrand,他不重現夜裡海灘的景緻,而是試圖以隱喻的手法,表現心底深層的感受。右邊濃黑的山丘與海灘,是讓人喘不過氣來的一股壓抑,底下那一道藩籬與若隱若現的情人形影,暗示著一種跨越的突破及糾纏。是矛盾、是疏離的。

誨黯寧靜,說優雅,談不上,倒是充滿著山雨欲來前的一份不安、沉悶、焦慮與煩譟,整個深藍黑色為主調的畫面,就像心底蒙上一層甩不開的惶恐與稠膠一樣。

 返回 文化分區 返回 詩 情 畫 藝  ▲往上   頁次: 1 2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 L.A. 蓋蒂美術館 ◆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Big5碼。

姓 名:

回應內容: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